寒塘

寒塘

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
作品名称 寒塘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作品名称】《寒塘》

  【创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赵嘏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作品原文

寒塘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作者简介

  赵嘏

  唐代诗人。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公元844年(会昌四年)进士及第。官渭南尉。精于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有《渭南集》。

作品译文

  早上起来,照着池塘里的水梳妆。池塘的水很寒冷,梳妆完毕之后,他坐在池塘旁边,看到树叶渐渐黄而落,秋天来了。想念着家人,一片思乡之心如偏偏黄叶飘落,一只孤燕,飞过楼顶,向南而去。

作品格律

  这首五言绝句的用韵方式为首句不入韵仄起式;其韵脚是:下平十一尤(平水韵)。

  晓发梳临水,

  ●●○○●

  寒塘坐见秋。

  ○○●●△

  乡心正无限,

  ○○●○●

  一雁度南楼。

  ●●●○△

  (说明:○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作品鉴赏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 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