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作 者: 何芳川 主编
出 版 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5-1
字 数: 100000
版 次: 1
页 数: 全两册
印刷时间: 2008/05/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1736444
包 装: 平装
编辑推荐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上,同外部世界的交往,可以追溯到遥远的 上古时代。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文明的 朝霞时期,今日中国的边疆居民,便同境外诸族有了相当广泛的文化接触。这些文化接触,无论是陆上的,还是海上的,都离不开交通这一媒介,离不开丝绸之路。
在人类历史上,丝的骄傲,属于中国。
内容简介
文化交流的历史图象,是极难把握的。
首先,它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自从 人猿揖别以来,人类社会就始终处在发展这一动态上。这一动态的难以把握,在予它的多样性。在众多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中,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依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而彼此有别的众多发展频道:有的快速发展,很早就达到过某一时代的巅峰,而后迅速滑落向无边暗夜;有的曾经存在,踪迹鲜明,却由于某种自然灾害或战争面“蒸发”;有的屡屡历经挫折、迂回甚至倒退,却百折不回,千年一脉,不断再造辉煌;有的始终在历史长河中沉浮;还有的 后来居上,等等。这种动态的多样性,造成了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性现象,也给文化交流制作了基本背景。
其次,它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人类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创造的文明与文化,都同人类社会本身一样,是一种立体网络式的结构。正因为如此,诸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自然也是立体网络式的。如果对它们仅仅作平面式的认知与理解,人们笔下的文化交流,一定是苍白的,远远不能表现其错综复杂的无比璀璨。按照常规,我们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的(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大的范畴,同时要知道它还有众多的、层出不穷的专门范畴。当文明之问发生碰撞,文化之间发生接触,这不同的三大范畴与众多专门范畴的内涵之间,必然发生的交流,显然也呈立体网络状。如果再向纵深思索,我们就不难看到,不同文明、文化碰撞的时候,即使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最容易交换的物质(器物)文化,其中也物化着丰富的
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内容。而与此同时,制度与精神层面的文化问碰撞,其交流的内涵中,亦包含着对物质(器物)文化赖以产生的不同自然环境与 社会环境的认知与理解。
第三,它是双向与多向的,而非单向的。在讨论文化交流时,人们一般都注意到它的双向互动。这一认知,比较起那种单向认知的片面性、偏执性、主观性来,自然是大进了一步。在这一基础上,人们还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双向互动的不平衡性,即:在某特定的时期,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文化墨 高屋建瓴式的倾斜式“文化出超”。不过,当我们仔细审视上述这种双向运动时,就会发现,除了 上古时期人类社会处在低级的原始的发展状态因而可能发生比较纯粹的双向运动以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典时代以降的文化交流在双向互动中,早已包含了大量的第三、第四乃巨更多种文化内涵,因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其实也是一种多向性互动。这也从另一侧面,证明文化交流的立体网络模式。
第四,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时,其璀璨辉煌的物质文化出超现象常常令人眼花缭乱。当人们集中注视 中外文化交流的这一现象时,其实有许多值得重视的事物往往被掩盖了。发掘并探究这些容易被掩盖的比较陌生的领域,尤具重要的价值。例如,在制度、精神层面,中华民族似乎并非出超大户,相反,却有“文化入超”大户之嫌。例如,在古代,佛教、 伊斯兰教文明 流人中华,甚至基督教文明亦曾在中国境内一度“寺满百城”,而中国的 儒家学说流播的范围却仅限于 朝鲜半岛、日本、越南以及近代以来新加坡与
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又如,即使在物质文化层面,比较起丝绸、瓷器与 四大发明这些高级
复杂劳动的产品来,在那些比较简单劳动的物质文化领域,中华民族恐怕也处于“文化入超”之列吧。
内容如此丰富多彩,难以把握的文化交流史,自然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这是一场 接力赛,垒人类各族人民共同承担的接力赛。就中外文化交流史而言,中国学人的责任是 义不容辞的,除了自己要挺身承担,更要不断与国外同行切磋、合作。文化交流史的学研、撰写本身,也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呢!这场 任重道远的接力赛,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一良师主编、各位师辈 学长共同合作的那部专书,就是我们接力赛的前面一棒;我们接过这一棒,努力疾跑,尽自己这一棒的一份心和力。这一棒的得失,自本书问世之日起,就已经要请下一棒去评说了。我 深信不疑的是,这一永远的接力赛,一棒定比一棒更出色、更完美,更接近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那丰富、复杂、千姿百态的真实。
目录列表
卷首语:永远的 接力棒
第一章 导论:文明、文化与文化交流
一 文化与文明
二 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汇
三 文化交流的特殊状态:暴力与战争
四 文化交流中的“作伪”与“误读”
五 和平交流:全球化中的 中国文化旗帜
勾勒篇
第二章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两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 陆上丝绸古道的形成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三 汉魏
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章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隋唐至明清时期
一 陆上丝绸古道的发展与式微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
三 唐宋以降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四章 西学东渐与欧洲科学在中国的传播(1582-1793)
一 明末传人的西方 科学知识
二
康雍乾时期西方科学的传入
三 明清时期西学传播的社会因素
中国-东北亚篇
第五章 历史悠久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一 古代文化交流的独特历史环境
二 古代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三 近代中韩(朝)文化交流
四 面对新世纪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第六章 高潮迭起的中日文化交流
一 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次高潮前后
二 中世纪的中日文化交流——以第二、 第三次高潮为中心
三 近代的中日文化交流——第四次高潮的兴起和消退
四 当代中日文化交流——第五次高潮 方兴未艾
中国-东南亚、南亚篇
第七章 悠久绵长,交相辉映—— 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文化交流
一 中越关系的源头与早期经济文化联系
二 越南立国后中越两国经贸与文化关系的广泛发展
三 中越两国在近代思想 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密切联系
四 和平、友好、互惠的中老文化交流
五 睦邻互助、高潮迭起的中柬文化交流
第八章 和睦友好的中泰文化交流
一 历史悠久的古代中泰交往关系
二 丰富多彩的中泰文化交流
三 现代中泰文化交流
四 中泰文化交流的因缘
第九章 中缅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一 中缅文化交流的优越条件
二 战国 秦汉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四 唐宋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五 元朝的中缅文化交流
六 明清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七 民国时期的中缅文化交流
八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文化交流
第十章 流光溢彩的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
一 宗教
二 语言和文学
三 音乐、舞蹈和建筑
四 医学、陶瓷和生产技术
五 中印尼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十一章 中印文化交流两千年
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 唐宋元时期
三 明清至近代
中国-西亚-非洲篇
第十二章 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伊朗的文化交流
一 历史回眸看伊朗
二 古代中伊友好交往
三 经由伊朗向中国的宗教传播
四 文化交流结硕果
第十三章 丝绸之路长长城通天方——中国与 阿拉伯世界文化交流’
一
阿拉伯世界
二 中阿往来关系史勾勒”
三 古代中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
四 《
古兰经》的翻译
五 阿拉伯文学在中国
第十四章 关山难越中非文化传真情
一 茫茫大海曲 甘英欲渡无船
二 两大古文明在
希腊化世界面前尴尬的“接触”
三 中国丝绸与东地中海 服饰文化
四 中国与非洲直接联系的纽带——海上丝绸之路初通
五 唐宋时期中非交流区域显著扩大,
六 中国“四大发明”传人非洲和埃及在交流中的地位
七 陆道 海道俱畅通的元代中非文化交流
八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与非洲交往的新时期
九 近代中国与非溯的文化交漉
十 薪火相传,文化交流友好合作传万世
中国-欧洲篇
第十五章 中法文化交往历史 启示录
二 中华文明对
法国启蒙运动的贡献
三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法文化的大规模互动
四 近期的发展:中法文化大融会及其他
第十六章 龙与鹰——历史上中德民族的文化交汇
一 “向中国”:
汤若望- 莱布尼茨肘代
二 罗可可风:中国文化情结
三 “视线所窥,永是东方”:歌德-代
四 文化碰撞:“图象”的变化
五 文化兼容:“向东方压进”与“向西方学习”
六 文化传奇:“赛瓦 公案”与 《孽海花》
七 文化交汇的结晶:
同济大学和中德学会
第十七章 转变的世纪——18世纪中英文化与政治交往
一 18世纪以前的中英交往
二 18世纪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 18世纪中期英国人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四 18世纪末 马戛尔尼使华及其影响
第十八章 中俄文化交流
一 从古代至17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二 18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三 19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四 20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第十九章 中国与西斑牙——文学的交流与互动
一 中国文学在西班牙
二 西班牙文学在中国
中国-美洲篇
第二十章 跨越太平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
一 对中拉古代文化接触的探索
二 马尼拉 大帆船开辟了中拉早期文化交流的太平洋通道
三 美洲农作物的传人及其对 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四 “ 苦力贸易”和 华工、华侨对拉丁美洲开发的贡献
第二十一章 中国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一 中国文化对美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二 中国农作物和植物向美国的传播
三 中国艺术品在美国的传播
作者简介
编后记
精彩书摘
勾勒篇
第二章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上,同外部世界的交往,可以追溯到遥远的 上古时代。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文明的 朝霞时期,今日中国的边疆居民,便同境外诸族有了相当广泛的文化接触。这些文化接触,无论是陆上的,还是海上的,都离不开交通这一媒介,离不开丝绸之路。
在人类历史上,丝的骄傲,属于中国。
早在7000年前,居住在 中国大陆上的人民,就知道了丝。
夏鼐这位权威级的考古学前辈,以他学者的慎重,指出:至迟在 殷商时期,即4000年前,中国人已经掌握了丝的秘密。事实上,浙江 吴兴钱山漾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 丝带、丝线和残绢片等物。经学者鉴定,初步认为,这是 蚕丝织物。
中国的丝和
丝织品,以它的精美享誉世界,历久不衰。
20世纪70年代初,在著名的 长沙马王堆 汉墓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丝织品。一袭纱衣,残长1.28米,重仅49克。
唐代,一位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在广州会见
市舶司的官员。透过中国官员的丝质衣服,阿拉伯商人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胸痣。正当 阿拉伯人惊叹,以为隔着两重丝绸衣服还能看清胸痣时,那位中国官员竞挽起了5件丝质衣服的 袖口。
清代, 《红楼梦》里讲述了一段趣事。一天, 贾母从箱底找出一件丝织品,考问众孙媳孙女,谁能说出这件丝货的名称。无论宝黛还是 三春,甚至连 见多识广的凤姐,都答不上来, 老祖宗骄傲地告诉她们,这还是她做女孩儿时的东西,名叫“ 软烟罗”。仅仅从那名称,就给人以美的无限遐思。
果然,精美的中国丝织品,从一开始就对 欧亚大陆各族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文明与文化的冲击波。
……
后记
经过一年又两个月的业余笔耕,拙著终于完稿。我谨以此书奉献给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所有为中外文化交流事业付出巨大智慧与艰辛劳动的人们。
在撰著过程中,不料大病一场。2001年4月,我不得不住院做了胆囊摘除手术。虽然手术效果尚佳,但已元气大伤。人病方知健康贵。我不由忆起鲁迅先生的话,“要赶快做”。于是,才有了后来撰著中的“不用扬鞭自奋蹄”。
我由衷赞佩书海出版社的领导同志对国内学术研究动态的洞悉和对出版学术专著的胆识、热情。在当前学术著作出版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毅然将本选题列入出版计划,使拙著的撰述得以启动。因之,我衷心感谢书海出版社的领导同志,尤其是王灵善副总编和本书责任编辑孔庆萍女士及郭永慷、马秀萍等校对同志为本书的付梓所做的一切。在此,还要感谢山西大学历史系的孙益力教授,感谢他为本书所做的一切。
我还要感谢与我同在一个教研室工作的老伴王全珍教授。她主动挑起工作和家务的重担,使我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撰述。另外,她又承担了拙稿40万字的打字任务。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是拙著的第一位“读者”。拙著在立意的确定、资料的选用、语句的通顺等等方面,都曾听取她的许多宝贵意见。可以说,没有老伴的支持,拙著定然不能如期完稿。借此机会,聊表对老伴的感激之忱。
中外文化交流史在我国尚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许多大学的历史系尚不能开设这门课。诚如恩师、我国著名东方学家季羡林先生
作者简介
王介南,1943年生,江苏宜兴人。1 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理事。著有《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志》(百卷《中华文化通志》之一)、《中缅友好两千年》、《缅甸贡榜王朝》、《缅甸爱国诗人德钦哥都迈》等;译著有《伊江扬子友谊颂》、《四个时期的中缅关系》(合译);发表论文数十篇。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