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1----1952/5抗美援朝参干,华东空军预科总队政治部宣教科 见习干事
1952/6----1953/1 解放军电影制片厂录音组 修配小组长
1953/1----1955/12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 助教
1956/1---- 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 教员(讲师)
1956/3----1958 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 研究生
1958/9----1960/5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机载计算机研制组 组长
1960/6----1970/6 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武器控制教学组 组长
1962/4----1970/6 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 副教授
1970/7----1980/1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教研室 副教授
1977/12---1980/12 陕西省五届人大代表,省革委会委员
1980/1---- 三机部,航空航天部,航空总公司,科技委员会 委员
1980/2----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1981/6----199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2,3届学科评议组 成员
1982/1----1991/3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 系主任
1985---- 计算机应用学科 博士生指导教师
1985/6----1985/11 Illinois Univ. of Urbana 访问教授
1985/11----1986/4 Princeton Univ. 访问教授
1995/3 离休 资深教授
2018年1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康继昌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岁。
(1)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1979/9---
(2)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1982---
(1) 全国优秀教师,1989年。
(2) 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1990年。
(3) 航空航天部先进生产者,1991年。
(4)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起。
(1) 1974年,主持研制成功 “SSS-1型数字式射击瞄准计算机”,通过国务院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鉴定,鉴定认为:“该机为中国第一台设计定型的机载火控计算机”,.装备了飞机。
(2) 1978年, “ 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数据处理机”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3) 1978年, “ 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4) 1980年, “ 622A计算机”获三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5) 1982年, “626 FFT实时信号处理机” 获三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6) 1989年, “NPU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AD软件包” 获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7) 1990年, “红二乙制导站”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 1991年, “PD-100 并行仿真机” 获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9) 1992年,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PPE” 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10)1995年, “面向专用的并行处理技术研究”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1)1996年, “EP-860 全互联多机系统” 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12)1997年, “嵌入式机载RISC微处理器设计技术” 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13)1999年, “多媒体合同作战指挥支持系统” 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14)1999年,“面向ISDN 的并行多功能单板智能交换器”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5)2000年, “面向ISDN 的并行多功能单板智能交换器” 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6)2002年,“神箭-100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并行计算系统” 获湖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大容量无阻塞高速网络。专利申请号:93 1 21290.1,第一发明人。
(2) 基于共享数据的 “单程序多数据型”程序自动并行化方法。专利申请号:96 1 18769.7,
公开号: CN 1180192A,第一发明人。
(3) 先锋信令寻径式计算机交换网。专利申请号:99 1 15908.X, 专利公开号:CN 1299204A,第一发明人。
(1)小型计算机组成与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76,主编。
(2)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和电路的设计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第2作者。
(3)现代并行计算机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6,主编。
(1) 622机的微程序设计,火控技术,1976/4,第1作者。
(2) 626型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机方案介绍,自动化学报,第6卷,第4期,pp.294-301, 1980/10。第1作者。
(3)“计算机”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1985/12。第2作者。
(4)面向流场计算的专用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航空学报,第10卷,第9期,1989/9,
第1作者。
(5)多机系统研究动态,机载计算机发展趋势文集,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7,第1作者。
(6)流场计算程序并行化方法的研究,航空学报,第14卷,第8期,1993/8, 第1作者。
(7)建造中国特色的气动数值模拟器的探讨, 航空科学技术, 第2期, 1992/4, 第1作者。
(8) PD-100型并行仿真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微机发展,第1卷,第2期,1991/12,独著。
(9) Kang Ji-chang, Supercomputer with Analog-Computer-Like Architecture,Proceedings of ACM Computer Science 1986 Annual Conference,1986/2.
(10)Kang Ji-chang,Shared Variable Oriented Parallel Precompiler for SPMD Model,J. Of Comput. Sci. & Technol.,Vol. 10,No. 5,1995/9.
尚有我为第2作者, 我的研究生为第1作者的论文40余篇。
20世纪50年代,康继昌开始计算机研究。1959年,他担任研制组组长,成功地研制了“东风–113”机载计算机的原理样机。作为中国第一台机载军用计算机样机的设计和研制者,康继昌第一次创造了“中国第一”。1974年,康继昌主持成功地研制了机载数字式射击瞄准计算机,并装备部队,以我国第一台机载火控计算机载入航空史册。他第二次创造了“中国第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