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凤仙花

贡山凤仙花

中文名 贡山凤仙花
植物界
无患子目
双子叶植物纲
凤仙花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一年生矮小草本,高10-30厘米,全株无毛,具少数须根。茎直立,不分枝或稀基部有短分枝,下部长裸露。

叶互生,通常密集于茎端或近轮生,叶片膜质,披针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长3-6 (7) 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狭楔形狭成长5-10毫米的叶柄,边缘具密圆齿状齿,齿端具小尖,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5-6对,两面均无毛。

总花梗生于上部叶腋,短于叶或约与叶等长,长2-3厘米,仅具1花,在花梗中部或中上部有苞片;苞片草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宽2毫米,急尖,宿存。花大,蓝紫色,长3.5-4厘米,侧生萼片2,斜宽卵形,或卵状圆形,长7-8毫米,宽5-6毫米,顶端尖,被贴生微毛,具5-7脉,旗瓣圆形,直径13-15毫米,中肋背面增厚,中部或中下部具鸡冠状突起,顶端尖;冀瓣无柄,长23-25毫米,2裂,基部裂片圆卵形,上部裂片斧形,背部具半月形反折的小耳;唇瓣檐部宽漏斗形,长2.5-3厘米,口部近平展,宽18-20毫米,先端尖,基部急狭成长1.5-2厘米内卷顶端不分裂的距。距粉红色,具条纹。花丝线形,长3-4毫米;花药卵圆状,顶端钝。子房纺锤形,直立,长3-4毫米,顶端喙状,弯。未成熟的蒴果线形,长1厘米,顶端喙尖。花期8-9月。[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200-1300米的瀑布旁石缝中,山谷林下, 山谷溪边石缝, 亚高山草坡。凤仙花生长快而强健,喜温暖及充足的阳光,耐炎热,忌霜冻,对土壤适应性强,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也能耐瘠薄。[2]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 (贡山独龙江河谷) 。模式采自贡山独龙江。[1]

繁殖方法

凤仙花以播种方式繁殖,是典型的春播花卉。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均可播种,北方地区在温室或温床中播种,到5月份之后即可移植露地栽培,而南方地区则直接播种于露地苗床,亦可直播于花坛。从播种至开花,一般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如欲使其在国庆前后开花,必须在7月份播种。

凤仙花的种子较大,在20-25℃条件下容易发芽,发芽率为70%,播种后1周出苗。幼苗生长迅速,要及时间苗,每穴保留1株健苗。由于直播苗的长势比移植苗强健,因此宜尽量直接点播定植,或在营养钵中育苗,再带土坨移植。[2]

近种区别

该种与滇西北凤仙花I. lecomtei Hook. f. 近似,但叶披针形或窄长圆状披针形,密集于茎端;花蓝紫色;翼瓣上部裂片顶端无刚毛;唇瓣具顶端全缘内卷的距,与后者有别。[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