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河灌区

中文名 灌区渠首引水枢纽工程
位于 潇河干流出山口的源涡村
目录导航

工程概况

灌区渠首引水枢纽工程,位于潇河干流出山口的源涡村,兴建于1950年,1962年又经修复改造。枢纽由混凝土滚水坝、南北冲砂闸及南北引水闸组成。滚水坝全长347.2m,坝高3.35m,南北冲砂闸各5孔,每孔净宽4m,设计泄洪量500m/s。根据1957--1998年的系列资料分析,潇河多年平均径流量(源涡站)为1.31亿m,多年平均可利用水量0.49亿m。

灌区有干渠2条,总长46.28km,其中民生干渠长29.14km,设计引水流量22.9m/s,控制面积17.00万亩;民丰干渠长17.14km,设计引水流量17.1m/s,控制面积16.24万亩。有支渠8条,总长92.49km,有斗渠158条,总长286.6km,农渠1164条,总长887.1km。灌区共有干支渠系建筑物(分水闸、节制闸、桥、跌水、渡槽等)526件,斗农两级渠系建筑物5515件,已形成一个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基本配套的灌溉体系。

建设修缮

潇河全长137km,流域面积3720km,其中源涡渠首引水枢纽工程以上3090 km。潇河灌区始建于1950年,是清洪两用、井渠结合的全国大型自流灌区,位于晋中盆地东北缘、潇河流域西端、潇河干流出水口的平川地区,是中国灌区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

灌区受益范围包括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和太原市的小店区、清徐县等2市4县(区)11个乡镇134个行政村,控制耕地面积3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24万亩。现有干渠2条,全长46.28km,其中北干渠(民丰干渠)长17.14km,控制面积16.24万亩;南干渠(民生干渠)长29.14km,控制面积17万亩;支渠8条,总长90.17km,斗渠156条,总长286.6km,农渠1164条,总长887.1km。灌区有干、支渠建筑物526件,斗农两级渠系建筑物5515件,已形成了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基本配套的灌溉排水体系。

潇河灌区的灌溉历史久远,潇河灌溉事业的兴建发展有据可查的最早在金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以后元、明、清三代都有所发展,逐渐形成了简陋的灌溉系统,根据地形及自然条件渠首在潇河河道引水的有上五道、中四道、中三道、下五道及南岸的中郝渠(现为东郝渠),即为所传的潇河18道泥渠。此外,南岸引水的有陈胡渠(亦名天顺渠)、六善渠、义和渠、嘉平捻、敦化捻、刘村渠等六条洪水渠、上述24道引水渠除上五道、天一渠为1819年新开外,满清以来大多已形成系统,后变动不大。到解放前,上至榆次上戈渠、下至徐沟敦化渠,榆太清徐共有渠道40条,采取拦河打堰、多口饮水的方式进行农田灌溉。秋、冬、春水由上而下按水程浇灌,夏季洪水则任由各渠使用,其水权主要操纵在地主手中,实行封建统治,上游欺侮下游现象严重,管理秩序混乱。

潇河有史以来,灌溉引水至解放前,大都为拦筑土坝引水,而且多为一渠一埝,中三渠(除西长寿外),中四渠、上五渠为清水渠,水程轮到时筑埝合拢,埝长约九十至一百二十丈,高二米以上,顶宽三尺左右。自水进渠,往下游放水须挑挖土埝,汛期引洪须待洪峰下落才能合拢引水,灌溉保证率极低。下五埝、嘉平埝、敦化埝(亦称王苔埝)多为多渠合作大埝一条,长一百丈到二百丈,高一丈五尺左右,顶宽约六至九尺,即所谓洪水堰,即多口分洪,同时利用流槽调洪蓄水,利用率稍高。水大自然冲毁,无泄水设施,不能控制。同时水大的渠道容易出险,淹没村庄,因而嘉平、敦化两埝引水口多筑砖石进水闸,高约一丈五尺,宽约五至六尺,利用叠梁闸板控制。

潇河水委会成立后,在省水利局领导下,由榆次专员、潇河水委会主任、榆次、晋源、清源、徐沟、太谷、祁县县长,组成潇河工程委员会,集中力量,组织领导灌区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事项。于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完成大坝枢纽工程,并于一九五二、五三年相继完成民丰干渠,民生干渠、民生一、二、三支渠及相应的斗、农、毛渠系工程,相继投入运用。一九五四年,完成乌象民排退水及一、二、四支排水工程。一九五七年完成三退水工程,至此民生灌区干支灌排系统基本健全。一九五六年,潇河灌区改建规划提出:民丰灌区一九五七年动工,同时在一九五二年国营晋源农场,总退、东、西排退的基础上,太榆退水的改建完成,一九五八年改建民丰灌区一、二、三、四支渠开工,及退水系统相继动工于六二年陆继完成,至此,两灌区灌排渠系全部完成。

潇河水委会成立三十余年以来,总计完成灌区基建,新改建灌溉渠系有两大干渠,全长46.28公里,支渠8条,全长92.49公里,支渠以上建筑物430件,斗、农、毛渠2000条,长1591公里,各种建筑物7868件。排退水渠道分为南北两总排及各支排计11条,长131.9公里,斗排499条,长391.7公里,各种建筑物903件,设计标准为五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除。

1950年1月25日,潇河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结束了封建统治下的种种弊端和一切不合理的水规、水章,水利事业真正掌握在人民的手中,灌区水利事业走上了全新的发展道路。1951年12月,国家投巨资建成了源涡滚水大坝,即现在的渠首引水枢纽工程;到1953年底完成了灌区干、支、斗、农等四级渠道及其建筑物的配套建设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灌溉系统,可控制引水灌溉。到1965年,河道年均来水量2.7亿m,年均引水量7120万m,年均灌溉面积31万亩次,粮食亩产从80kg提高到了170kg,受益区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空前高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口号深入人心,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逐步奠定,灌区水利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首要工作。

“文革”时期,灌区水利工作相对平稳,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基本坚持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但引水灌溉在无形中也染上了政治色彩,各公社、大队、小队都把引水灌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从1966年开始,在干支渠道上,分期、分段进行了硅酸盐板、浆砌片石、塑料薄膜、混凝土预制块板、塑料布加干砌片石、干砌石等不同材料的防渗试验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66-1978年,河道年均来水量1.53亿m,年均引水量5980万m,年均灌溉面积33.4万亩次,粮食亩产提高到350kg。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各项工作开始拨乱反正,灌区管理工作中心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水利部制定了“灌区泵站八项技术经济指标”,从组织建设、工程运行、用水管理、灌溉指标、综合经营、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对灌区进行全面考核、评比,灌溉用水管理工作更加注重科学性、实效性、经济性,同时,灌区灌溉试验工作开始起步,并逐步完善、规范。1983年1月,经上级批准,对执行多年的灌区水价进行了调整,秋冬浇、春浇、夏浇分别从每立方米水0.005元、0.006元、0.007元提高为0.011元、0.013元、0.015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灌区节约用水、科学灌溉工作的发展。为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灌区实行了工作岗位责任制、灌溉用水分段目标承包制、责任管理承包制、经营承包责任制等制度。对外加强了技术交流,与中国水科院、省水利厅、省水科所等科研部门合作,完成了渠道防渗结构型式、抗冻胀、土壤含水量、渠系渗漏静水法测试等科学实验项目,促进了灌溉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密切行业横向联系,1988年底在全国带头倡议组建了友好协作灌区、全国灌区建设与管理协作组、全国灌区管理协会等社会团体,并逐步演化成立了“中国灌区协会”。 1979-1990年,河道年均来水量0.78亿m,年均引水量4060万m,年均灌溉面积24万亩次,粮食亩产提高到400kg,灌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86年,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出席了全省劳模大会;1990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先进灌区”,随后被水利部授予“部一级管理单位”称号。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潇河河道来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可引用水量严重不足;同时,经过近60年的运行,灌溉工程设施普遍出现老化、失修、坏损等现象,渠道防渗工程坍塌、建筑物破损,闸门启闭不灵,灌溉经济效益不佳,虽然在1997年取得过灌区水费收入的最高值220万元,但灌区经济逐渐下滑的态势并没有停止。1991-2008年,河道年均来水量下降为0.47亿m,年均引水量1605万m,年均灌溉面积仅13万亩次,水费收入连年减少,灌区经济入不敷出,无力维护老化失修的灌溉工程,受此影响灌溉效益逐步下滑,灌区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境地。

近年来,针对成本水价不到位(灌区现在执行的是省物价部门批准的0.14元/m的政策性水价)、河源来水逐年减少、流域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等情况,根据受益区农业种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实际,灌区及时调整灌溉发展思路,在用水管理上,采用“效益优先、科学配置、大水分散、小水集中”的办法,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灌溉水价上,根据气候特征、用水季节的不同,实行丰、枯季浮动水价制,有效调动灌区群众引水灌溉的积极性,增加灌溉经济效益;在水费计收上,根据河源来水情况,采取“以次收费、预收水费”,“优先交费、优先配水”等计收办法,加快水费收缴进度,努力促进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10年来,水资源短缺让人类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与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灌区、发展节水灌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1998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截止2008年底,潇河灌区共争取年度节水改造工程项目8个,总投资9100万元,重点实施干支渠道防渗和建筑物改造,累计完成干、支渠道防渗整修近70公里,建筑物改造89座,骨干渠道和建筑物的工程面貌与运行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灌区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保障作用得以巩固和加强。

2009年7月,潇河灌区期盼了半个世纪的松塔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设计库容9740万m,以城市生活、工业供水及水力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等综合功能,每年可为城市及工业供水2200万m,为农业供水885万m,可改善潇河灌区灌溉面积17.57万亩。潇河水利管理局作为松塔水电站的建设管理单位,其灌区职能将随着上游调蓄水工程的建成而发生转变,通过调整供水方向,改善经济结构,更有效地支撑和保障灌区可持续发展。

60余年来,潇河灌区共引水2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300 万亩次,灌溉投入产出比1:8,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河源来水减少、经济衰退、效益低下的困境中,灌区迎来了水管体制改革、松塔水电站开工建设的良机,这将从根本上理顺灌区管理体制,激活运行机制,为灌区计划用水、科学用水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有力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全面提高灌溉经济效益。

管理机构

晋中市潇河流域管理局是隶属于晋中市人民政府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为中国灌区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其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山西省晋中区潇河水利委员会”,1985年11月10日,省政府将其隶属关系由晋中行署上划省水利厅直接领导,更名为“山西省潇河水利管理局”。为全面实施潇河流域一体化管理,根据晋政办函[2009]37号文件的要求,2009年4月19日,省水利厅将管理局整体移交晋中市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晋中市潇河流域管理局”,与晋中市松塔水利水电有限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