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姓

中文名
拼音 chá
目录导航

历史发展

起源演变

茶(茶、荼、檟、苦、荈、蔎、茗),读音作chá

1、“茶”之一字

古有荼(chá、tú)、槚(jiǎ)、苦(kǔ)、荈(chá、chuǎn)、蔎(shè)、茗(míng)等诸多写法,除“荼”为多音多义外,余皆指茶。

秦朝以前,茶无统一名称。至汉代时开始借用荼字,其音出自四川方言。古时四川对茶有两种叫法,蜀地方言为“苦荼”,巴地方言为“葭”。

西汉名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是汉武帝时的西南夷通,他在公元前130年撰写的《凡将篇》是一本启蒙字书。司马相如在书中提到当时一些药名:“……蜚廉、藿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共二十味药材。《凡将篇》重要之处在于其最早将茶名“荈诧”列出,并以药用的性能与其它药材并列在一种启蒙读物中。“荈”字,正是他根据巴人对茶称呼的土音,以官方正音近似的荈字加上草头创造出来的称“茶“的专用字;为了使大家知道正确的读音,以“诧”字注音,这就是现在的茶音由来。

唐朝以前用“荈”表示茶字的资料很多,如“姜、桂、茶荈出巴蜀”,吴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荈赋》,“……晚取为茗或一日荈”,“出御荈”,还有左思的《娇女》诗中有“心为茶荈剧”等词句。到唐玄宗御撰《开元文字音义》将茶字确定下来,并经陆羽《茶经》普及和影响,有字有音的茶就统一了,但其音仍是巴南巴人称茶的古音“荈”。

荼: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时“荼”字是多音多义字,不专门表示茶。“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荼”是否指“茶”,后人推考说法不一。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晋朝学者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这段注释说的就是茶树的特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茶,苦茶也。”“荼”即今之“茶”字。

茗:是云南地区的“茶”之土音,约在东汉时期始用于茶,为茶的雅称。

槚: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荈:从草,是专指晚采的茶叶。

蔎:是古时四川西部对茶的俗语。

“茶”字,首见于唐朝典籍《本草》一书。是由“荼”字演化而来,唐玄宗时期的《开元文字音义》一书,将“荼”字减去一笔,定为单一的“茶”字。初“茶”字与“茶”字通用,但茶圣陆羽在撰写《茶经》之时,已一律用“茶”字。茶树本为木本植物,将原来表示茶的“荼”字,减去一画,改“禾”为木,使之更名副其实。这一笔之改,可谓改得恰到好处。因此在中唐以后即公元九世纪中叶,人们普遍采用“茶”字。现代除统一用“茶”字之外,间有用“茗”字言茶,但与历史上所谓“晚采为茗”的含义完全不同,在用到“茗”字的场合,皆带文雅别致之意。

2、茶的别名

很多,有荈诧、葭萌、消毒臣、清风使、余甘氏、清友、不夜侯、涤烦子等

消毒臣:据唐朝《中朝故事》记载,唐武宗时期李德裕说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该茶一瓯,浇于肉食内,用银盒密封,过了一些时候打开,其肉已化为水,因而人们称茶为消毒臣。唐朝诗人曹邺饮茶诗云:“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清风使:据史籍《清异录》记载,五代时期,有人称茶为清风使。唐朝诗人卢全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余甘氏:宋朝学者李郛在《纬文琐语》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诗人胡峤在饮茶诗中,也说:“沾牙旧姓余甘氏。”

清友:宋朝文学家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记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唐朝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不夜侯:唐朝诗人白居易诗云:“破睡见茶功。”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诗赞茶有解除睡意之功:“建茶三十片,不审味如何,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晋朝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赞道:“破睡须封不夜侯。”

涤烦子:唐朝史籍《唐国史补》中记载:“常鲁公(即常伯熊,唐朝煮茶名士)随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唐朝诗人施肩吾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饮茶,可洗去心中的烦闷,历来备受赞咏。

姓氏渊源

  •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神农氏炎帝陵寝,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神农氏炎帝发明了茶,他逝世后,人们便将其葬于茶陵(今湖南茶陵),护陵族人因地为姓氏,称茶氏。

  •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西周初期齐太公姜尚(姜太公、吕尚)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汉朝时期学者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茶氏,殷旧姓。齐太公之后有茶氏。”

西周初期,齐太公之后有在周王朝和齐国为茶师者,专职制茶并侍奉国君、主公用茶,后逐渐成为各诸侯国中的茶大夫,唤茶正。其后因以为姓氏,称茶氏。

茶氏族人在西汉朝中期有渡海赴扶桑倭国者,扶桑倭国在东汉时期归附汉王朝,受封倭奴国金印,茶氏族人后在倭奴国生息繁衍,成为今日本国中的大姓家族,分衍为樽茶氏、博茶氏、吉茶氏等。

  • 第三个渊源

源于开明氏,出自战国时期蜀王之弟葭萌,属于以为氏。

在远古的四川盆地,巴族、蜀族曾有两次大的融合。一次是鱼凫巴人在公元前七世纪前,溯长江而上进入成都平原边缘,在商末周初建立了鱼凫蜀国;另一次是荆人鳖灵,蜀国最后一代王朝开明氏的创始者。据巴蜀历史学家徐中舒考证,所谓鳖灵,是鄨令的音伪,鄨是鄨县,灵是县令。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牂牁郡,鄨为郡治,开明氏是巴族中的一支苴部落,在长江、赤水河一带溯江而上,先在岷江下游宜宾、乐山一带生活,因治水有功,受到杜宇王朝臣民爱戴,接受蜀国的王位,成为丛帝。

开明氏传位十二世,亡于秦国。在巴蜀被秦国所亡的过程中,茶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明朝学者杨慎在《郡国外夷》中说:“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在典籍《方言》中,蜀人谓茶曰“葭萌”,盖指茶氏郡。

“葭萌”,原是战国时期蜀王弟之名。周昱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47年),蜀王曾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并把他的郡国名也称做葭萌。当时,葭萌与巴王友好,巴蜀互为敌国,蜀王怒伐苴侯,苴侯逃奔巴国。而巴国当时因受强大楚国的不断攻击已退守阆中,无力再同蜀国抗衡,故求救于秦国,因此促使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先灭蜀继灭楚而得天下”建议,派兵灭了蜀国,继而灭了苴国和巴国。

蜀国对国君常以其擅长而以其号取地名,如蚕丛氏擅长养蚕,在今茂汶一带西汉曾设蚕陵县,至今还有蚕陵山;鱼凫氏善于捕鱼,川西至今还有用凫捕鱼的。因此,蜀王弟名葭萌,并把其郡国名称为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区),可见葭萌氏是善于种茶饮茶的。

由此朔测,源于巴族的开明氏,在沿岷江定居活动期间,将茶的利用习惯传入蜀,开创了蜀地利用茶的历史。到开明王朝后期,各地不但野生茶树得到利用,还人工栽培了许多茶树,如葭萌等地方,至今仍在发展茶叶。从远古神农氏发现茶叶到巴族有目的地利用茶叶,再到巴蜀共创利用茶创建中华四大文明之一的辉煌,经历了约五千年的时间,这是巴蜀儿女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

葭萌国之地,即秦、汉两朝时期的茶氏郡,其国被秦国灭亡后,国人多有以“葭萌”、“苴”为姓氏者,后简化为“茶”,统称茶氏。特别是在后来的彝族人群中,茶氏更是为多,如在明、清时期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的茶氏,即系彝族人。

  •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唐朝期茶圣陆羽,属于因故改姓为氏。陆羽,公元733~804年,一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陆羽从小就是一个孤儿。他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那时的陆羽才三岁,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在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被当地龙盖寺和尚积公禅师收养。名的《陆文学自传》,是陆羽于二十九岁时为自己写的小传。他在自传中写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智积禅师以《易经》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后来陆羽就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被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国辅与陆羽就此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专心撰著《茶经》。期间,他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唐代宗李豫后来还曾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又徒升其为太常寺大祝,但陆羽都未就职。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陆羽逝世。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一部《茶经》闻名于世。《茶经》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陆羽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创造了中国绵延上千年而不朽的四大文化之一的茶文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在陆羽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茶仙、茶圣、茶神”为姓氏者,改称茶氏,世代相传至今。

  • 第五个渊源

源于什勺氏,出自唐朝时期滇南蒙氏世家,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清时期,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世代为彝族茶氏,传说其原为云南大姓家族蒙氏,是彝族先民六祖系统米(慕)靡的部落什勺氏的一个分支,原为南诏国王室,后因避难迁居哀牢,而将子孙分别改为茶氏、左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 第六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白族、羌族、哈尼族、僳僳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茶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茶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茶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三十一位,以齐郡、巴郡为郡望。

今云南省、浙江省、台湾省、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孟加拉、伊朗、新加坡等地,均有茶氏族人分布。

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姓,柴姓百万酱姓不足百人

生活用品系列姓氏统计数据

姓氏

人数(人)

1350,463

380,302

6,651

168

少于100人

955

13,478

人口分布

姓氏

人数(人)

1350,463

380,302

6,651

168

少于100人

955

13,478

传统文化

今云南省、浙江省、台湾省、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孟加拉、伊朗、新加坡等地,均有茶氏族人分布。

姓氏名望

郡望堂号

  • 郡望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巴 郡:亦称巴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巴州是巴子国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州,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由于唐朝许多诗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称,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为巴中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并批准巴中撤县建市,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巴州成为重庆市巴南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原巴中市改为巴州区。巴中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 堂号

临淄堂:以望立堂,亦称齐郡堂、齐国堂。

巴郡堂:以望立堂,亦称巴州堂。

得姓始祖

著名人物

炎帝、姜尚(吕尚)、葭萌、陆羽、米靡(慕靡)。

茶字趣解

茶话:(生卒年待考),汉朝人,见《江都易王传》。

茶昱:(生卒年待考),福建武平人。明朝洪武中期洛川县训导。

茶正豪:(公元1938~今),云南永平人。地方侨务工作者。云南省永平县侨办主任科员。其1990年接替侨务方面的工作,侨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繁杂。他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坚持为“侨”服务,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是一个优秀的侨务工作者。已退休。

相关成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字极深象征性意义,自“茶”字普遍使用后,古念文人对茶字有不少趣解。

①“茶”字来龙去脉

古时代称“茶”为“荼”,何时少了一笔的呢?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编了一部《开元文字音义》由唐玄宗作序,书中改“荼”为“茶”。皇帝代序的书谁还敢不遵照执行?经过一段混用时期,“茶”便完全取代了“荼”字。陆羽撰写《茶经》时,一律写作“茶”。

②以“茶”字象征长寿

茶字以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部“木”可分解为“八十”。“廿”加“八”再加“八十”等于一百零八岁。所以把一百零八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久而久之,许多人便将“茶”字代表长寿。

③让“茶”字回归自然

“茶”字由草字头、“人”及“木”字三部份构成,“人”字在草字头之下,“木”字之上,意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喝茶,也表示引导人类回归大自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