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泉山,在汉晋南北朝直到隋代,名叫江夏山。唐初称为夹山,取两山夹道而行之义。在唐天宝末年,由当朝宰相开基造屋,凿地得泉,形成东西两井,东井冒气则晴,西井无气则雨,占验灵准,故称为灵泉山。宋代后更为现名——龙泉山。这里风景优美如画,自然景观奇特,人文内涵深邃,以其雄、奇、幽、秀而闻名遐迩,故被历代隐逸之士视为“世外桃源”和“诗乡福地”。
本寺始建于公元749年,由岳麓书院之创建人长沙太守李洞及其兄弟二人在此剃度出家初结茅庐后,经过历代僧人在此弘法布道,其最鼎盛时期聚僧百众之多,然由于时代变迁这座古老的寺院毁于明清。
在诸佛菩萨的加持下,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由当代禅宗泰斗本焕老和尚移址圈地,应当地政府及广大信众之祈请,这颗沉睡近百年的莲子又得以发芽成长,当代年轻高僧上大下愿大和尚入住灵泉寺,并于2001年12月开始重建灵泉寺。在大愿大和尚及监院文慧法师等寺院常住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重建的灵泉寺占地面积140多亩,排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素春斋、财神殿、地神殿、钟楼、鼓楼、伽蓝殿、准提阁、方丈楼、僧寮、客堂、上客堂、斋堂、书画院、居士楼拔地而起。今后还会修建往生堂、药师七佛殿、五百罗汉长廊等,整体建成后的灵泉寺将又为湖北地区增添了一朵皎洁的金莲。
为了继承开山祖师李洞兄弟教育世人利国利民的精神,及当代众生之需,本寺方丈大愿大和尚观其因缘特契机开设以药师佛文化为特色的学修体系,将此寺定为以弘扬药师佛文化为主导的学修基地。
大愿法师
大愿法师为我国年轻一代佛教界高僧,原籍湖南,1971年出生。1988年就读于湖南财经学院,其间接触到佛学文化,并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去麓山寺礼佛,在礼拜千手观音时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感应,自感机缘成熟,于1990年8月依湖南岐山仁瑞寺天柱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于南台寺宝昙大和尚得戒,于香港宝林寺圣一大和尚得法;1991年进入福建佛学院学习,期间亲近当代高僧清定上师。毕业后诸方参学讲法。曾任南华寺佛学院教务长(1992-1994年)。清定上师推荐他到色拉寺跟从坚赞释迦活佛学法(坚赞释迦上师是色拉寺法台,西藏各宗派的上师、活佛很多都在坚赞释迦上师这里求过法),后随贝诺法王学法,同时参学各宗各派的上师,如向宁玛派的上师龙多活佛学习无上大圆满法、金刚萨垛法等。大愿法师法缘弘深,又遇南韩禅宗大德崇山长老,并得其极力赞叹,并授予禅宗法卷。几年间,大愿法师得到众多位上师、活佛殊胜灌顶和传承,圆融显密、禅密,并闭关修行,获不思议境界。大愿法师被西藏诸多活佛认定为大成就者转世,乘愿而来,广济众生。2005年获唐密52代传人吴信如阿阇黎授予唐密法卷。
武汉灵泉寺于2012年12月17日至19举办首届“2012湖北药师佛文化节”活动日在举行。
海内外高僧大德、文化学者齐聚人杰地灵的湖北武汉,共享一场健康禅文化的盛宴。活动期间,举办药师佛灯会开灯仪式、开幕式暨琉璃之光文艺晚会、书画展、药师禅文化与健康人生学术研讨会、药师佛文化广场开光法会、全山斋法会、健康禅文化展览等一系列活动。[2]
乘车路线:[3]
(1)由付家坡武昌客运站乘坐909路车(湖北水院对面的小客运站内,只有909是公交车)可直达灵泉寺,车费5元。从火车站到付家坡武昌客运站打的6元,走路只需20多分钟。由付家坡乘坐909路直达灵泉寺的乘车时间:上午8:30分 9:30分 10:30分 下午 2:00分 3:30分 4:30分。
(2)出了武昌火车站走地下通道到火车站对面可乘510、529等次车到关山或曙光村等站,然后再乘757次车到流芳转406次车即可到灵泉寺。到了关山站也可乘789路到汪田村下,再转406次即可到灵泉寺。406的起点站在汪田村;757次车的起点站是鲁磨路车站,终点站是富士康北大门。
武汉灵泉寺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龙泉山灵泉寺
邮编:4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