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斯拉夫文论导引》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填补空白而颇具开拓性的理论著作,是一部有助于文科师生和一般文学研究者拓展理论视野与思维空间而颇具引领性的学术专著,是作者这些年来践行“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这一学术理念的最新成果。
周启超,男,安徽人,1959年4月生,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语言文学系,199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成为新时期中国第一位俄罗斯语言文学博士。1984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先后在苏联文学室、《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比较文学室、理论室任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论、现代斯拉夫文论、比较诗学。主要专著有:《俄国象征派文学研究》,《饿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跨文化视界中的文学文本/作品理论——当代欧陆文论与斯拉夫文论的一个轴心》、《现代斯拉夫文论导引》,以及评论浆《守望白桦林——20世纪饿罗斯文学散论》和《对话与建构》;重要译著有: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莱蒙托夫《当代英雄》、陀思妥耶夫斯瑟《孪生兄弟》、布尔加科夫《孽卵》等;曾主编《饿罗斯“白银时代”精品文库》(4卷本)、《果戈理全集》(9卷本)、《新俄罗斯文学丛书》(8种)、《世界小说名家名篇名译·大众丛书》(30种)。2010年5月因“普及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与更新俄罗斯文学形象之突出贡献”获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与“俄罗斯文学国际翻译中心”联合颁发的荣誉奖。
简介
第一章现代斯拉夫文论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现代斯拉夫文论与20世纪文论思潮流脉学派的发育谱系
第二节现代斯拉夫文论与20世纪文论基本范式的生成路径
第三节现代斯拉夫文论与20世纪文论的生存形态
第二章俄罗斯文论今日气象
第一节对域外文论成果的多方吸纳
第二节对本土文论资源的深度开采
第三节今日俄罗斯文论基本建设的新一轮收获
第三章20世纪俄罗斯文论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形式论学派”与“语言艺术形态的解析流脉”
第二节“社会学学派”与“文化意识形态的解译流脉”
第三节穿越于“语言艺术形态”与“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解读流脉”
第四章捷克结构论学派与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对接
第一节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学术旨趣
第二节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追求
第三节穆卡若夫斯基的对接与超越
第五章雅各布森、穆卡若夫斯基、英加登与“文学性”
第一节雅各布森与“文学性”:“形式化”视界
第二节穆卡若夫斯基与“文学性”:“语义化”视界
第三节英加登与“文学性”:“意向化”视界
第六章“文学性”与文学文本理论
第一节文学文本理论的反思路径
第二节文学文本理论的研究空间
第三节洛特曼的文学文本观
第七章巴赫金文论研究
第一节巴赫金的“文本理论”
第二节巴赫金的“复调理论”
第三节巴赫金文论在当代中国的“旅行”
附录Ⅰ:现代斯拉夫文论重要学派述评
1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在当代苏联文论界的命运
2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在当代苏联文论界的影响
3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理论在西方文论界的“旅行”
4布拉格学派述评
附录Ⅱ:现代斯拉夫文论名家基本文献书目
1扬·穆卡若夫斯基文论著作目录
2罗曼·英加登文论著作目录
3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文论著作目录
4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文论著作目录
5米哈伊尔·巴赫金文论著作目录
6罗曼·雅各布森文论著作目录
7尤里·洛特曼文论著作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