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梅新林,陈国灿 编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8043182
出版时间: 2005-08-01
版 次: 1
页 数: 320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从本质上讲,城市化是一种社会变革。它不仅表现为城市和城镇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更是基于生产力发展而引发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跃升,其中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集中、转型、强化、分 化,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与空间扩散,也包括以城市体系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变革,还包括城市的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社会文化思想的主体。因此,推动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必须重视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的彼此协调和互相促进。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建设正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形势下,如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结合 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现文化的全面转型与持续繁荣,形成社会的良性发展,走上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于2003年7月召开了“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更多的 学者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推动相关问题讨论的展开和进一步深入;同时也是借此机会汇集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关于古代江南城市化的几个问题
江南城镇发展历程的返观浅议
宋代江南城市的发展与堪舆思想的衍变
南宋浙西地区市镇人口探析
略论明清江南城市化
浅析明清江南商路的经济与人文内涵
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比较研究
前近代时期传统市镇的发展状况——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
明清以来吴江同里镇社会经济与文化风尚探微——江南乡村城市化个案研究
明清江南城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近代上海与江浙城镇——以航运网络为中心
近代苏州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以晚清长元吴丰备义仓为中心
试论南京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近代宁波港腹地的演变——兼及浙江港口腹地格局的形成
民国时期杭州丝绸业同业公会的近代化
近代江南城镇工商业会馆、公所碑刻述论
20世纪30年代南浔镇的社会状况——以1932年南浔调查为讨论中心
从“通俗类书”生产看明后期江南出版业的商业化
古代西湖小说的题材特色及美学价值
神化的江南才女——明末清初男性士人心中的理想女性
略论清代骈文家的时空分布——兼及“环太湖人文生态圈”的文化品格
刘咸忻与浙东史学
浙江小城镇分化状况评价体系研究
论城镇精神及其塑造——以浙江湖州织里镇为例
“城乡一体化”与“三农”新问题
论中国“城”的起源
论清代广州书院城市化
抗战时期浙江经济损失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