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县西山阳村人,1912-1988
从事 地质工作五十余年,野外、室内经验丰富,主讲过地史、古生物学、中国地质学、普通地质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等课程,先后发表二十多篇科研报告和论文。
编辑《板块构造评论》、翻译《古地质图》、发表《国外地质》、撰写《四川龙门山印支期构造发展特征》、撰写《走综合治旱的道路——关于如何战胜川中干旱问题的看法》、翻译《地幔的奥秘》、翻译《地槽的概念》、翻译《地质学论的基本原理》、撰写《宇宙会膨胀吗》撰写《塞拉比斯古庙之迷》、撰写《四川盆地三叠系的一些问题》等。
1980年曾去云南采集古生物标本280多块,组织有关人员正式建立我国地质院校第一个沉积相馆,为教学、科研提供较丰富的资料和实物。
书报述评:斐木尔著《印度半岛太古代片岩层的比较》,《地质评论》,1937年,第2卷,第3期,287-292页
书报述评:舒可特著《重要海相二叠纪地层之比较》,《地质评论》,1937年,第2卷,第3期,301-309页
湖南零陵易家桥同乐塘两煤田,中央地质调查所《简报》,1938年,第30号,与王曰伦合著
湖南祁阳观音滩煤田地质,中央地质调查所《简报》,1938年,第31号,与王曰伦、靳凤桐合著
书报述评:莫赛夫著《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之地质概要》,《地质评论》,1938年,第3卷,第1期,85-90页
书报述评:阮维周著《安徽南部海西运动之末幕》,《地质评论》,1938年,第3卷,第6期,645-647页
云南易门铁矿初步勘探报告,1939年
云南宜良可保村褐炭田地质,《地质汇报》,1939年,第36号,与王曰伦合著
云南宜良嵩明间大煤山煤田,《地质汇报》,1940年,第33号,51-58页
云南宜良嵩明间洗羊塘煤田,《地质汇报》,1940年,第33号,59-64页
云南开远南桥附近之石灰岩,《地质论评》,1940年,第5卷,第1-2合期,93-100页
安徽宣城县水东煤田几个地质问题,《地质论评》,1940年,第5卷,第4期,335-342页
云南呈贡附近之地质,《地质论评》,1940年,第5卷,第5期,399-413页,与许德佑合著
云南龙陵镇康两县地质矿产,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临时报告》,1942年,第15号
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田地质详测报告,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临时报告》,1942年,第29号
贵州修文区铝矿地质简报,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临时报告》,1943年,第38号
滇缅公路沿线地质,《地质论评》,1943年,第8卷,第1-6合期,9-16页
贵州水城附近大羽羊齿煤系之一剖面(英文稿),《中国地质学会志》,1944年,第24卷,第1-2合期,47-51页
宁夏白土山菱镁矿初勘简报,中央地质调查所《油印简报》,1944年
书报述评:苏顿著《下石炭纪长身贝之分类》,《地质评论》,1946年,第11卷,第1-2合期,158-159页
中国泥盆纪含鱼地层时代之探讨,《地质评论》,1947年,第12卷,第5期,421-429页
沟鳞鱼在广东北部的发现(英文稿),中山大学理学院《自然科学》复刊,1948年,第1卷,第1期,78-83页
广东花县赤坭一带地质,两广地质调查所《地质集刊》,1949年,第2号,1-18页
贺兰山地质(节要),《地质论评》,1951年,第16卷,第1期,67-68页
广西南宁附近早期中泥盆纪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学会讯》,1951年,第5期,7页
山西沁县地质调查报告,1951年
宁夏的南山系,《地质知识》,1954年,第4期,23-25、40页
译文:布申斯基著《从农业使用观点论磷灰岩的矿物学和分类》,《地质译丛》,1955年,第5期,1-5页
景儿峪灰岩中莱德利基虫的发现及其对中朝地台下寒武划分的意义,北京地质学院第二届科学讨论会《论文节要》,1956年,6-7页
关于华北前寒武系命名的商讨,中国地质学会《会讯》,1957年,第11期,28-31页
海南岛第四纪火山,全国第四纪地质会议《论文节要》,1957年
译文:纳里夫全著《苏联地质纲要》,1959-1961年
华北地台震旦系的几个问题,1961年
译文:哈茵著《地壳发展的基本阶段》(现代大陆区域),1961年
译文:哈茵、谢音曼著《地槽学说一百年》,1962年
中国大地构造区划初步方案,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64年,第8号,31-44页
译文:德威、毕尔德著《板块构造与地槽》,成都地质学院《国外地质》,1973年,3-4期,37-46页
译文:德威、霍斯费尔德著《板块构造、造山作用和大陆成长》,成都地质学院《国外地质》,1973年,3-4期,47-54页
译文:迪茨著《海底扩张假说》,成都地质学院《国外地质》,1973年,3-4期,62-66页
译文:伊利契著《新全球构造—赞成和反对》,成都地质学院《国外地质》,1973年,3-4期,67-69页
川北须家河组的划分和对比,《西南地层古生物通讯》,1974年,第4号,185-196页,与四川石油管理局综合研究大队合著
四川盆地卡尼克阶地层,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78年,第5期,23-39页,(以香溪群科研组名义发表)
译文:道特著《地槽的概念》,成都地质学院区地教研室《参考资料》,1978年,(一),1-16页
译文:迪茨、候尔顿著《地槽的现实主义概念》,成都地质学院区地教研室《参考资料》,1978年,(一),17-30页
四川龙门山印支期构造发育特征,《四川地质学院》,1980年,第1期,1-10页,与朱夔玉、金以钟、贾疏源合著
走综合治旱的道路(提纲)—关于如何战胜川中干旱问题的看法,四川省地质学会《我省地质工作建议汇编》,1980年,63-66页,与任天培合著
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简介,《博物馆学新编》,1981年,51-53页
宇宙会膨胀吗?《大自然》,1982年,第1期,《新华文摘》1982,第5期,223页
四川盆地三叠系的一些问题,在云南省地质学会庆祝中国地质学会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1982年
地槽的概念,成都地质学院《国外地质》,1982年,增刊,5-12页
译文:格尼比顿科著《地槽学说的基本原理》,成都地质学院《国外地质》,1982年,增刊,65-69页
塞拉比斯古庙之谜,《地球》,1982年,5,28页
四十年代的一位知名的地质学家—许德佑,《地球》,1983年,第3期,26-27页,与王武峰合著
四川龙门山晚三叠世真箭石目一新科—中国箭石科,《古生物学报》,1984年,第23卷,第3期,与朱夔玉合著
天山大地构造发展中的的地台发展问题,在天山地质矿产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稿,1984年
地球的构造发展,研究生讲座《讲稿》,1984年
中国的鱼粪石,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85年,《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7,2
峨眉山地质研究史,《峨眉县志通讯》,1985年,第18期,1-4页
峨眉山地质奠基人—赵亚曾,《峨眉县志通讯》,1985年,第18期,14-18页
李春昱先生在峨眉山,《峨眉县志通讯》,1985年,第18期,25-26页
用系统观谈恐龙的绝灭,《地学进展》,创刊号,1986年,17-23页,与王运生合著
地层学的发展进程及趋势,《地学进展》,1986年,第2期,2-13页;第3期,1-5页
宇宙的概念,1986年
恐龙绝灭之谜,1986年
地壳的构造发展规律及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1986年
成都地质学院《研究生学刊》贺词,《研究生刊》,1986年,第1期
地块构造评论/边兆祥//,地质出版社,1986.8,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