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第一中学1926年,会泽县第一中学创立,原址在会泽县城螳螂横街,当时称“中学堂”。
1928年,因战乱,学校停办。
1929年,学校恢复办学,中学堂定名为“县立会泽初级中学”。
1935年,女子小学女中班并入。
1939年,经省教厅将省立农牧职业学校并入县立会泽初级中学,更名为“省立会泽中学”。
1941年,省立会泽中学开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
五十年代建的教学楼1949年12月,会泽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将私立楚黔中学、县立简师并入省立会泽中学,成立“会泽临时联合中学”。
1950年,昭通专署令会泽临时联合中学改称“云南省会泽中学”。
1952年,因高中学生人数较少,昭通专署把会泽中学高中班并入昭通一中,停办中学。
1954年,仿苏式“U”字楼落成。
1955年春,学校迁至现址,恢复高中招生。
1958年10月,会泽县并归东川市,云南省会泽中学改称“东川市第三中学”。
1965年12月,会泽县划归曲靖地区,东川市第三中学易名“会泽县第一中学”。
旧一中1968年,会泽县委为办“五·七”干校,将会泽农中并入会泽县第一中学。
1989年,会泽县委政府为办会泽县职业中学,将会泽县第七中学并入会泽县第一中学。
1993年,会泽县第一中学经省教委评估认定为“云南省二级二等完全中学”
1997年,会泽县第一中学经省教委评估认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2001年10月,会泽县第一中学经省教厅评估认定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
2003年7月,会泽县第一中学最后一届初中毕业,学校成为高级中学。[4]
2014年,会泽县第一中学举行了建校87周年庆典暨首届孔子文化节活动。
2015年10月6日,会泽县第一中学新区教学楼开工奠基。[5]
会泽县第一中学
据2019年11月官网显示,会泽县第一中学占地95亩(新校区建成后189亩),有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5000人。[4][6]
据2019年11月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书10余万册,有学生公寓2幢,共5300余平方米;实验综合楼1幢,约5400余平方米。[4]学校分为老校区和新校区(在建),老校区包括文物保护区、办公区、教学区(高一、高二)和住宿区(高二年级),新校区包括运动区、教学区(高三)及生活区(食堂,高一、高三住宿)。[6]
颁奖现场据2019年11月官网显示,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47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2人,高级教师55人,一级教师62人,有云南省高考阅卷组专家成员1人,云南省教育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会泽县骨干教师17人。[4]
高中政治命题专家组成员:熊关清[7]
云南省高考阅卷组专家成员:胡万英[7]
云南省教育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志敏[7]
科目 | 姓名 | 科目 | 姓名 |
---|---|---|---|
政治 | 熊关清、黄琴芬 | 物理 | 李启贵 |
英语 | 黄嘉丽、林红、黄敏、刘礼双、赵红加 | 化学 | 周东平、王兴英 |
生物 | 严利华、曾艳 | 语文 | 张红海、孙艳华 |
地理 | 吕庆俄 | 数学 | 付文超、程必赛[7] |
科目 | 姓名 | 科目 | 姓名 |
---|---|---|---|
政治 | 熊关清、黄琴芬 | 物理 | 李启贵 |
英语 | 黄嘉丽、林红、黄敏、刘礼双、赵红加 | 化学 | 周东平、王兴英 |
生物 | 严利华、曾艳 | 语文 | 张红海、孙艳华 |
地理 | 吕庆俄 | 数学 | 付文超、程必赛[7] |
2016年,1186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应届生996名,考生全部上线;600分以上102人,2人进入全省前40名,1名理科应届生以707分,列列全省第10名,全市第2名,全县第1名;1名文科生667分,列全省第32名;一本上线率35.04%,较2015年提升27.44个百分点;二本上线755人,二本上线率75.8%,较2015年提升29.32个百分点;本科上线1078人,本科上线率92.57%,较2015年提升8.87个百分点。[8]
2015年,学校本科上线969人,本科率83.6%,600分以上16人,重点上线127人,本科上线967人,本科率83.6%,文科最高641分,理科最高654分。[9]
教育教学2014年,学校4名考生进入全省前100名;文科2名考生进入全省前30名。文科最高分675分,列全省实考分第6名,曲靖市第2名;理科最高688分,列全省实考分第四十三名;600分以上26人。[10]
2013年,学校高考上线率100%。其中,600分以上5人;重点大学上线人数较2012年增17人,增幅26%;本科率80%,较2012年提升39.09%,居会泽县第二。
2010年,学校高考最高分656分为全县状元,654分为全县第二名;全县600分以上17人中占9人;重点大学上线171人,特优班重点率95.5%,16个班100%上线,总上线率98.3%——重点率、优秀率、本科率、上线率均位居全县榜首。[4]
2009年,高考上线1696人,上线率95.9%,重点127人,重点率7.16%,本科882人,本科率49.73%。
2008年,学校2407人参加高考,上线1981人,比2007年增加413人,上线率为82.3%。上线总人数中,本科上线1078人,占上线人数的54.5%,重点上线167人,占本科上线人数的15.5%.
根据2015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连续15年蝉联会泽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4]
时间 | 竞赛名称 | 获奖情况 |
---|---|---|
2002年 | 云南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 育才奖 |
2003年 | 云南省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比赛 | 团体男子组第一名 |
2003年 | 云南省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比赛 | 团体女子组第一名 |
2003年8月 | 云南省体育系统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田径比赛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时间 | 竞赛名称 | 获奖情况 |
---|---|---|
2002年 | 云南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 育才奖 |
2003年 | 云南省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比赛 | 团体男子组第一名 |
2003年 | 云南省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比赛 | 团体女子组第一名 |
2003年8月 | 云南省体育系统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田径比赛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时间 | 姓名 | 荣誉 | 参赛作品 |
---|---|---|---|
2014年 | 杨敏 | 云南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第一名 | ∕ |
2012年 | 李星 | 云南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 《浅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
2012年 | 周东平 | 曲靖市三等奖 | 《浅谈趣味化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
2012年 | 周东平 | 云南省二等奖 | 《炔乙炔烃》 |
2011年 | 李启贵 | 云南省教育厅“‘三生教育’优秀辅导员” | |
2010年 | 李启贵 | “曲靖市新课程教学课堂竞赛”一等奖 | ∕ |
2009年 | 陆正田 | 云南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 《分析摩擦力应注意的问题》 |
2006年 | 王惠琼 | 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7] | ∕ |
时间 | 姓名 | 荣誉 | 参赛作品 |
---|---|---|---|
2014年 | 杨敏 | 云南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第一名 | ∕ |
2012年 | 李星 | 云南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 《浅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
2012年 | 周东平 | 曲靖市三等奖 | 《浅谈趣味化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
2012年 | 周东平 | 云南省二等奖 | 《炔乙炔烃》 |
2011年 | 李启贵 | 云南省教育厅“‘三生教育’优秀辅导员” | |
2010年 | 李启贵 | “曲靖市新课程教学课堂竞赛”一等奖 | ∕ |
2009年 | 陆正田 | 云南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 《分析摩擦力应注意的问题》 |
2006年 | 王惠琼 | 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7] | ∕ |
时间 | 荣誉 | 授予单位 |
---|---|---|
2006年4月 | 云南省绿色学校 | 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环境保护局 |
2006年6月 | 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 | 云南省教育厅 |
2006年9月 | 云南省一级高级中学 | 云南省教育厅 |
2009年4月 | 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2008年) | 云南省教育厅 |
2012年6月 |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组织委员会[11] |
时间 | 荣誉 | 授予单位 |
---|---|---|
2006年4月 | 云南省绿色学校 | 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环境保护局 |
2006年6月 | 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 | 云南省教育厅 |
2006年9月 | 云南省一级高级中学 | 云南省教育厅 |
2009年4月 | 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2008年) | 云南省教育厅 |
2012年6月 |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组织委员会[11] |
会泽县第一中学校徽如右图所示:
校徽(2)
释义:环内 “会泽县第一中学”中英文;中央“HYZ”三个字母是“会一中”三个字的拼音缩写,“1926”是会泽一中的建校时间。
“H”和“Y”设计成汉字的“人”字形,兼有“山”的形象;“Z”为“水”的形象。同时,“HYZ”的整体形象又似会泽一中的“会”字形,喻会泽一中以人为本、攀登书山和遨游学海之境界。人、山、水的结合,体现会泽一中对莘莘学子的期望。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一个人能成为“智者”、“仁者”,像水一样睿智灵动、顺应潮流,像山一样坚定不移、沉稳宁静,终生追求人生的至高境界——做奉献才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栋梁之才。[12]
校旗为红墙色,即文庙古建筑之红墙色。旗帜的上方是会泽一中的标志,由校名简称“会一中”三字的拼音字母缩写“HYZ”的变形组合,恰似会泽一中的“会”字。“会”字外围的圆环,喻会泽一中团结和谐的理念。
旗帜的核心位置的用方正启体书写的校名“会泽县第一中学”,喻会泽一中严谨治学、启迪有方之意;下书英文校名,喻会泽一中立足三迤大地、走向世界之意。
立身重德,励志图强[13]
释义:立身重德,立人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重在立身德者,立身做人之本,乃事业之基,基不固乃物未有坚久者。砺志,磨砺坚强意志,志向专一,坚韧不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图强,发愤图强是人的信念及精神。
魁星阁会泽县第一中学,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家在文庙里办学的学校,文庙是传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圣殿。会泽文庙是会泽最早兴学立教之地,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是清末考儒生的“考棚”所在地,它的前身为东川府的“黉学书院”,建于乾隆五年,距今约300年。现存大成殿、天子台、崇圣祠、魁星阁等建筑,大成殿是会泽文庙的主体建筑。据资料记载,大成殿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咸丰八年重建,格局为单檐歇顶穿斗抬梁混合结构,为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
云南会馆云南会馆又称财神庙,由云南各府、厅、州、县合建,既是同乡会馆,又是县城各行业的行业会馆。位于会泽县城南面今会泽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 年)。由门楼戏台、正殿、后殿、厢房等组成。供奉各行业所崇拜的神像17尊,集多神于一庙,颇有特色。后殿名“玉皇阁”,重檐叠梁,翼角高挑,工艺考究,气势恢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容家祠堂位于文庙西侧,二进院四合五天井布局,占地1756平方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始建于清朝末年。拾级而上为门楼,共三间,中间一间为明间,作为甬道,进去后为一天井,再拾级而上,经享堂后即为四合五天井的二进院,正房为供奉祖宗的寝堂,西侧为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