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级战列巡洋舰

不倦级战列巡洋舰

中文名 不倦级战列巡洋舰
建造国 英国
建造时间 1909年
目录导航

发展沿革

无敌级战列巡洋舰于1906年陆续开工后不倦号战列巡洋舰/HMS Indefatigable不倦号战列巡洋舰/HMS Indefatigable,英国海军部认为战列巡洋舰的数量难以满足未来作战需要,逐于1908年预算中要求再建3艘。英国政府认为战列巡洋舰造价过高,为减少财政赤字,因此只批准建造1艘,1909年再建造其余2艘。不倦级在无敌级的基础上改进了设计,不倦级舰体中部呈阶梯状布置的P、Q炮塔比无敌级拉开了距离,分置于中部烟囱的两侧,由于炮塔离上层建筑过近,射界改善并不明显。锅炉舱也采用分置式,减小连带毁伤效应。

不倦号于1911年完工,后续舰新西兰号、澳大利亚号(新西兰号;澳大利亚号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提供的资助)分别于1912年、1913年完工。1916年不倦号与新西兰号参加了著名的日德兰海战,不倦号在日德兰海战中因炮塔顶部被击穿,且防暴措施不利,导致弹药库殉爆而沉没。

各舰概况

不倦号

新西兰号/HMS New Zealand新西兰号/HMS New Zealand1909年2月23日在达文波特海军船厂开工,1909年10月28日下水,1911年4月完工,造价1,520,591英镑。服役后编入第一战列巡洋舰分队,1914年7月在地中海参加了围捕德国战列巡洋舰“戈本”号的行动,8月18曰成为了达达尼尔海峡舰队的旗舰,1914年11月3日炮轰达达尼尔海峡堡垒。1915年1月在马耳他进行改装,1915年2月20日回到本土,重新编入第二战列巡洋舰分队。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被德国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击沉。

新西兰号

1910年6月20日在弗拉费德船厂开工,1911年6月1日下水。1912年11月完工,造价1,783,190,在建造中获得新澳大利亚号 /HMAS Australia澳大利亚号 /HMAS Australia西兰政俯的财政支持。新西兰号服役后编入第一战列巡洋舰分队,1914年8月19日转入第二战列巡洋舰队。1914年8月28日参加了赫尔戈兰湾海战。1915年1月15日成为第二战列巡洋舰队旗舰,1915年1月24日参加了多格尔沙洲海战。1916年4月22日与澳大利亚号相撞,直到1916年5月30日才修理完毕,随后参加了日德兰海战,在战斗中发射了420发12英寸炮弹,自身被5发德舰主炮炮弹击中。战争结束后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退役,1922年被出售拆解。

澳大利亚号

澳大利亚号是英国作为债务偿还的一部分转让给澳大利亚的。该舰1910年6月在约翰·布朗造船厂开工,1913年6月建成,造价1,783,190英镑。建成后就作为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旗舰。1914年8月参加了搜捕斯佩舰队的行动,9月15曰为海上航渡的澳新兵团运输船护航。1915年1月1日因为推进器受损前往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港维修。1915年1月28日到达英国朴次茅斯进行简单改装。1915年2月17日编入了英国第二战列巡洋舰队。1916年4月22日与新西兰号发生碰撞,1916年6月1日方才修理完毕,因此错过了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役,1924年4月12日被凿沉在悉尼东面的海中作为人造礁石。

性能数据

技术数据
乘员
编制 800人
舰长 179.8米
型宽 24.4米
满载排水量 22,110吨
续航距离 1709海里/10节,3140海里/22.8节
航速 25节
武器装备
(1)4座双联装12英寸45倍口径主炮,16门4英寸50倍口径副炮,4门47毫米口径炮。
(2)3座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结构特点

技术数据
乘员
编制 800人
舰长 179.8米
型宽 24.4米
满载排水量 22,110吨
续航距离 1709海里/10节,3140海里/22.8节
航速 25节
武器装备
(1)4座双联装12英寸45倍口径主炮,16门4英寸50倍口径副炮,4门47毫米口径炮。
(2)3座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