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被称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有“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甘孜州美丽的自然风景对自驾游爱好者来说极具吸引力,但很多人一听说要翻越雀儿山,都放弃了这个计划。雀儿山隧道通车后,将打通一条新的川西自驾游黄金通道,缩短里程达20公里,节约行车时间两小时,驾车者只需要10多分钟就可穿越雀儿山。
雀儿山隧道工程位于国道317线甘孜至德格岗托之间,是翻越雀儿山的关键性工程,该工程线路全长约12公里,其中,新建雀儿山隧道长约7公里,隧道两端接线长约5公里,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先期开工建设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工程试验段,该试验段起于国道317线三班,止于雀儿山隧道东洞口,全长4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改建。
雀儿山隧道东洞口引道公路长度为14.06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面宽度8.5米。而与之相连的雀儿山隧道长约7公里,设计高程达4240米至4380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超特长公路隧道。
雀儿山隧道项目起于国道317线三道班、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玛尼干戈镇K336+200.00处,路线顺沟前进,于K340+951进洞,洞口高程4372.82米;讫于国道317线六道班、德格县柯洛洞乡独木岭村,在隆降沟左侧100米左右K348+034出洞,高程4232.73米,路线全长12.997公里,最大埋深700m。工程以隧道为主,主洞长7079m,平导长7108m,平导与主洞线间距约为33m,与主洞大致平行。中铁一局承建隧道出口段施工任务,合同起讫桩号为K344+500-K349+200,全长4.726公里;中建五局承建隧道进口段施工任务,合同起讫桩号为K340+240-K344+500,全长4.231公里。
在修建和运营时,将分别在隧道洞口两端建立大功率制氧站,可供300人同时施工使用,同时辅助多台流动制氧车;与此同时,大规模使用电气化而非柴油型的机械,减少耗氧量。
与隧道并行的,还有一条导洞,可容纳一辆消防车通行。这个导洞造价为隧道的三分之一,作为逃生和救援通道。经测算,由于洞内气压和含氧量低,一旦隧道内发生事故,将给司乘人员逃生带来巨大隐患。为此,省公路设计院的专家们引入国外理念,在设计隧道的同时,专门设计了一条与隧道平行的导洞。逃生时需要短距离找到出口,所以导洞与隧道相连接的通道间距少于一般设计的250米。
不仅如此,此导洞还有一个功效:长7公里多隧道的通风也是靠导洞完成,设立在导洞两端的大功率轴流风机,先向导洞里送风,然后再转到隧道里。
该隧道处于高原高寒地区,低气压、低氧气、季节性冻土、涌水突水、岩爆、断层、长反坡施工、通风供氧、材料运输、环保、水保等方面是本项目的重难点。
雀儿山隧道施工难点:一是全国范围内,没有一座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超特长公路隧道,其洞口含氧量仅有成都平原的一半,而隧道中部肯定更低,供氧是个大难题。二是季节性冻土,冬冻夏融,对工程质量影响大。这比青藏铁路的永久性冻土施工技术难度更大,加之洞口很长一段为Ⅴ级围岩,岩性极差,施工难度不言而喻。三是电力供应难,施工和运营时的用电量是整个德格县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有地质复杂勘测难和运营管理难。
2010年11月30日,世界上第一座海拔在4300米以上的超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工程建设在四川康定县东俄洛村正式启动。2012年6月,由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承建。
2011年6月1日,国道317线上的雀儿山隧道东洞口引道工程在德格县马尼干戈乡破土动工。据国道317线甘孜段改扩建及雀儿山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引道是雀儿山隧道的前期工程,雀儿山隧道工程工可报告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现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工可批复后就将马上开工。”
截止2014年9月,由中铁一局四公司承建的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主洞掘进1720米,平导掘进突破2000米大关,在节点工期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15年12月10日上午10时,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西出口主洞掘进至分界里程,标志着雀儿山隧道西出口掘进任务圆满完成。
雀儿山隧道西出口(Q2标)掘进任务圆满完成
雀儿山隧道Q2标主洞3530米和平导3576米及路基1200米的施工任务由中铁一局承建。历经三年多,该隧道主洞平导均达分界里程,路基已完工。
据了解,中铁一局在加紧施作仰拱、二衬、水沟电缆槽等。同时,该局将组建施工班组继续平导向前掘进,改装维修机械设备、改移电缆,确保通风供水,编制施工方案,就双洞继续向前掘进做好人员、机械、技术等准备工作。
雀儿山隧道(4) | 雀儿山隧道(5) |
雀儿山隧道(4) | 雀儿山隧道(5) |
在修建和运营时,将分别在隧道洞口两端建立大功率制氧站,可供300人同时施工使用,同时辅助多台流动制氧车;与此同时,大规模使用电气化而非柴油型的机械,减少耗氧量。
与隧道并行的,还有一条导洞,可容纳一辆消防车通行。这个导洞造价为隧道的三分之一,作为逃生和救援通道。经测算,由于洞内气压和含氧量低,一旦隧道内发生事故,将给司乘人员逃生带来巨大隐患。为此,省公路设计院的专家们引入国外理念,在设计隧道的同时,专门设计了一条与隧道平行的导洞。逃生时需要短距离找到出口,所以导洞与隧道相连接的通道间距少于一般设计的250米。
不仅如此,此导洞还有一个功效:长7公里多隧道的通风也是靠导洞完成,设立在导洞两端的大功率轴流风机,先向导洞里送风,然后再转到隧道里。
川藏公路的雀儿山路段曾是中国最危险的公路。因为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川藏公路的雀儿山段常被称为“川藏第一险”。
根据雀儿山隧道项目可行性报告,过往车辆只需10多分钟就可以穿过雀儿山,而不必再绕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隧道可以避开3处共长47000米的雪崩路段,6处共2220米的泥石流。冬季积雪厚度大于1.5米的路段减少了约22公里。
根据节省时间和现有车流量测算,通车当年,隧道每天可以为过往车辆节约近43万元的运输成本。川藏公路雀儿山段的车流量将从每天1500余辆增加到4000-5000辆。
职工生活(4) | 职工生活(5) |
职工生活(4) | 职工生活(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