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用地规划

矿山用地规划

中文名 矿山用地规划
领域 能源
释义 矿山各项工程建设用地的计划安排
目录导航

简介

矿山用地规划(land planning for mine)是指矿山各项工程建设用地的计划安排,矿山用地规划,是在矿山总体布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土地性质,协调用地关系,确定用地范围。它是矿山建设前期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矿山建设的进度和经济效果均产生影响。

矿山用地的分类

矿山用地一般分为3类:

(1)生产区用地。包括采矿场、各上业场地、废石场、水原地、变电所、铁路、公路、仓库和工程管线等用地。

(2)生活区用地。包括居住建筑用地、公用建筑用地、绿化用地和道路广场等用地。

(3)其他用地。指卫生防护用地、水源保护用地、安全防护用地等。

土地按其使用要求分为4类:

(1)可以建筑的用地。地基承载力大于0.15MPa。

(2)需要采取措施的用地。地下水位较高,易受洪水淹没,水淹深度小于1m。

(3)不宜建设的用地。高产农田、滑坡、溶岩,水淹深度超过1.5m。

(4)不能修建的用地。有矿藏的地带、文化遗址和自然风景区等。

矿山用地规划原则

矿山用地规划原则是:

(1)符合国家土地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利用荒地、山地、坡地,少占耕地,不占良田。

(2)从全局考虑.须与当地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协调工业和农业用地关系,统筹安排,全面规划。

(3)有利于矿山总体布置,有适合建设需要、数量足够的用地,考虑各类不同功能的用地之间关系,使总体布局合理。

(4)尽可能降低工程建设费用,选择可修建的用地,满足生产、生活和其他建设项目对用地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要求。

(5)对分期建设和有长远规划的矿山,考虑远近结合,近期为主。分期分批规划用地和发展用地。

(6)中国矿山按照中国土地复垦规定,对采矿破坏的土地和废石场等要进行土地复垦规划。制定矿山用地规划的步骤是:在矿区内首先收集土地资料(地形图、地质和水文概况),然后进行实地调查(各类土地面积、分布范围、利用情况、居民人数、房屋面积),最后绘制矿山建设用地规划图,图上标出用地界线、用地面积、迁民数量、拆迁房屋面积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