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

开本 32
页数 407页
书名 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
出版日期 2004年11月1日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作  者: 张松辉 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19750 出版时间:2004-11-01 版  次:1 页  数:407 装  帧:平装 开  本: 所属分类:图书 > 文学 > 文学理论

内容简介

道家与文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两大学科大多数著名道家学者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许多著名的文人信奉道家思想.因此理清道家与文学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深入研究道家和确定道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也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文人的思想、生活和理清文学发展的脉落,对道家研究和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在比较全面考察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关系的基础之上。对某些具体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用汉语言中的“感染义”说明老子被神化的原因,认为《老子》二十章为楚辞雏形。宋玉为道家文人,五、七言诗最早起源于道家,《沧浪歌》的初创权属文子,《列子》中有中国最早的小说,中国第一篇招安小说为《盗路》等等。在附录中认为“逍遥”在晋以前的含义是散步、闲游,而不是今人所理解的“悠闲自得”。这些观点都是发前人所未发虽不能说就是定论,但也能言之成理,对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起到了铺垫作用。

作者简介

张松辉,男,1953年3月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湖南大学文学院和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史教学科研工作。

已出版《庄子考辨》、《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元明清道教与文学》、《儒释道与文人》、《十世纪前的湖南宗教》六部学术专著.出版《新译杜牧诗文集》、《新译妙洁莲华经〉、《新轶译冲虚至德真经》。《老子译注》四部译著。发表《重评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谈道家对先秦楚辞的影响》、《老子的循环论是正确理论》等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文摘》、《文摘报》、《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摘登或全文转载。

·

目录

绪论

一、先秦两汉的文学范畴

二、从老庄到黄老再到道教

三、道家道教对先秦两汉政治的影响

(一)道家对先秦政治的影响

(二)道家对两汉政治的影响

(三)太平道起兵对政治、宗教的影响

第一章 道家与文学关系概说

一、研究道家与文学关系的必要性

二、道家自身的文学成就

三、道家对文学的影响

(一)道家思想能够引起文人的共鸣,从而影响文人的生活

(二)道家作品直接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

(三)道家思想影响到了文学理论

第二章 道家与文人关系考

一、孔子

二、墨子

三、孟子

四、屈原、宋玉

五、荀子

六、韩非

七、《吕氏春秋》

八、贾谊(附李斯)

九、东方朔

十、司马迁、班固

十一、王褒

十二、刘向、刘歆

十三、杨雄

十四、张衡

十五、王充、蔡邕

十六、孔融

十七、仲长统

第三章 道家与先秦楚辞

一、《老子》

第二十章是最早的楚辞雏形

(一)本章字句注释

(二)对前人注释的驳正

(三)本章对楚辞的影响

二、道家对屈原的影响

(一)屈原的道家思想

(二)屈原对道教的影响

(三)最早评论屈原的是道家

……

第四章 道家与汉赋

第五章 道家与诗歌

第六章 道家与史传文学

第七章 道家与小说

第八章 道家思想对后世文学思想的影响

附录 “逍遥”原意考证

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则属于边缘交叉学科研究,把哲学与文学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因而能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观点。道家与文学分属于哲学和文学学科,过去从事哲学研究的很少涉及文学。而从事文学研究的也很少涉及哲学。

文摘

书摘
2.循环论
老子的循环论思想是非常出名的,并因此而受到今人的批评。荀子同样是一位循环论者,《王制》说:“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天下以衰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①荀子这里虽然主要是就社会伦理而言,但他说这“与天地同理”,可见他认为从大自然到社会人事都必须遵循着“循环”这一规律。
3.不出户而知天下以及虚静才能识道的认识论
《老子》第四十七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的这一思想受到今人的一致批判,被视为唯心主义认识论。王弼对此有一个解释:“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其归同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②按照王弼的说法,那就是万物一理,只要掌握了大道,就能够以一知万。荀子对这一认识论也持赞同态度,他说:“故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故君子不下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③老子说圣人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而荀子也说君子不下堂就可以了解国家的情况,结论是一样的,而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以一理而推知万理,以一人之情而推知万人之情。
要想认识道,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一定要有虚静的心理状态。庄子把这种状态叫做“心斋”:“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①只有虚静的心境才能容纳大道。《荀子·解蔽》对此阐述得更清楚: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②
认识事物必须有一个虚静的心理状态,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认为有了虚静的心境就能认识大道,而认识了大道就能够“坐于室而见四海”,这一认识论就未必完全正确。无论这些观点正确与否,但这些观点的相同却说明了荀子对老庄思想的吸收。
4,精神重于肉体
精神重于肉体是庄子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他认为肉体好比房舍,精神好比房舍里的主人,房舍破烂一些不要紧,只要主人完美无缺就行。所以在庄子笔下,不少品质超群的人,都是一些形体不全的人,如《德充符》中的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等等。而这些人虽然外貌不佳,却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如哀骀它,他是卫国的一位丑人,丑得令天下人吃惊,然而由于他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使得“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③。后来还把鲁哀公感动得硬是要把自己的国家交给哀骀它治理,而哀骀它却还爱答不理的。荀子同样认为精神大于肉体,他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①精神是君,肉体是臣,臣的一切行为都要听从君的指挥,因此精神重于肉体。《非相》说: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②庄子讲只要精神境界高尚,外貌丑陋不要紧,这样的人同样能够感动他人;荀子说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只有美丽的外貌,这样的人会人所不齿。两人谈论这一问题时所站的角度不同,但结论是一致的:精神重于肉体。
5.役物而不役于物
庄子多次提出人们应该“物物而不物于物”,也就是要求人们能够去支配万物,而不被万物所支配,实际主要是指不被名利所支配。荀子对此十分赞成,他说:“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③君子役使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小人则整天被各种名利牵着鼻子走。荀子使用的词汇虽然与庄子不同,但意思完全一样。庄子之所以能够高居于万物之上,靠的是个人的高尚精神,而荀子也是如此,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矣,道义重则轻王公矣,内省则外物轻矣。”④荀子认为要想轻视名利,靠的依然是个人的高尚精神。两人对高尚精神的解释可能不完全一致,但所使用的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却是相同的。
6.“廉而不刿……”的为人态度
《老子》第五十八章说:“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①道德高尚的人方方正正却不为难别人,有棱有角却不伤害别人。而荀子也说:“君子宽而不侵,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②两人都把个人的正直廉洁品质与和气待人的宽容态度结合在一起,并把这种做法视为圣人的标准之一。
7.外物不可必的思想
《庄子·外物》的一开始就指出:“外物不可必,关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③这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修养好自己的品质,但他被不被人们所信任、所接受却是无法预料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把握自己如何修身,但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荀子。非十二子》中也说:“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④《荀子·宥坐》还列举了与《庄子》书中相似的例子:“女以知者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女以忠者为必用邪?关龙逢不见刑乎!女以谏者为必用乎?伍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①荀子讲的道理和举的例子与庄子都是一致的。
8.书中不少材料出自道家
《荀子》一书有许多材料直接出自道家作品,我们不可能把每一条都列举出来。《劝学》是荀子的名篇,又是《荀子》一书的第一篇,我们就以该篇为例,试举几条:
其一,《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出自《文子·符言》“故福莫大于无祸,利莫大于不丧”。
其二,《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出自《文子·上德》“质的张而矢射集,林木茂而斧斤入”。
其三,《劝学》“蟥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出自《文子·道德》“蚯蚓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曦块,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四,《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出自《文子,道德》“玉在山而草木润,珠生渊而岸不枯”。
其五,《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出自《文子·上德》“山致其高而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泽流焉”。
荀子吸收道家思想的地方还很多,如《荀子·儒效》中“争之则失,让之则至。……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②与老子的不争、谦让主张一致,《荀子·非相》中的反相术思想最早见于《庄子·应帝王》,《荀子·强国》中的“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①明显是借鉴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如此等等。由此可见,荀子一方面不赞成道家,一方面又吸收了道家的思想,这在学术史上是常见现象。

屈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神仙意象,以他的《远游》为例,就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远游》中所塑造的神仙意象,对此后的方仙道影响极大,而方仙道是道教的前身之一。如文中提到的赤松子、韩众、王子乔等等,都成了后来道教中的主要神仙。其中一些神仙还是在《远游》中第一次出现。如赤松子,传说他是神农时的神仙,《辞源》认为是《史记·留侯世家》第一次提到他,而实际是《远游》。自从赤松子出现以后,他就成为历代学仙者的榜样,张良的理想就是从赤松子游。第二,《远游》是我国早期的典型的游仙作品之一。文中说:“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作者从哀叹人生短暂,到向往神仙,再到与神仙共游,完成了整个游仙过程。后来的游仙文学,其思路和结构与此基本相同。屈原不可能是一位无神论者,至少不是一位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怀着信仰的态度去描写鬼神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诗人有时仅仅是把这些神仙意象作为自己抒情的载体。屈原所描写的神仙意象大多是取材于前人,但经过他的描写,无疑会提高这些神仙意象的影响力,而这些影响被提高了的神仙意象又被后来的宗教(主要是道教)所吸取,构成了宗教神仙体系中的一部分。
除了这些神仙意象外,屈原还谈到了修道的具体措施。他在《远游》中说: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
精气入而粗秽除。②
这几句话,可以说是上承道家,下启道教。《庄子·逍遥游》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①庄子可能是在用夸张的语言描写他心目中的真人,但到了后来的道教,“吸风饮露”就逐渐演变为一种养生求仙术——服气。服气法很多,我们就举屈原讲的“漱正阳而含朝霞”为例,看它与后来道教的“吞日月气光法”的相似之处:“至游子曰:‘善乎!上清紫文之言曰:吞日月之气与其光焉,是为赤丹金精石景水母者也。其法于日之出也,东向扣吾齿者九,瞑目握固,而想五色之流霞俱人于口;于月之出也,西向扣齿者十,瞑目握固,而想其中五色精光俱人于口。”’②这里说的“想五色之流霞俱人于口”也就是屈原讲的“含朝霞”。古人认为“朝霞”为天地之精气,长期把这些精气吸人体内,就会慢慢成为神仙。
……

媒体推荐

绪论
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与后代有许多不同之处,既然我们要讨论此时道家与文学的关系,自然要首先界定这一时期哪些作品才算是文学。其次,我们还要弄明白道家与道教的关系,因为这两者在古人那里是被视为一体的,在阐述道家与文学关系的同时,势必要涉及道教。在绪论的最后,我们还介绍了道家道教对这一时期政治的影响,因为只有明白了道家道教的政治地
位,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道家道教能够对文学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一、先秦两汉的文学范畴
学界常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上)》就专列了“文学的自觉”一节阐述这个问题。①反过来讲,魏晋以前的文学还处于“不自觉”的时代。
先秦两汉时期的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这是一个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就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硬说他们在创作时是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似乎有点武断。因为文学创作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我们很难说《诗经》、《楚辞》、汉赋的作者在创作时是盲目的,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这一时期的文学远不如后来的繁荣,不仅作家少,流派少,而且作品也少,文、史、哲不分家的现象更为普遍。比如先秦,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就只有《诗经》和《楚辞》,而《诗经》的产生年代还在道家出现之前。如果只限于这一范围来讨论道家对文学的影响,只须一篇长一点的论文就足够了。当然,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还必须把一些史书、哲学著作也划人讨论的范围,我们这样界定的原因是:
第一,一些哲学著作和史书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比如《孟子》、《庄子》、《史记》等,它们在写作手法、词汇创造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当作史学、哲学著作阅读,更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欣赏。
第二,先秦两汉的史书、哲学著作对后来的文人思想、生活、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为儒、释、道三家,佛教虽然在东汉初年即传人中国,但它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明显影响却已是魏晋时期的事。任何一位文学家,特别是一些成就巨大的文学家,同时又都是思想家,至少也具有某种思想信仰。我经常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所谓的“文学”,如散文、诗歌、辞赋等文学体裁,只是一种形式,是一个空空的“口袋”,形式必须要有内容,空空的“口袋”本身没有意义,必须装进东西才有价值。这些内容,也就是装进“口袋”的这些“东西”,一定会涉及思想,即便是纯抒情作品,其感情本身以及抒情的方式,都会与某种思想倾向、生活态度密切有关,而生活态度问题就是人们所要讨论的人生哲学问题。可以说,任何一位文学家,都有一定的思想作为自己的生活指导原则。因此,我们讨论这一时期哲学家、史学家的思想,对研究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几乎所有的文学史著作都把这一时期的重要哲学著作和史学著作列人文学范畴,那么我们讨论这些哲学著作和史学著作与道家的关系,不仅是顺理成章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当然,先秦与两汉的情况还不完全相同,从总体趋势来看,越到后来,哲学、史学著作与文学作品的界线越清楚。我们在讨论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作品时,主要以现代文学史研究者公认的文学作品为主。比如我们把先秦的《论语》、《孟子》、《韩非子》等哲学著作作为讨论的对象,而没有把汉代的《春秋繁露》、《白虎通义》等书划人讨论范围之内,就是考虑到要与大多数文学史著作保持一致。
……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