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简单自持。文字清淡,心似兰草。一个凌霜傲雪,拣尽梅枝的女子。凭一支素笔,写尽山水风情,百态人生。没有风华绝代,只有岁月静好。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相思莫相负》,《爱如禅 你如佛》,《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等经典作品,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
隐世才女白落梅,再次着清雅的文风,在素纸上留下了大唐的芬芳。在踏雪寻梅、高山访松、梦忆太湖的途中,点缀着一首首切合意境的唐诗,其解读清丽自然,如兰花般优雅芬芳,如甘泉般滋润心田。跟随她的解读,你仿佛梦回了大唐盛世,目睹了那么多文人骚客泼墨就诗,陶醉在白落梅的文字里,仿佛化身为大唐的文人,带着雅兴,游走在盛世之中。
前言 唐时风月总是情 第一辑 零落成泥香如故 幽溪咏竹 寒山访松 岁寒三友 第二辑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四韵 惠州西湖散怀 烟雨太湖 寻梦边城 水墨徽州 乌镇年华 风情丽江 第三辑 拈花笑佛自逍遥 千年风霜寒山寺 禅韵悠然灵隐寺 江天佛影金山寺 清远隔尘大明寺 金陵别境栖霞寺 红尘隐 灵山圣境 锡恵散怀 第四辑 多少楼台烟雨中 滕王阁怀古 风雨黄鹤楼 岳阳楼追忆 第五辑 春花秋月何时了 元夕踏灯 一雷惊蛰始 千秋清明 魂兮归来话端午 月明中秋 霜菊话重阳 第六辑因循不觉韶光换 张爱玲·海上浮沉 陆小曼·罂粟花开 林徽因·人间四月 我不穿旗袍好多年 我不去寺庙好多年 我不弹古筝好多年 望月 青藏的蓝 后记 禅若心莲
曾经的怅惘,成了今日的追忆。昨天的风物人情,又被谁改写?都说,浮生若梦,醒后风烟俱静,一切如初。可匆匆跋涉的时光,何曾愿意为人有片刻的停留。我们想要的宽容与安稳,就那样在不经意间支付给了岁月。(前言)
人生,是一个未下完却又禅寂的棋,你看得出棋子的寂寞,又是否能悟懂人生的寂寞?有的人临池翰墨,烟云舒卷,无非是浇胸中块垒;有的人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有收复河山的豪迈气概;有的人借着西湖的水,滋养灵性,在蒹葭苍苍的岸边,吟咏几阕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行。 结束一个故事是为了开始另一段故事。闪烁的光阴划过风云变幻的时空,烽火硝烟、刀光剑影的年代早已尘埃落定,那些被浪花淘尽的英雄永生在历史深处。旧时遗韵在风烟中散去,许多的事物都染上了苍苍郁迹,惠州西湖,却是千年后仍然生动婉转的词章。(惠州西湖散怀)
魂兮归来,也不能再看一眼,昨日的故土。只有留在江畔的柳荫花坞,记住那俯身探水的清魂。虽然心系故国,水已齐胸,是否你还回眸,对天下苍生留下难舍的牵念。先生,当你看到如今的太平盛世,看到黎民百姓在端阳佳节用各种喜庆热闹的方式将你祭怀,是否会感到由衷的欣慰?那汨罗江岸如流的龙舟,百姓人家门檐高挂的艾草,乌衣长巷飘散的粽子清香,还有街闾酒肆里弥漫的雄黄烧酒,都是为了祭奠你一腔热忱的忠魂。先生,你可知道,你一世的长眠,换得了天下百姓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魂兮归来话端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