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中文名 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机构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目录导航

选举历程

概述

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为中华民国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举行的惟一一次全国性的总统选举,选举方式为具有民意基础的中华民国“行宪”国民大会代表(以下简称国大代表)参与投票的间接选举。该选举于1948年4月20日投票,选举地点则是在南京市国民大会堂。副总统选举虽同时进行,不过与总统选举分开计票,且并无与总统一起搭档的选举制度设计。

该选举采差额选举,且是首轮得票必需超过半数以上才能当选的绝对多数选举。在总统选举方面,中国国民党总统候选人蒋中正以2430票的悬殊比数击败获得269票的同党对手居正,以将近八成的高得票率当选行宪后的首任中华民国总统。不过,蒋中正虽如预期的顺利当选,但是蒋所嘱意的副总统候选人孙科并未获得当选。在经过四轮投票后,孙科以1295票比1438票败给了桂系军人所拥护的李宗仁。不久,选举中当选正副总统的蒋中正、李宗仁于同年5月20日在中华民国总统府(原为国民政府,行宪后由总统府继承)宣誓就职,不过蒋中正任期未满一年则因中国内战因素被迫宣布下野(1949年1月),辞去总统职位,但1950年在在台湾省台北市自行宣布“复行视事”(代总统李宗仁并未承认[1]),正式复任所谓“总统”职务。

制宪国民大会

1936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初步完成宪法的草案,称为“五五宪草”,然而不久抗战爆发,制宪工作遂停顿。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就和平建国问题先后举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然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谈判联合政府失败后,国民政府单方面宣布1946年年底召开“制宪国民大会”制定宪法。1946年12月25日,《中华民国宪法》三读通过,于1947年1月1日公布,同年12月25日正式实施,中华民国至此正式进入行宪的“宪政时代”。

而五五宪草下草拟的《中华民国宪法》,原本政体设计上趋于总统制,但是经国共两党推荐的中华民国制宪总工程师民社党人士张君劢根据政协宪草决议案,将其修改为偏向内阁制的宪法,这种修改经过多番波折最终在制宪国民大会上得到蒋中正和国民党籍代表的认可而获得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又被称为“张君劢宪法”。

行宪国民大会

“行宪”后,中华民国政府随即于全中国各地举行第一届中华民国国大代表选举,预计选出全中国的3045名国大代表,1948年12月24日,各地呈报中央共选出2042名超过三分之二。最终选出2961位的国大代表(本应选出3045位)。而这些国大代表,其最重要工作就是进行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选举。

选举方式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大代表的选举总统会议,开会时间为1948年3月29日-1948年5月20日,选举总统时间则于同年4月20日。代表中国四十多省市的国大代表共有2841名报到,而国大代表投出总统选票的地点,则设于南京市的国民大会堂。另外,连同总统选举一起选举的该国首届的副总统选举,也预计于该次总统选举后随即进行,不过与总统选举分开计票,且并无搭档竞选的选举制度设计。

依据当时中华民国法律,选举总统或副总统皆由国大代表以间接选举方式执行。又根据该国总统副总统选举法第四条第三项,首轮总统或副总统投票后,候选人需要国大代表总人数(3045名)一半同意(1523名)情况下,才能确认当选。若没有人超过半数,则必须行使第二轮与第三轮投票,而该两轮的投票候选人则最多三名。再者,若第三轮投票,仍无候选人以超过一半国大代表的绝对多数(1523票)当选者,则以第三轮投票中的最高票与次高票作为两候选人,然后在第四轮总统投票中,于两位候选人当中,“重行投票圈选一名”(不必超过3045名国大代表的半数)。

总统选举

在1948年4月20日早上的总统选举过程中,蒋中正当选第一任国民党的民国总统(中国第一任普遍公认总统为1912年上任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国大代表一人一票的秘密选举中,蒋中正以2430票的八成超高得票率,击败只获得269票的同党对手居正,并以绝对多数当选。

副总统参选人

在1948年4月20日副总统候选人登记截止前,共有李宗仁、孙科、程潜、于右任、莫德惠、徐傅霖等六人参选。其中前四位为中国国民党籍,徐傅霖属中国社会民主党,莫德惠为无党籍。

四轮投票

在总统选举过后,随即举行副总统投票。虽然蒋中正发表声明表示副总统应由文人担任,且表明支持孙科,但受到多位国大代表支持的李宗仁,竞选气势一直为六人之冠。于是在1948年4月20日下午的首轮投票中,李宗仁获得了六位参选人最高的754票,而另外候选人得票情形分别为:孙科559票,程潜522票,于右任493票,莫德惠218票,徐傅霖则得到214票。因为没有人过1523票的门槛,依法选前三高票继续第二轮投票。

1948年4月24日,在依法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李宗仁获得1163票,蒋中正支持的孙科得到945票,而最后一名为程潜616票。也就是出炉后的投票结果,依旧没人过半数。在此情况下,该大会再于数日后的4月28日举行第三轮投票,而该投票中,李宗仁得1156票,孙科1040票,程潜则得到515票。因为第三轮投票结果,仍未有人过半数,于是以李宗仁与孙科为两位候选人的副总统第四轮投票,于隔日继续举行。依法,第四轮投票中,将由两人圈选出副总统当选人。

在第四轮“相对多数当选”;且只有两位候选人的这次副总统投票中,李宗仁获得1438票,孙科则得到1295票。李宗仁虽没有过半数,但依法(选举法第五条,准用该法第四条第三项)获得了该选举的胜利。最后,“行宪”后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副总统产生,是由国民党桂系首领李宗仁,打败蒋中正支持的孙科获得当选。

得票情形

候选人 政党 得票 当选情况
得票数 得票率
总统 蒋中正 中国国民党 2,430 90.03% 当选
居正 269 9.97%
副总统 李宗仁 1,438 52.62% 当选
孙科 1,295 47.38%

就职

候选人 政党 得票 当选情况
得票数 得票率
总统 蒋中正 中国国民党 2,430 90.03% 当选
居正 269 9.97%
副总统 李宗仁 1,438 52.62% 当选
孙科 1,295 47.3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