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建立了天津职工工业技术学院。
1986年,中日两国政府合作,建立了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数控技术实训中心2001年,在天津职工工业技术学院和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该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重点建设的12个实训基地之一。
2006年,“空客A320蓝领技能评估中心和培训中心”已落户该校。
2007年10月,该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
2011年春季,该校迁入中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中德应用技术大学(8)2015年11月,教育部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函》,同意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整合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图书馆教育资源,建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2016年12月,依托天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优质资源,借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整合承德技师学院现有办学资源和基础设施,共同建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
2017年10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天津市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中表示支持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到2020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成为独具特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到2030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6][7]
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成为硕士点,新增机械硕士点。[8]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机构,有本科专业22个,高职专业19个。[1]
本科专业一览表
所在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9] |
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
专科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中外合作办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外合作办学)、数控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10] |
本科专业:自动化、物流管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信息安全 |
专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航空航天学院[11] |
本科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
专科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空中乘务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12] |
本科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
专科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软件与通信学院[13] |
本科专业: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
专科专业: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14] |
本科专业: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工程 |
专科专业:电子商务、会计、连锁经营管理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15] |
本科专业:德语 |
专科专业:应用西班牙语、商务日语、旅游管理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16] |
本科专业: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专科专业:动漫制作技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能源工程学院[17] |
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
专科专业: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 |
- |
所在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9] |
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
专科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中外合作办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外合作办学)、数控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10] |
本科专业:自动化、物流管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信息安全 |
专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航空航天学院[11] |
本科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
专科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空中乘务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12] |
本科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
专科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软件与通信学院[13] |
本科专业: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
专科专业: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14] |
本科专业: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工程 |
专科专业:电子商务、会计、连锁经营管理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15] |
本科专业:德语 |
专科专业:应用西班牙语、商务日语、旅游管理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16] |
本科专业: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专科专业:动漫制作技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能源工程学院[17] |
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
专科专业: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 |
- |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741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40%,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5.43%。每个专业组群均配备外籍专家和客座教授,现有校特聘教授9人,客座教授60余人,先后在学校工作过的百余名外籍专家中,有5名获国家友谊奖、7名获天津市海河友谊奖。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拥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部级教学名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实施“研究生学历+3年企业经历”教师引进机制,“双师型”师资队伍特色鲜明,拥有国家级技术能手3人,省部级技术能手8人,建有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1]
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周学均、张兴会、赵相宾、刘春平
天津市教学名师:关志伟、张桦
天津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学科领军人才:关志伟
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关志伟、武晋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周学均、张兴会、张志利、刘春平、陈星燎、杨清永
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武晋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机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4)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1]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19]
序号 | 课程名称 | 入选年份 | 负责人 |
1 | 《可编程控制技术》 | 2004年 | 吕景泉 |
2 | 《数控维修技术》 | 2004年 | 钱逸秋 |
3 | 《工程材料》 | 2005年 | 赵峰 |
4 | 《楼宇智能化技术》 | 2005年 | 牛云陞 |
5 | 《机械CAD技术》 | 2006年 | 宋宪一 |
6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2006年 | 孙锋 |
7 | 《局域网技术》 | 2007年 | 马强 |
8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2007年 | 陈宽 |
9 | 《机械设计基础》 | 2007年 | 孙学娟 |
10 | 《数控机床应用技术》 | 2007年 | 杨中力 |
11 | 《生产线控制技术》 | 2008年 | 杜东 |
12 | 《商务德语》 | 2008年 | 杜九仙 |
13 | 《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 | 2009年 | 刘迅之 |
14 | 《模块化生产系统安装与调试》 | 2009年 | 杨健 |
15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 | 2010年 | 吕景泉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入选年份 | 负责人 |
1 | 《高等数学》 | 2005年 | 吴洁 |
2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2006年 | 刘立起 |
3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006年 | 侯淑芳 |
4 | 《实用英语》 | 2007年 | 王金凤 |
5 | 《机械测量》 | 2008年 | 张虹 |
6 | 《变频调速技术》 | 2008年 | 牛云陞 |
7 | 《软件项目开发方法》 | 2008年 | 苏春燕 |
8 | 《形式美设计应用》 | 2008年 | 邓蓓 |
9 | 《实用交际德语》 | 2008年 | 宛立群 |
10 |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 | 2009年 | 邓蓓 |
11 | 《楼宇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 | 2009年 | 徐庆继 |
12 |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 2010年 | 赵峰 |
13 | 《数控车床安装调试》 | 2010年 | 杨中力 |
14 | 《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 | 2010年 | 李颖 |
15 | 《汽车单片机应用》 | 2010年 | 韩冬林 |
16 | 《商务日语会话》 | 2010年 | 顾红 |
17 | 《楼宇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 | 2010年 | 牛云陞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西门子共建体验中心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策划、设计、承办、实施全国性技能赛项31项。[1]
2023年4月9日,在全国技能大赛珠宝加工(世赛选拔)天津集训队举行的队内首次阶段性考核6进3的选拔赛,该校学生毛靖宇选手获得了第三名。[2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成果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级别 |
---|---|---|
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005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行为引导教学法在高职实践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研究 |
2005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高职机电类专业“核心技术一体化”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的 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开发技能赛项与教学资源推进高职机电类 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2014年 |
国家级特等奖 |
“大赛-职教改革试验区-人才培养” 互动模式的系统设计与实践 |
2014年 |
国家级一等奖 |
对接滨海新区产业需求提升专业组群 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成果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级别 |
---|---|---|
高职院校机电类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市级一等奖 |
天津市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 (大模式)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市级一等奖 |
基于“中加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合作项目 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09年 |
市级二等奖 |
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助推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 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 |
2014年 |
市级一等奖 |
对接滨海新区产业需求提升专业组群 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一等奖 |
开发技能赛项与教学资源推进高职机电类 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一等奖 |
高职教师“双师”能力分类培养机制 的研究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二等奖 |
德国“双元制”模式高职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二等奖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二等奖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入选年份 | 负责人 |
1 | 《可编程控制技术》 | 2004年 | 吕景泉 |
2 | 《数控维修技术》 | 2004年 | 钱逸秋 |
3 | 《工程材料》 | 2005年 | 赵峰 |
4 | 《楼宇智能化技术》 | 2005年 | 牛云陞 |
5 | 《机械CAD技术》 | 2006年 | 宋宪一 |
6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2006年 | 孙锋 |
7 | 《局域网技术》 | 2007年 | 马强 |
8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2007年 | 陈宽 |
9 | 《机械设计基础》 | 2007年 | 孙学娟 |
10 | 《数控机床应用技术》 | 2007年 | 杨中力 |
11 | 《生产线控制技术》 | 2008年 | 杜东 |
12 | 《商务德语》 | 2008年 | 杜九仙 |
13 | 《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 | 2009年 | 刘迅之 |
14 | 《模块化生产系统安装与调试》 | 2009年 | 杨健 |
15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 | 2010年 | 吕景泉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入选年份 | 负责人 |
1 | 《高等数学》 | 2005年 | 吴洁 |
2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2006年 | 刘立起 |
3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006年 | 侯淑芳 |
4 | 《实用英语》 | 2007年 | 王金凤 |
5 | 《机械测量》 | 2008年 | 张虹 |
6 | 《变频调速技术》 | 2008年 | 牛云陞 |
7 | 《软件项目开发方法》 | 2008年 | 苏春燕 |
8 | 《形式美设计应用》 | 2008年 | 邓蓓 |
9 | 《实用交际德语》 | 2008年 | 宛立群 |
10 |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 | 2009年 | 邓蓓 |
11 | 《楼宇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 | 2009年 | 徐庆继 |
12 |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 2010年 | 赵峰 |
13 | 《数控车床安装调试》 | 2010年 | 杨中力 |
14 | 《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 | 2010年 | 李颖 |
15 | 《汽车单片机应用》 | 2010年 | 韩冬林 |
16 | 《商务日语会话》 | 2010年 | 顾红 |
17 | 《楼宇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 | 2010年 | 牛云陞 |
成果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级别 |
---|---|---|
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005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行为引导教学法在高职实践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研究 |
2005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高职机电类专业“核心技术一体化”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的 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开发技能赛项与教学资源推进高职机电类 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2014年 |
国家级特等奖 |
“大赛-职教改革试验区-人才培养” 互动模式的系统设计与实践 |
2014年 |
国家级一等奖 |
对接滨海新区产业需求提升专业组群 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国家级二等奖 |
成果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级别 |
---|---|---|
高职院校机电类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市级一等奖 |
天津市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 (大模式)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市级一等奖 |
基于“中加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合作项目 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09年 |
市级二等奖 |
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助推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 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 |
2014年 |
市级一等奖 |
对接滨海新区产业需求提升专业组群 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一等奖 |
开发技能赛项与教学资源推进高职机电类 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一等奖 |
高职教师“双师”能力分类培养机制 的研究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二等奖 |
德国“双元制”模式高职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二等奖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
2014年 |
市级二等奖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一角(9)截至2023年3月,学校在中德、中日、中西政府级项目合作的基础上,拓展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韩国、柬埔寨、泰国、印尼、古巴、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获批教育部“中德(天津)职教合作示范基地”,获批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天津市引智示范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获批工信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培训基地试点示范”,获“国家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单位”称号,设立天津市首个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中西机电工程学院;近年来,成功实施大火箭、空客、天津航空、博世力士乐、大众变速器、弗兰德、菲尼克斯、GF、麦格纳、CSIP、森精机机床、NZWL、Schlote、中科曙光、海尔等重大校企合作项目,举办不同模式的订单班90余期,定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000余人;获批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津南区政府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累计注册企业299家。[1]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3)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等共建技术创新中心、联合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5个。[1]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授权专利1145项。[1]
科研获奖
成果名称 |
教师姓名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分步式传感器阵列同步釆集与传输系统 |
张志利 |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6 |
高速复合传动压力机智能化冲压线 |
刘立起 |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6 |
髙高度度;止化电机外売生产沼連技术研 究与应用 |
武晋 |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7 |
基于超高压水射流技术的破拆机器人关 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月 |
张兴会 |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8 |
天津市3D打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 年) |
石路晶 |
2016-2017年天津市三等优秀决策 咨询研究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8 |
天津市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 年) |
米晶 |
2016-2017年天津市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8 |
天津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调 查及拓展对策研究 |
刘防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一等奖 |
2018 |
基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建设 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 |
王旭东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一等奖 |
2018 |
基于产教整合的应用技术大学专任教师下 企业实践机制的研究 |
邢媛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8 |
关于完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张志强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8 |
高校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
姜绍忠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8 |
天津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模式和实施方案研究 |
钱逸秋 |
天津市第五届行政管理科研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6 |
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管理研究 |
徐红岩 |
天津市第五届行政管理科研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6 |
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契约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
徐红岩 |
天津市教委第五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一等奖 |
2016 |
天津海河应用技术大学运行机制研究 |
卢亚楠 |
天津市教委第五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6 |
关于职业院校经费分担机制的研究 |
崔晓琳 |
天津市教委第五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6 |
成果名称 |
教师姓名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分步式传感器阵列同步釆集与传输系统 |
张志利 |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6 |
高速复合传动压力机智能化冲压线 |
刘立起 |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6 |
髙高度度;止化电机外売生产沼連技术研 究与应用 |
武晋 |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7 |
基于超高压水射流技术的破拆机器人关 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月 |
张兴会 |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8 |
天津市3D打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 年) |
石路晶 |
2016-2017年天津市三等优秀决策 咨询研究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8 |
天津市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 年) |
米晶 |
2016-2017年天津市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8 |
天津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调 查及拓展对策研究 |
刘防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一等奖 |
2018 |
基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建设 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 |
王旭东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一等奖 |
2018 |
基于产教整合的应用技术大学专任教师下 企业实践机制的研究 |
邢媛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8 |
关于完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张志强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8 |
高校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
姜绍忠 |
天津市教委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8 |
天津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模式和实施方案研究 |
钱逸秋 |
天津市第五届行政管理科研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6 |
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管理研究 |
徐红岩 |
天津市第五届行政管理科研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6 |
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契约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
徐红岩 |
天津市教委第五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一等奖 |
2016 |
天津海河应用技术大学运行机制研究 |
卢亚楠 |
天津市教委第五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6 |
关于职业院校经费分担机制的研究 |
崔晓琳 |
天津市教委第五届优秀调研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6 |
截至2020年8月底,学校校内馆藏纸质图书总量983900册,生均图书89.8册(含园区图书馆),电子期刊6880 册,学位论文3789940册,音视频570小时。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于2014年8月正式创刊,是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天津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学术刊物,也是全国高职成人高校重点学报。
校徽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LOGO在沿用原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LOGO框架基础上进行调整,由学校艺术学院教师为主的团队及机械学院学生代表集体设计。
标志内部的主体图形采用国际院校标志设计中通常使用的盾牌形状,体现学校国际化办学背景和特色,外部圆形内为学校中英文名称。盾牌上方的字母“afz”延用原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校名德文(Chinesisch-Deutsches Aus-und Fortbildungszentrum)简称缩写,体现了对学校历史积淀的传承。盾牌下方为书和齿轮的组合造型,书象征知识,齿轮象征工业,齿轮传动象征精益、行动,书和齿轮组合象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融合、知行合一、应用创新,寓意学校在服务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中实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
标志主体颜色采用校色“中德蓝”,盾形外圈黄色寓意辉煌的历史和美好的未来;标志的中文字体采用沈鹏先生书写体,英文字体采用Franklin Gothic Medium。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风光(7)“崇实”意为崇尚实际,崇尚朴实。语出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定贤》,既强调做人要实、做事要实,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强调“强实技、兴实业”,以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积累,实现实业兴国的理想抱负。
“ 求精”意为“追求完美”。语出《论语·学而》及宋代朱熹的注解,既强调做每件事情都要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并倡导善思善行、寓创新于精益。
“致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结晶,主要包含“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理论,而“致良知”全部包括了这三层意思。“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既是道德层面的善恶之心,也是认识层面的是非之心。“致良知”就是要求在实践中磨练明辨善恶是非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德能兼备。
校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包括两种式样。一种旗面中间上为校徽,下为校名中英文字样;一种旗面中央为校名中英文,分别用于不同场合。校旗采用二号旗帜,长240厘米,宽160厘米。
校歌
学校校歌为《中德·梦出彩》。[21]
校色
学校校色为“中德蓝”,共有深浅两个颜色,标准色值分别为R0 G86 B147、R0 G117 B182。[21]
“海纳百川 敬业乐群”的中德精神体现了学校发展与多方合作的广博及培养学生有容乃大的胸怀,表达了要将学生培养为“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在之事具责任心”和“具有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的愿望与决心。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张兴会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张桦 |
党委副书记 | 董杰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王景春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孙更春、张巾帼、关志伟、高翔 |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官网[2]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张兴会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张桦 |
党委副书记 | 董杰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王景春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孙更春、张巾帼、关志伟、高翔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黄根卿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党委书记 | 1985年12月—1993年3月 |
潘义清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兼) |
1986年3月—1986年8月 |
王怒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兼) |
1986年8月—1990年8月 |
刘梦林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党委书记 |
1986年9月—1991年5月 |
孙宝源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主任 |
1986年11月—2003年4月 |
花绍增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任 |
1990年8月—1992年12月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88年8月—1990年7月 |
|
尚宝元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
1993年3月—1996年7月 |
张世平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任 |
1996年7月—2007年10月 |
李大卫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
2011年12月—2015年2月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
2009年11月—2012年1月 |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主任 |
2003年4月—2009年11月 |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97年4月—2003年4月 |
|
刘学键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党委书记 |
2003年4月—2009年5月 |
陈金琦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
2009年11月—2011年12月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任 |
2007年11月—2009年11月 |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党委书记 |
2007年3月—2009年11月 |
|
苟利军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
2016年4月—2017年2月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杨达民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86年3月—2000年9月 |
方恩馀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86年—1989年 |
梁根源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86年—1986年11月 |
遇春光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86年11月—1995年8月 |
齐岩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纪委书记 |
1988年2月—1992年10月 |
羡孟余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纪委书记 |
1989年5月—1991年6月 |
马兰柱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1991年5月—1996年3月 |
周维清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91年6月—2001年10月 |
李春成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 |
1991年12月—2001年4月 |
钱鸣皋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92年11月—1997年4月 |
陶永华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96年8月—2001年3月 |
齐长明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 |
1998年10月—2006年4月 |
骆世恒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2000年3月—2003年12月 |
王放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2000年7月—2009年11月 |
徐琤颖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 |
2016年3月—2019年1月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
2009年11月—2016年3月 |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 |
2001年3月—2009年11月 |
|
杨文霞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
2009年11月—2014年9月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 |
2001年4月—2009年11月 |
|
韩明龄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 |
2002年12月—2007年10月 |
张桐俊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2002年12月—2009年11月 |
吕景泉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
2009年11月—2014年4月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 |
2005年1月—2009年11月 |
|
高金明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 |
2009年11月—2014年7月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纪委书记 |
2006年4月—2009年11月 |
|
朱和慧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
2009年11月—2014年9月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中心副主任 |
2006年5月—2009年11月 |
|
田崇禧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
2009年11月—2014年7月 |
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中心副主任 |
2006年5月—2009年11月 |
|
臧力克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
2009年11月—2015年7月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 |
2007年11月—2009年11月 |
|
孙宏雁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
2009年11月—2016年3月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2007年10月—2009年11月 |
|
杨冠声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纪委书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 |
2014年11月-2016年3月 2016年3月-2019年9月 2019年9月-2021年7月 |
备注:按照最高职务到任时间顺序排列[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