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学校成立学校成立1951年,株洲铁路工厂技工学校创建,由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举办,教学业务归湖南省教育厅管理。

1979年,学校由技校升格为中专,株洲铁路工厂技工学校更名为铁道部田心铁路技术学校。

1983年,铁道部田心铁路技术学校更名为株洲铁路电机学校。

1997年,铁道部工业职工大学迁址学校。

1999年,株洲电力机车厂职业技术学校和校办工厂整体并入株洲铁路电机学校。[6][7]

2000年7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株洲铁路电机学校和铁道部工业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9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

2009年11月,学校由中国南车集团移交湖南省人民政府管理,纳入教育厅直属单位。

2011年5月,通过湖南省高校党建先进评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8]

2012年6月,现代企业大学中国南车大学落户学校。

2015年7月,立项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建设单位。[9]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10]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5年1月,学校设有铁道牵引与动力学院、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铁道车辆与机械学院、铁道通信与信号学院、铁道运营与管理学院5个二级学院及思政课部、体育课部、继续教育学院,招收高职专业(方向)36 个。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学制
铁道车机学院 数控技术 3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3
机械设计与制造 3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制冷与空调技术 3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
铁道车辆 3
铁道电气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3
应用电子技术(新能源电子技术方向) 3
应用电子技术(铁道电子技术方向)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控制方向) 3
电气自动化技术(铁道自动化方向) 3
工业机器人技术 3
铁道供电技术 3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3
铁道牵引学院 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 3
铁道机车 3
动车组检修技术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3
铁道运管学院 电子商务 3
商务英语 3
铁路物流管理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3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3
会计 3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3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3
铁道通号学院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信息化方向) 3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通信方向) 3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3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3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物联网应用技术 3
广告设计与制作 3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3
计算机信息管理 3
资料来源:

师资力量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学制
铁道车机学院 数控技术 3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3
机械设计与制造 3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制冷与空调技术 3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
铁道车辆 3
铁道电气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3
应用电子技术(新能源电子技术方向) 3
应用电子技术(铁道电子技术方向)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控制方向) 3
电气自动化技术(铁道自动化方向) 3
工业机器人技术 3
铁道供电技术 3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3
铁道牵引学院 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 3
铁道机车 3
动车组检修技术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3
铁道运管学院 电子商务 3
商务英语 3
铁路物流管理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3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3
会计 3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3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3
铁道通号学院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信息化方向) 3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通信方向) 3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3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3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物联网应用技术 3
广告设计与制作 3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3
计算机信息管理 3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师资概括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1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名。二级教授四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芙蓉教学名师2人、徐特立教育奖2人,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名,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14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32名,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术技能技艺平台2个。[3]

教学团队

类别 名称 姓名 立项时间
国家级教学团队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姚和芳 2009年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杨利军 2010年
省级教学团队 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 华满香 2010年
数控技术应用教学团队 首珩 2009年
电气化铁道技术教学团队 杨利军 2008年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学团队 姚和芳 2008年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 熊建武 2010年
铁道机车教学团队 莫坚 2020年
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 刘小春 2020年
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教学团队 段树华 2020年
资料来源:[11]

学院荣誉

类别 名称 姓名 立项时间
国家级教学团队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姚和芳 2009年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杨利军 2010年
省级教学团队 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 华满香 2010年
数控技术应用教学团队 首珩 2009年
电气化铁道技术教学团队 杨利军 2008年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学团队 姚和芳 2008年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 熊建武 2010年
铁道机车教学团队 莫坚 2020年
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 刘小春 2020年
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教学团队 段树华 2020年
资料来源:[11]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6个,湖南省卓越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精品专业3个,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6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群重点专业5个,湖南省精品专业12个,湖南省特色专业2个,湖南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湖南省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5个,湖南省高职特色专业2个,湖南省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2个;有国家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动车乘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物流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铁道车辆

国家精品专业:铁道供电技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机车

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铁道供电技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机车

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铁道供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

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群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铁道机车

湖南省卓越校重点建设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动车乘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物流管理

湖南省精品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湖南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外贸英语

湖南省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装备制造)、应用电子技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机车、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

湖南省高职特色专业: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精品课程:

部分精品课程
类别 时间 课程名称 时间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4年 电工基础 2005年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006年 电力电子技术 2007年 网页设计与制作
2007年 电机及控制技术 2008年 牵引电器的检查与维护
2008年 电力机车电气线路的调试 2008年 JSP程序设计
2009年 电力机车检修 2009年 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2010年 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使用 2010年 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JSP程序设计 2013年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013年 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 2013年 网页设计与制作
2013年 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 --- ---
省级精品课程 2009年 会计核算基础 2009年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
2008年 牵引电器的检查与维护 2008年 JSP程序设计
2007年 数据原理与应用 2009年 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2008年 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2008年 审计实务
2007年 自动检测技术 2007年 数控编程与操作
资料来源: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 时间 类别
基于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3D 虚拟综合实训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2014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于装备制造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4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轨道交通专业群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体系创新与实践 2009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于工学结合的装备制造专业群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与实践 2009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资料来源:

2020年4月,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校企合作

部分精品课程
类别 时间 课程名称 时间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4年 电工基础 2005年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006年 电力电子技术 2007年 网页设计与制作
2007年 电机及控制技术 2008年 牵引电器的检查与维护
2008年 电力机车电气线路的调试 2008年 JSP程序设计
2009年 电力机车检修 2009年 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2010年 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使用 2010年 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年 JSP程序设计 2013年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013年 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 2013年 网页设计与制作
2013年 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 --- ---
省级精品课程 2009年 会计核算基础 2009年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
2008年 牵引电器的检查与维护 2008年 JSP程序设计
2007年 数据原理与应用 2009年 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2008年 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2008年 审计实务
2007年 自动检测技术 2007年 数控编程与操作
资料来源:

院校合作

项目名称 时间 类别
基于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3D 虚拟综合实训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2014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于装备制造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4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轨道交通专业群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体系创新与实践 2009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于工学结合的装备制造专业群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与实践 2009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资料来源:

国际交流

截至2015年1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等3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9]

荣誉列表
类别 获奖名称
国家级 全国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省级 湖南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
全省教育系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十佳先进单位 湖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青年文明号”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湖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文明单位
资料来源:

学术科研

荣誉列表
类别 获奖名称
国家级 全国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省级 湖南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
全省教育系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十佳先进单位 湖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青年文明号”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湖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文明单位
资料来源: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订单培养企业网络图订单培养企业网络图

截至2015年1月,学校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2个。与田心街道北岭社区建立了株洲市首家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与恒丰小区等7个社区建立了“一对一”学民共建基地。与校共建实训室3间,增加工位400个,捐赠设备价值1366万元。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2015 年,合作开设3个订单班。

学术资源

截至2015年1月,学校与省内外30多所职业院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派出60多人次到湖南省20所高职院校进行指导和交流,对口支援重点专业35个、共建精品课程50门,共享示范建设成果40项。

文化传统

截至2015年1月,学校共开展培训进修、交流项目20多项,其中国外交流3项,境外学习1项,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开展机构合作建立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圣彼得堡学院。电气学院与Altera国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EDA/SOPC联合实验室。

标识

文化活动

截至2016年8月,学校有2个校级科研机构,2个共建应用创新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自动化应用技术研究所、机电应用技术研究所

共建应用创新中心: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与北京京胜世纪有限公司共建)、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与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与共建)

现任领导

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截至2016年8月,学校员工共公开发表论文1813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88篇,SCI/EI/ISTP/CSCI/CSCD等53篇;共承担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及项目240项,其中获13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获专利36项,2项发明专利;学校教师共主编、参编、编著各类专著、教材197本,出版著作21部。学校科研投入550万元(不含校办企业),累计到账横向科研经费3516.8738万元(含社会培训)。

2014年,学校省市级课题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共70项,其中省级32项。合作完成各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专利申请共24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65.73万元;合作开展技术服务项目达45项,合作发表论文56篇。

2010年,学院共完成各类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科技项目和有偿服务项目29项目,横向到帐经费397.8万元。学院2010年申请专利6项。

2010年,学校在各级各类公开刊物发表及获奖论文418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5篇;主编、参编、编著各类专著、教材73本,其中教育部规划教材9部,出版著作3部。2009年,在各级各类公开刊物发表及获奖论文24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3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