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日益恶化的交往环境,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它的前身是75国集团,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形成“75国集团”。后来肯尼亚、韩国、越南加入,新西兰宣布退出。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与会的75国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因此形成75国集团。1964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再次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以此组成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因而该集团被称为77国集团。1967年,77国集团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在阿尔及利亚举行,会议通过了该组织的宪章。[1]
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1]
截至2022年9月,共有134个成员。[1][2]
以国家和地区的英文名排序
序 | 国家 |
A | 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塞拜疆 |
B | 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不丹、玻利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巴西、文莱、布基纳法索布隆迪 |
C | 柬埔寨、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智利、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共和国、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刚果民主共和国 |
D | 吉布提、多米尼克、多米尼加 |
D | 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斯威士兰 |
F | 斐济 |
G | 加蓬、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 |
H | 海地、洪都拉斯 |
I | 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 |
J |
牙买加、约旦 |
K |
肯尼亚、科威特、朝鲜 |
L | 老挝、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 |
M | 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 |
N | 纳米比亚、尼泊尔、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瑙鲁 |
O | 阿曼 |
P | 巴基斯坦、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拉圭、秘鲁、菲律宾 |
Q | 卡塔尔 |
R | 卢旺达 |
S | 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南苏丹、斯里南卡、巴勒斯坦、苏丹、苏里南、叙利亚 |
T | 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泰国、东帝汶、多哥、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 |
U |
乌干达、阿联酋、乌拉圭、坦桑尼亚 |
V | 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 |
Y | 也门 |
Z | 赞比亚、津巴布韦 |
序 | 国家 |
A | 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塞拜疆 |
B | 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不丹、玻利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巴西、文莱、布基纳法索布隆迪 |
C | 柬埔寨、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智利、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共和国、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刚果民主共和国 |
D | 吉布提、多米尼克、多米尼加 |
D | 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斯威士兰 |
F | 斐济 |
G | 加蓬、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 |
H | 海地、洪都拉斯 |
I | 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 |
J |
牙买加、约旦 |
K |
肯尼亚、科威特、朝鲜 |
L | 老挝、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 |
M | 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 |
N | 纳米比亚、尼泊尔、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瑙鲁 |
O | 阿曼 |
P | 巴基斯坦、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拉圭、秘鲁、菲律宾 |
Q | 卡塔尔 |
R | 卢旺达 |
S | 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南苏丹、斯里南卡、巴勒斯坦、苏丹、苏里南、叙利亚 |
T | 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泰国、东帝汶、多哥、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 |
U |
乌干达、阿联酋、乌拉圭、坦桑尼亚 |
V | 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 |
Y | 也门 |
Z | 赞比亚、津巴布韦 |
77国集团主席国由来自亚非拉三大区域的成员国按地区原则轮流担任,任期1年。2019年主席国为巴勒斯坦,2021年主席国为几内亚[1],2022年主席为巴基斯坦。[2]
纽约和日内瓦是77国集团两个主要活动中心,在维也纳和罗马等多边外交活动较多的地点均有分支。[1]
77国集团组织松散,无常设机构,也无章程。设立主席国,有来自亚非拉三大地区的成员国轮值担任,任期1年。
77国集团自成立以来,逐渐从联合国贸发会议扩展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工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并建立了相应协调机制。纽约和日内瓦是其活动中心。南方首脑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迄已举办两届。[1]
成员国自愿捐款,依靠联合国系统人力和资源开展活动。[1]
每年联合国大会前夕(或初期)举行集团外长会议,以及专门讨论某一或某些重大问题的部长级会议,在联合国和一些专门机构会议前或会议期间,召集成员国与会代表开会协调立场,发表“立场声明”或共同提出案文等。此外,各区域成员还举行各种层次的区域级会议。议事时采取协商一致原则做出决定。[1]
1964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形成“77国集团”。到1988年2月,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该组织,但名称未变。 1967年10月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召开第一次会议,通过《阿尔及尔宪章》,决定以联合行动抵制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第二次会议于1971年10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通过《利马宣言》,谴责超级大国军备竞赛、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占领他国领土和对他国施加压力,要求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贸易、关税、援助、海运和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无权地位。
1974年4月,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由该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规定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一系列重要原则:一切国家都有平等参加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权利,都有权对其自然资源和国内一切经济活动行使永久主权;发展中国家有权建立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联合组织等。
1976年2月,在马尼拉举行第三次会议,通过《马尼拉宣言》和《行动纲领》。1979年2月在坦桑尼亚阿鲁沙召开第四次会议,通过《阿鲁沙宣言》,强调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第五次会议于1983年4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
2000年4月,来自77国集团133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其代表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首届南方首脑会议。这是“77国集团”成立36年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会议。其中心主题就是如何对付世界经济加速全球化给众多南方国家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重大风险;如何改变造成南北两类国家贫富日益悬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特别是如何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世界贸易体制,消除其各种弊端和失衡;如何通过南方国家的团结一致和联合行动,敦促南北平等对话,力争南北完全平等地参与世界经济大政的决策和有关规则的制定;如何开展南北互利合作,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经济全球化积极有效地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各国领导人围绕上述中心议题进行充分磋商,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在会议结束时,发表了《南方首脑会议宣言》以及为实现此项宣言而制定的《哈瓦那行动纲领》,并且决定筹组一个“南方协调委员会”,由南方国家各大区域性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能就是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此次首脑会议制定的上述《行动纲领》和有关南南合作的各项决定。
2005年6月,“77国集团+中国”第二届南方首脑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2022年1月14日,77国集团和中国”主席国交接仪式在线上举行,巴基斯坦接替几内亚出任“77国集团和中国”2022年主席国。[3]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3日,“77国集团和中国”部长级会议在纽约举行,巴基斯坦是“77国集团和中国”的轮值主席。[2]
中国不是77国集团成员,但一贯支持其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与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1991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筹备会上,中国同该集团首次以“77国集团和中国”的方式共同提出立场文件。这一合作模式逐渐扩展到经济、社会、联合国财政和预算等诸多领域。
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率团出席77国集团成立50周年纪念峰会并作主旨发言。2020年2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8届会议上,77国集团积极声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时任77国集团主席、圭亚那常驻联合国代表坦帕表示,77国集团全力支持中国政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全面努力,积极肯定中方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中国参加了77国集团历届外长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