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

阜南县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鸟瞰阜南鸟瞰阜南阜南县在夏、商两朝属豫州;周为宋地;春秋时期归于楚;秦属泗水郡鹿上县;汉改鹿上为原鹿(治所在今公桥阮城),后被原鹿与富陂两侯国分领;三国时期隶属富陂县,晋为原鹿县;南北朝划归汝阴郡;隋、唐至五代为颍州治下,宋改颍州府为顺昌府,置焦陂(今焦陂集)、永安二镇。

元废路置省,属河南行省汝宁府颍水县(治所在今地里城),后并入颍州,明为凤阳府颍州所领;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原颍州改为阜阳县;民国时期为安徽省阜阳专区阜阳县之三(焦陂)、六(地城)两区辖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辟阜阳南乡,建阜南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县后,设阜南办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改办事处为阜南县,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辖原阜阳之赵集、苗集、于集、公桥和原临泉之方集,原颍上之黄岗共六区;1952年阜阳之柴集、许堂、朱寨三区划归阜南县,确定了今天阜南县的基本行政格局。

2020年4月,阜南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阜南县下辖20个镇、8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10]

区划详情

20个镇:方集镇、中岗镇、柴集镇、新村镇、朱寨镇、柳沟镇、赵集镇、田集镇、苗集镇、黄岗镇、焦陂镇、张寨镇、王堰镇、地城镇、洪河桥镇、王家坝镇、王化镇、曹集镇、鹿城镇、会龙镇。

8个乡:王店孜乡、许堂乡、段郢乡、公桥乡、龙王乡、于集乡、老观乡、郜台乡。

1个经济开发区:安徽阜南经济开发区。[10]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阜南县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南部,安徽省西北部。处东经115°16′30″—115°57′18″,北纬32°24′19″—32°54′40″之间,东西宽65.5公里,南北长51.9公里。总面积为1842平方公里,南与河南省的固始、淮滨两县隔河相望。东南一隅与霍邱县以淮河分治,东邻颍上县,北界阜阳县,西接临泉县。县城古薛集,北距首都北京1077公里,东南距省会合肥269公里。

地形地貌

阜南县地形分为岗地、坡地、湾地3类,呈现“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岗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5%,主要位于县境北部及中间偏南的一部分,高程在海拔34米至海拔39米之间,平均比降为八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坡地面积38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主要位于谷河、润河及陶子河下游两岸,形成东西向的狭长地带。洼地面积45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主要位于县境西南部、南部及东南部的洪河、淮河沿岸,海拔在19.5—26米和海拔26—29.5米之间。

气候环境

阜南县地处北亚热带北侧、暖温带南缘,具有暖温带向北亚热带交接的过渡带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既兼有南北气候之长,即降水优于北方,光照优于南方;又兼有南北气候之短,即降水集中且变异性大,旱涝灾害频繁。

县境年平均气温15℃。建国后至1985年,年平均气温高于15℃的有4年,低于15℃的有5年。民间传统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做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以农历一至三月为春季,四至六月为夏季,七至九月为秋季,十至十二月为冬季。按照气候学规定,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至20℃为春季,22℃至10℃为秋季。阜南县春季从3月26日始,56天;夏季从5月21日始,118天;秋季从9月16日始,61天;冬季从11月16日始,130天。很明显,冬、夏两季远长于春、秋两季。四季之中,以冬季1月最冷,平均气温仅1.2℃;夏季7月最热,平均气温高达28℃;春季气温偏低,4月平均为15℃;秋季气温偏高,10月平均为16.3℃。就温差而言,春、秋大而复、冬小。春季5月温差最高值为10.9℃,秋季10月温差最高值为10.5℃,夏季7月为8.4℃,冬季1月为9.7℃。

水文

阜南县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有淮河、洪河、谷河、润河、界南河、小润河、陶子河、小草河、小清河、洪河分洪道、蒙河分洪道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0年,阜南县国土总面积17.6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268%,人均土地0.106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79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5.37%。林地3.27万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8.52%,水面4792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71%。

水资源

阜南县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由自然降水、河道过境水和地下水构成。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256毫米,平均径流量为4.59亿立方米,占降水量的26.35%。不计客水和地下水,年人均占有272立方米。

生物资源

阜南县野生动物哺乳类有黄鼬(黄鼠狼)、野兔、野猫、鼠、褐鼠、刺猬、蝙蝠等。爬行类有守宫(壁虎)、蜥蜴、赤练蛇、蚯蚓、乌风蛇等。

阜南县野生植物有马齿苋、蒌蒌菜、豆本菜、面条菜、竹节草、独草、泽蒜、荠菜、狗尾巴菜、地衣、木蛾、野木耳、米儿蒿、扫帚苗、富苗、鸭头苗、莞苇、王子草、大曲草、猪芽草、涩拉秧、菜巴亭、粘菜巴亭、马泡、天蓬、天茄、蒲公英、野葡萄、野西瓜秧、老鸹眼、托盘果、浮萍、水花生、绞股蓝、鸡矢藤、牛舌草、大耳棵、野枸杞、水芹菜、水芥菜、地角皮、莠稗、茴草、水藻、野菊、瞿菜、虎耳草、绣球花、苜蓿草、草木樨、铁苋菜、醉血草、羊不奶草、菟丝子、狗狗秧、马鞭草、臭牡丹、益母草、苍耳子、黄花蒿、青蒿、鬼针草、苦叶菜、鸭跖草、紫萍、鹅不食草、萱草、茵陈蒿、盘龙草、猪秧秧、黄莲草、癞肚皮稞、野胡萝卜、丁香蓼、洋麻、锦葵、土黄芪、蜀葵花、紫果各青、掐不齐、野蔷薇、地锦花、辣蓼、茭白、野水菱、斑鸠柴、水葫芦、白茅草、枸杞、枳子树、小蓟、莴蒲、半夏、小茴香、泽漆、紫苏、蒺藜、薄荷、匾蓄、牵牛花、栝楼、车前、野芝麻、野燕麦、牛毛毡、野赤豆、曼陀罗、夏枯草、透骨草、伸筋草、天南星、败酱草、酢酱草、金不换、旋复花、野扁豆、丕不留行、野绿豆、瓦松、艾、蓖麻、野桑等等。

人口

2021年年末,公安户籍人口173.3万人,比上年下降0.5%(2021年集中对历年死亡未销户人口销户),其中女性82.8万人,总户数45.2万户,年末常住人口117.4万人。[2]

阜南体育馆阜南体育馆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李云川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李云川
副县长 胡允凯、倪捷、张涛(挂职)、郑磊、王磊、王传力、杨丽群、余璞(挂职)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李可峰
副主任 庄文普、周莉、苗海丰、张建恩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金志刚
副主席 刘耀辉、杨翠萍、王晓丽、曹涛、刘雪梅

参考信息来源:阜南县人民政府[9]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李云川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李云川
副县长 胡允凯、倪捷、张涛(挂职)、郑磊、王磊、王传力、杨丽群、余璞(挂职)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李可峰
副主任 庄文普、周莉、苗海丰、张建恩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金志刚
副主席 刘耀辉、杨翠萍、王晓丽、曹涛、刘雪梅

第三产业

文化

阜南城北新区阜南城北新区2021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1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1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94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7:29.3:49调整为20.9:29.8:49.3,工业化率21%,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6781元,较上年增加2329元,可比价同比增长9.8%。

2021年度,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184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4%,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个数1652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741人。[2]

交通

阜南县农村新貌阜南县农村新貌

2021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1957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9.9%,其中:农业产值648765万元,同比增长3.7%;林业产值146850万元,同比增长45.6%;牧业产值350152万元,同比增长10.3%;渔业产值60086万元,同比下降1.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6104万元,同比增长10.6%。

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63133公顷,同比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8363公顷,同比增长4.1%;棉花种植面积47公顷,同比下降63.6%;蔬菜种植面积24350公顷,同比增长4%。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88.65万吨,同比增长2.3%。油料产量21352吨,同比增长4.2%。棉花产量39吨,同比下降60.6%。

2021年末,生猪存栏40.8万头,同比增长4.3%;全年生猪出栏72.7万头,同比增长21.6%。肉类总产量9.6万吨,同比增长12.8%。鸡蛋产量2.4万吨,同比下降9.8%。水产品产量1.4万吨,同比下降1.5%。

2021年末,全县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456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048家,家庭农场3408家。2021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新增644家。

202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3.1万千瓦,同比增长12.5%;农用拖拉机2.6万台,与上年持平;有效灌溉面积8.4万公顷,同比增长2.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9980吨。农村用电量54317万千瓦时。[2]

社会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可比价同比增长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1个,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69个。分行业看,在27个行业分类中,产值上亿元的行业有22个。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产销率为96.3%。

2021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利税总额158933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利润101101万元,同比下降8.2%。

2021年,全县资质等级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1个,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7971万元,同比增长34.5%,利润总额4498.5万元,同比上升3.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4%,房屋竣工面积3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5.9%。[2]

文化事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不含城乡个体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6%。全年施工项目个数24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9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87.7%。

2021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08.1亿元,同比增长15.7%。商品房销售面积15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商品房销售额83亿元,同比增长2.6%。

2021年纳入省重点项目95个,计划投资135.2亿元。1-12月累计完成投资14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7%。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2021年列入市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4个,总投资44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6亿元,1-12月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4.2%。

贸易、招商、外资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828万元,同比增长22.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3072万元,同比增长26.1%。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进口额700万美元,同比增长297.9%;出口额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年末全县共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89家(纯进口企业4家,进出口企业4家,纯出口企业181家),其中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41家。162家柳木文化出口企业累计出口3.79亿美元,占总出口比值为87.6%,同比增长29.5%;10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累计出口3299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为7.6%;2家机械、电子出口企业累计出口162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为0.4%。

2021年,全年全县在建省外总投资亿元以上非住宅类房产项目49个,实际到位资金123亿元,同比增长24.1%。

202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442万美元,同比增长44.3%。

邮电旅游

2021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9415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9万户,比上年减少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9.4万户,同比增长4.1%,年末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4.7万户,同比增长26.3%。

2021年,全县有旅行社2家(受疫情影响,相比去年减少1家)、服务网点8个、国家AA级景区1个、国家AAA级景区2个、四星级农家乐8家、三星级农家乐4家。受疫情影响,旅游市场整体低迷,2021年全县旅游总收入1亿元(均为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减少80%,全年共接待游客210万人。全县共有星级饭店1家、客房数103间、床位154张。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778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111975万元,同比增长9.9%,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3%。财政支出726219万元,同比下降10.3%。其中:教育支出176433万元,同比增长0.2%;科学技术支出2689万元,同比增长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5461万元,同比下降0.1%;卫生健康支出59643万元,同比下降6.0%;节能环保支出18462万元,同比增长43.4%;城乡社区支出14785万元,同比下降17.4%;农林水支出145431万元,同比下降34.5%;交通运输支出31146万元,同比增长45.1%;住房保障支出23286万元,同比下降29.5%;债务付息支出11513万元,同比增长20.0%。

2021年,民生工程投入31077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9142万元,省级资金62114万元,市级资金1875万元,县级资金55881万元,其他资金51759万元。

202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35.8亿元,较上月减少了10.6亿元,比年初增加16.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住户存款420.3亿元,较上月上升了5亿元,较年初增加了5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3.3亿元,同比增长11.3%,较上月下降1.1亿元,较年初增长4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底,阜南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为75.2%,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2]

科学技术

阜南柳编

地处淮河之畔的黄岗镇,盛产杞柳,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当地5万多农民中,有近一半的人常年从事柳编加工。黄岗柳编产品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截至2012年底,阜南县共有柳编企业101家,黄岗柳编产地范围为黄岗镇、郜台乡、中岗镇、张寨镇、曹集镇、老观乡、王家坝镇、于集乡、王化镇、朱寨镇、焦陂镇、地城镇、柳沟镇、苗集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郜台板鸭

阜南出土的商代酒器“龙虎尊”阜南出土的商代酒器“龙虎尊”郜台板鸭”系地方特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佳味肉食。产于淮河岸边阜阳县蓄洪库内,该板鸭均选用当地放养120日龄左右的笨鸭,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新技术精制而成。日晒夜露、自然风干,不加任何调料。制作考究,形板味美,浸料齐全。食用时无需添加任何作料,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二00二年四月十八日“郜台板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列为“沿海与中西部配货营销联合体系”特色配送营销产品。

方集馓子

馓子是用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越细说明手艺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方集镇地处淮河支流洪河洼地,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处,保留着沿淮最纯朴民风民俗和最原始的淮河风光。阜南方集馓子纯手工制作,原料采制淮河洪洼地区,天然绿色。其条匀细,中含芝麻,脆而酥。每逢集市,卖馓者多聚集在集市一角,或设摊卖馓,或现炸现卖。

曹集河鲜

曹集地处淮河干流流域,因地理位置特殊孕育了淡水产品,并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尤其以曹集“蚬子”,“河鲜”“淮河鱼”最为有名,河鲜时节,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品“鲜”,垂钓,观光,远足,骑行,自驾前来品“鲜”。逐步转变为周边各县市的“厨房”,“后花园”,逐步成长为河鲜之都。

教育事业

阜南县位居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的衔接带、华东经济圈与京九经济带的交汇区。京九铁路及两条省道、两条高速公路交汇穿境;县城距4C级阜阳机场不到25分钟车程;距京九铁路最大编组站阜阳编组站仅30分钟车程;淮河航运可北上运河、南下长江、东入大海。

2021年末,境内公路里程6611公里,比年初增加4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公里,国省道393公里,县道710公里,乡道1300公里,村道4190公里。

2021年,民用汽车拥有量141278辆(上年含报废车辆数),年末城市公交车86辆,城际公交车30辆,出租车422辆。其中:客、货汽车19144辆;摩托车114340辆、挂车2044辆。2021年货运量3081万吨,同比增长10.9%;货运周转量56.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4%;客运量192万人次,同比下降28.3%;客运周转量1.74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6.2%。综合计算:2021年总客货运周转量:56.5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8%。[2]

医疗卫生

环境保护

2021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文化馆1个,体育馆1座,剧场1个,电影院5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藏书量18万册(不包括乡镇图书馆藏书)。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4517 户,电视新闻综合频道覆盖率100%。[2]

民生保障

2021年末,全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级高新技术培育企业70家,科技中小型企业备案90家。2021年度发明专利111件,实用新型374件,外观设计289件,合计774件,同比上升4%。[2]

安全生产

阜南县阜南县2021年末,全县幼儿园数261个,比上年减少27个,在园儿童46131人,比上年同期减少5175人。全县共有小学170所,比上年减少21所,在校学生117336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982人,招生18900人,毕业生19347人,小学专任教师5540人。初级中学64所,比上年减少2所,在校学生56077人,招生18277人,毕业生17062人,专任教师2777人;高级中学3所,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14867人,招生5324人,毕业生4834 人,专任教师891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487人,招生29人,毕业生21人,专任教师106人。全县中等职业学校3所,比上年减少3所(合并所致),在校学生13345人,毕业生5127人。[2]

旅游

阜南县阜南县

202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4个(包括公立、私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会服务中心,不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医院18个,卫生院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6256个,比上年增加48个,其中医院4163个,卫生院189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5个。卫生机构人员6558人,比上年增加6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606人,执业(助理)医师2280人,注册护师、护士2655人。卫生防疫人员21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73‰(注:卫健委上年数据调整为4.87‰),比上年下降0.14‰;婴儿死亡率2.84‰,(注:卫健委上年数据调整为3.56‰)比上年下降0.72‰;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2]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11]

著名人物

2021年,全年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和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为10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74.027吨,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222.143吨,工业烟(粉)尘排放量91.49吨,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282天(2021年环保数据根据二污普系数计算)。年末森林覆盖率20.3%,与上年持平,林木绿化率20.5%,比上年降低2.0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3%。[2]

荣誉

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054.1元,同比增长10.2%。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192.3元,同比增长8.0%,其中人均工资性可支配收入22569.6元,同比增长5.6%;家庭经营性可支配收入3288.4元,同比增长24.5%;财产性可支配收入2292.3元,同比增长11.1%;转移性可支配收入6042.0元,同比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582.7元,同比增长15.8%,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7470.3元,同比增长14.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08%。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18.5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人均工资性可支配收入4790元,同比增长13.1%;家庭经营性可支配收入6166.5元,同比增长7.5%;财产性可支配收入63.4元,同比增长50.5%;转移性可支配收入4098.6元,同比增长15.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577.1元,同比增长16.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4568元,同比增长11.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64%。

2021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6151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571755人,比上年减少10562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40063人,比上年减少42072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2028人,比上年增加13718人。

2021年末,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46个,比上年减少11个,床位数5200张,比上年减少4106张。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17人,同比分别减少1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652人,同比增加667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为7629人,比上年减少295人。全年结婚登记11544对,比上年减少2695对,离婚登记数2595对,比上年减少2532对。[2]

词条图册

2021年度,全县联网直报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8人,事故起数、亡人数均同比上升100%。全县2021年GDP为315.7亿元,亿元GDP死亡率为2.53%,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