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妇女抗战工作,国共二次合作后,我党即开始制定新的妇女统战政策,致力于建立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妇女工作大纲》,确定“以动员妇女力量参加抗战,争取抗战胜利为基本任务”,以“经过统一战线的活动与组织,团结各阶层广大妇女群众在党的周围,并特别注意发动与组织劳动妇女,为我党妇女工作的路线”。妇女工作的斗争纲领是“从争取抗战民主自由中争取男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平等,改善与提高妇女的地位,反对一切封建束缚与压迫”,强调要以女工、农妇、城市贫苦的妇女为依靠力量,团结其他阶层的妇女,广泛建立妇女界的抗日统一战线。《妇女工作大纲》的颁布,为抗战初期的妇女运动指明了方向,成为进一步动员广大妇女投入全民族抗战的纲领性文件。”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妇女踊跃支前。积极募捐,掩护伤病员和地方干部。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兵源当然是人民群众。妇女在动员参军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成绩。队伍的发展和战斗的胜利,时刻离不开群众的积极支援。抗日武装初建时期经费困难。当时的口号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各地妇救会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积极募捐。掩护伤病员和党政干部也是妇女工作的一个方面。
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妇女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投身到对敌斗争的革命洪流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所经历的苦难、创造的业绩、付出的汗水和奉献的生命,是人们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邓颖超、卢竞如、张晓梅、廖似光、张玉琴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