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托帕希火山

科托帕希火山

目录导航

火山规模

科托帕希火山(Cotopaxi)山体呈圆锥形,火山口直径约700米,深约360米。4700米以上终年积雪,东坡积雪较厚。火山口经常溢出熔岩流,使山坡上冰雪融化,造成巨大的泥石流。

科托帕希火山科托帕希火山

厄瓜多尔中部安地斯山地中科迪勒拉山脉(Cordillera Central)的火山峰,海拔5897公尺(19347呎),是世界最高的连续活动的火山。科托帕希火山锥相当匀称,只受到印加头(Cabeza del Inca)小火山锥突起的破坏。这座火山有大爆发的长期记录,休眠期甚少超过15年。火山脚四周的地面曾数度被地震毁坏,或被火山口喷出的浮岩和灰烬掩埋;火山口沸腾著的岩浆不断喷出蒸气;整座山则是由喷出的黑色粗面岩岩浆流和落下的浅色火山灰交替堆积而成。火山口南北向直径700公尺(2300呎),东西向直径500公尺(1650呎),深364公尺(1200呎)。

科托帕希火山锥大多数时间为云所掩蔽,晚上火山口的火则把云照得通明。山脚虽立于开阔的高山草原,较高部分却终年覆盖著白雪。

火山爆发

科托帕希火山喷发科托帕希火山喷发1533年至1904年,科托帕希火山发生14次大喷发,休眠期很少超过15年, 最近的一次喷发在1975年。

1742年,科托帕希火山一次喷发毁灭了拉塔昆加城和基多城。

2015年8月15日(当地时间),厄瓜多尔境内巨大的科托帕希火山活动加剧,曾小规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冲上5公里高空,导致中部多个小城镇采取预防性疏散。[1]

登山运动

科托帕希火山科托帕希火山

1802年,欧洲人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首先试图攀登该山,结果未登顶,且宣称山顶是不可攀爬的。

1831年、1858年,有人续登顶失败,似更证实这项断言。

1872年11月28日,德国科学家兼旅行家雷斯(Wilhelm Reiss)登顶成功,为首次登上顶峰。

1973年5月,司徒白尔(A. Stubel)登顶成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