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同群主编
ISBN:10位[7301121687]13位[978730112168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32.00元[1]
本书是编者根据多年来对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等非内燃机专业学生讲授汽车发动机原理的教学经验而编写的,在内容上,坚持实用性原则,并对汽车发动机前沿技术做了较多的介绍。
本书主要讲述汽车常用动力一点燃式和压燃式内燃机的基本技术和理论,兼顾新型车用动力技术,包括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驱动技术等。全书共12章,依次分为四篇,第一篇(第1~4章)讲述与热力发动机密切相关的热工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第二篇(第5~7章)在热力学基本定律基础上讲述内燃机的能量转换以及循环充量的原理和规律,即动力机械的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问题;第三篇(第8~10章)讲述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问题,包括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规律与有害排放物及噪声控制。第四篇(第ll~12章)讲述内燃机应用于汽车动力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问题。
本书可作为汽车类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汽车及发动机科技工作人员及研究生参考使用,还适于初学发动机原理的读者自学之用。
符号说明
第一篇热力工程基础
第1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1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
1.1.1工质及热力系统
1.1.2状态及状态参数
1.1.3状态参数的坐标图
1_1.4热力过程和循环
1.1.5功和热量
1.2热力学第一定律
1.2.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1.2.2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
1.2.3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1.3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
1.3.1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
1.3.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1.3.3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和焓
1.3.4理想气体的熵
1.3.5理想混合气体
1.3.6湿空气
1.4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1.4.1多变过程与基本热力过程
1.4.2多变过程
1.4.3四种基本热力过程
1.4.4多变过程的p-v图及T—s图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2.1热机循环
……
第二篇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
第三篇燃烧与排放
第四篇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出版社前身为1902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和编书处,著名翻译家、思想家严复担任译书局总办。1917年成立出版部。曾出版《北京大学日刊》、《国学季刊》等有广泛影响的刊物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先驱》,还出版了李大钊、张润之的《中国国际法论》、杨昌济的《西洋伦理学史》、黄节的《诗学》、钱玄同的《文学学音篇》、梁漱溟的《印度哲学概论》等一批著名学者编写的教材和学术专著。1952年,北大出版部撤消。1979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大学出版社,恢复了北大出版社建制。
《汽车发动机原理》是高等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王建昕,1953年4月生于山东济南。分别于1976年和1981年在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机械系内燃机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1995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部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主任以及汽油机与煤气机分会副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排放控制以及替代燃料。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8项,主编或参编专业书籍5册,发表论文200余篇。
帅石金,1965年1月生于江西永修。分别于1986年、1989年和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内燃机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2000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后出站留校至今。现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代用燃料汽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替代燃料、排放后处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明专利5项。主编教材2部,译著1部,发表中外期刊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