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运动会是 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全国性工业系统的综合性运动会,工人运动会的主旨是勉励广大职工开展体育运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历届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届工人运动会1955年10月2-9日在北京市举行。当年10月2日,第一届全国工人运动会在北京 先农坛体育场隆重开幕。体育场的看台上坐满了首都各界群众。
参加这届运动大会的有铁路、煤矿、一机、二机、重工业、电业、纺织、邮电、公路运输、林业、农业水利、建筑、海员、店员、教育、轻工业、人民银行十七个产业单位(此后将以各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比赛项目为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举重、自行车六项。各产业单位通过逐级选拔比赛,在一百二十多万名职工运动员中,选拔出1709名运动员参加了各项竞赛。大会期间,首都部分工厂、学校、“八一”体工队、公安军和民主朝鲜青年代表团等二十五个单位的九千三百多名运动员,分别做了团体操、军事体育、看台组字和足球比赛等表演活动。
运动会于10月9日闭幕,在各项比赛中,全体运动员显示了卓越的运动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十名运动员打破了八个项目的全国纪录。其中男子铅球打破了保持19年之久的全国纪录;女子三千米自行车前三名的成绩,都打破了全国纪录。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崇伦代表重工业队参加了运动会的田径比赛,并获得男子组二百米低栏第五名。
1985年9月7日-15日,全国总工会和国家体委于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工人运动会。第二届工人运动会的目的是要贯彻党的体育方针,以增强职工的体质,振奋革命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本届工人运动会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火车头体协、银鹰体协、水电体协共32个单位的46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等8个大项的比赛,并进行了武术表演。
第三届工人运动会1996年4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幕式,10月4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闭幕式,历时5个多月。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4个行业部门以及中央国家机关共55个单位的7000多名运动员参加。设有大众体育创编项目、太极柔力球、田径、足球、健美操、游泳、乒乓球、门球、中国象棋、桥牌、篮球11个大项。比赛在全国巧个赛区的17个城市进行,分前期和后期2个赛段,前期赛事从4月14日一8月中旬,进行足球预选赛和篮球、健美操、门球、乒乓球、象棋、游泳、桥牌8个项目的比赛;后期赛事从8月22日-9月30日,进行足球、大众体育创编项目、太极柔力球和田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