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勘探是指通过系统测量天然物质的地球化学性质,发现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异常的一种调查方法。天然物质可以是岩石、铁帽、土壤、水、水系沉积物、冰积物、植物或气体等。所测量的地球化学性质主要是元素的含量。地球化学勘查的目的一直是通过地球化学异常的线索来找寻矿床,地球化学勘查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它不仅可用于找矿,还可为解决环境污染、农业、畜牧业、地方病以及各种地质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地球化学异常成矿物质在矿床形成或解体过程中留下的,在各种天然物质的元素分布的正常模式或背景模式的基础上能够辨认出来的一切印迹,都可称为地球化学异常。在找矿中有意义的是正异常,即在背景模式上显现出来的元素高含量地带。负异常,与背景相比元素的低含量带,在找矿与其他方面的实用意义也已开始受到重视与研究。
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了一些较完善的地球化学勘查程序。它们的基本思路是运用高效率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广大面积内进行广泛的侦察,舍弃大片没有希望的地区,缩小找矿靶区,然后用效率较低,但能较精确的圈定矿化范围的方法在已经缩小的靶区范围内工作。这种做法可以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
域性扫描及普查。区域性扫描所发现的大量异常经过筛选,挑出其中有远景的异常进行检查。
异常检查。迅速再作少量工作对所发现的异常取得更详细的情报,以便精选出最有远景的少数异常进行详查。
异常详查。详查的要求是精确地圈定矿化范围,了解其产状与剥蚀程度并估计其经济价值以便布置钻探工作
钻探验证。根据钻孔中原生异常资料继续追踪盲矿。在不同工作阶段,要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及每一阶段的工作目的选用最合理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