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电力动车组

复兴号电力动车组

目录导航

研制背景

为全面提升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设计、软件开发、制造技术水平,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促进动车组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2012年以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集合中车集团及相关企业的力量,开展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

复兴号动车组复兴号动车组

发展历程

2004年,中国引进德国、日本等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组,在较短的时间里满足了百姓出行的需要。然而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和谐号”车型,由于标准不统一,不能互联互通,难以互为备用,提高了运营和维修成本。

2012年,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牵头,中车所属企业设计制造,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

2016年7月1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原型车CRH-0207和CRH-0503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高铁上交会,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速度的世界新纪录。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1]

2017年8月21日起,京津冀地区开行22.5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2]2017年9月21日,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在部分线路增开客货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3]

2017年12月28日起,往返于广州南站和兰州西站的G96/G97次列车、G834/G831次列车,南京南站和南宁东站的G1503次列车、G1504次列车,北京南站和沈阳站的G219次列车、G220次列车,北京西站和成都东站的G89次列车、G90次列车由CR400BF担当。2018年2月16日起,往返于重庆北站和深圳北站的G1314/G1311次列车、G1312/G1313次列车由CR400AF担当。“复兴号”的运营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中国中西部地区。

2018年4月10日起,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运行图调整后,“复兴号”动车组开行数量增加,货运能力进一步提升。[4]北京始发新增复兴号列车39对,其中,京沪高铁新增8对,京津城际新增31对,调整2对,北京复兴号列车共计达到81.5对。至此,京津城际也成为全国开行复兴号列车最密集的高铁线路。新图实施后,北京南站京津城际方向复兴号列车达到64.5对,约占京津城际图定列车90.5对的71%,更多的旅客能够享受“复兴号”高速列车的优质服务。[5]

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

调图后,全国铁路“复兴号”动车组日开行数量将由现在的114.5对增加到170.5对,可通达23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6]

2018年6月26日,“复兴号”动车组上线运营满1周年,累计发送旅客4130万人次。

2018年7月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最长高铁列车——16辆长编组“复兴号”正式上线运营。

201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已全部更换为“复兴号”。[7]

2018年8月8日,京津城际铁路实施新运行图,所属京津城际铁路‘’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恢复时速每小时350公里。

2018年9月23日,CRH380A改造的"动感号动车组"在广深港高铁上线运营,此前在此线运营的复兴号全数退役。

2018年10月,17辆编组超长版“复兴号”亮相,车身长439.8米可乘坐1283人,2019年将投入京沪高铁运营。

2019年1月2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在高速列车采用ATO是高速铁路智能化的重要标志,对保持中国高速铁路列控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复兴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成为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8]

2021年6月25日,伴随全国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扩大至京沪、京广、京哈、徐兰及成渝高铁开行,服务功能再次优化,更多旅客群众可享受到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乘车体验。

全国铁路将在6月25日中车青岛四方CR400AF-Z(8辆标准编组)和CR400AF-BZ(17辆超长编组)两种编组的新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将首次亮相,正式上线投入运营。

2021年6月25日,拉萨至林芝的拉林铁路正式开通,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上青藏高原,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9]

2021年8月15日7时50分,复兴号高寒动车组从牡丹江站缓缓驶出,这是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参与牡佳高铁联调联试,也是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在中国最东端高寒高铁线路试跑。[10]

截至2021年底,中国铁路配备复兴号系列动车组达1191组,累计安全运行13.58亿公里,运送旅客13.7亿人次。[11]

2022年1月6日上午,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北京清河站正式上线发车。新车依托京张高铁智能复兴号运营经验和先进技术,配备世界首个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该动车组编组8辆,为4动4拖动力分散式动车组;定员564人,设商务、一等、二等、媒体车厢;在保持标准配置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智能服务、智能运维等功能的基础上,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增加了智能行车功能,围绕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列车提供中文、英文广播播报及信息显示,商务座旅客智能交互终端提供高铁娱乐中心、无线投屏、车辆功能介绍、车辆运行信息查询等服务,融合高铁5G+4K技术,搭建了世界首个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可以实现列车运行中的节目现场录制和直播,同时也可实现赛事直播。[12]

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

全新命名

英文代号

复兴号动车组复兴号动车组(25)2017年1月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向四方和长客颁发了中国标准动车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中国标准动车组也正式获得型号命名。

其中四方生产的“红神龙”命名为CR400AF,长客生产的“金凤凰”被命名为CR400BF,正式摒弃CRH的命名序列。原有的CRH序列名称将不再用于中国标准动车组,但是否继续保留和谐号名称用于后续新车型,暂无明确的官方消息。[13][14]

名称释义

字母:CR是China Railway的缩写,即中国铁路;数字400、300、200是指速度等级,400指时速350公里,300指时速250公里,200指时速160公里;“A”和“B”是生产厂家的标识,A代表四方股份,红神龙配色,B代表长客股份,金凤凰配色;“F”“J”是技术类型代码,“F”表示动力分散式动车组,“J”代表动力集中式动车组;"-A"“-B""-C""-G""-BZ"为衍生型号,“-A”代表16辆的长编组列车,“-B”代表17辆的长编组列车,“-C”代表智能动车组,“-G”代表高寒动车组,“-BZ”代表17辆长编组智能动车组;CR200J动力车的技术来源于现有准高速客运机车,“FXD1”代表以株洲厂FXD1型电力机车为原型,“FXD3”代表以大连厂FXD3型电力机车为原型,“HXD1D”代表以株洲厂HXD1D型电力机车为原型,“FXN3”代表以大连厂FXN3型内燃机车为原型。

车身颜色

实验室中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红神龙”和“金凤凰”分别是红色和金色的,同时象征着中华近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龙凤吉祥”。

三种级别

新命名规则在2016年11月底由铁总党组会议确定,未来中国动车组将采用CR200/300/400命名,分别对应160、250和350(km/h)三种持续时速等级,数字代表最高时速,例如,400代表最高速度可达400km/h及以上,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

三种时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中国高速铁路主要是时速350、250两种,中国快速铁路是时速200和160两种。三种时速列车可以满足这四种时速需求,CR200可以兼容快速铁路两种时速。

“复兴号”已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今后还将根据运输市场需求,逐步研发CR300和CR200系列的中国标准动车组。

铁总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平台基础上围绕安全、经济、舒适、节能、人性化等方面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研制不同速度等级、适应不同环境需求的自主化、标准化动车组系列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中文型号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复兴号动车组。在命名仪式上,铁总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宣布了这个新名字。

型号含义

“复兴号”已有“CR400AF”和“CR400BF”“CR300AF”“CR300BF”CR200J”五种主要型号。

衍生车型有CR400AF,CR400AF-A,CR400AF-B,CR400AF-C,CR400AF-G,CR400AF-BZ,CR400BF,CR400BF-A,CR400BF-B,CR400BF-C,CR400BF-G,CR400BF-BZ,CR300AF,CR300BF,FXD1-J,FXD3-J,HXD1D-J,FXN3-J共计18种车型覆盖不同速度等级、满足不同运用需求。

在研250级别

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适应于高速铁路、快速铁路、城际铁路。

与既有时速2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相比,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将实现以下突破:一是实现全面自主化。其软件、硬件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制造或选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是性能提升。动车组运行阻力、能耗、噪声等指标更优,安全监测更全面,车辆使用寿命更长,列车整体和关键系统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更加智能。实现动车组智能化状态监控、维修、服务。四是系统采用中国标准。结合中国铁路运用环境、运用需求,实现列车操纵、运用及检修维修的统一,不同厂家动车组可以重联运营,有利于降低运用维修成本。

技术优势

创新成果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构建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先进科学的技术标准体系,动车组基础通用、车体、走行装置、司机室布置及设备、牵引电气、制动及供风、列车网络标准、运用维修等10多个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复兴号车内复兴号车内“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同时采用了一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最重要的是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创新及成果主要体现在:

一、安全保障技术更先进。“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设有智能化感知系统,并建有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以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环境复杂(-40 ~+40 ℃)、长距离、高强度运行的需求,“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按最高等级(设计寿命30年或1500万公里)考核动车组主要结构部件,整车进行60万公里运用考核(欧洲一般40万公里)。

二、乘坐体验更良好,不但能充电而且有WiFi。“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设置不间断的旅客用220V电源插座;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还采取了多种减振降噪措施,改进了洗漱设施,设置有无障碍设施等,能够为旅客提供更良好的乘坐体验。

三、感知系统更智能化,出现异常自动限速或停车。“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多达1500余项,能够全面监测列车运行状况,实时感知列车状态,包括安全性能、环境信息(如温度)等,并记录各部件运用工况,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此外,“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还采用远程数据传输,可在地面实时获取车辆状态信息,提升地面同步监测、远程维护能力。

复兴号车内复兴号车内四、车体低阻力流线型、平顺化设计,不仅能耗大大降低,车内噪声也明显下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350km/h速度级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有效减少了持续运行能量消耗。在车体断面增加、空间增大的情况下,“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按时速350公里试验运行时,列车运行阻力、人均百公里能耗和车内噪声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

优于CRH

与“和谐号”CRH系列相比,“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具有以下五大升级点:

  • 寿命更长

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进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温度横跨正负40℃、长距离、高强度等运行需求,“复兴号”进行了60万公里运用考核,比欧洲标准还多了20万公里。最终,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而“和谐号”是20年。[15]

  • 身材更好

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跑起来也更节能。坐过“和谐号”的朋友都会发现,动车组车顶有个“鼓包”,那其实是受电弓和空调系统。咱们“复兴号”把这个“鼓包”下沉到了车顶下的风道系统中,使列车不仅看起来更美,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车在350公里时速下运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15]

  • 容量更大

从外面看“复兴号”身材更好了,登车后,旅客还会惊异于空间更大,因为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虽然断面增加、空间增大的情况下,按时速350公里试验运行,列车运行阻力、人均百公里能耗和车内噪声明显下降,而且有心的乘客还会发现,座位间距更宽敞。[15]

  • 舒适度更高

“复兴号”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当然更值得喜大普奔的是,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当然,这个连接效果如何,还有待乘客们上车检验。[15]

  • 安全性更高

“复兴号”设置智能化感知系统,建立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比以往监测点最多的车型还多出约500个,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它可以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1500余项,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此外,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在车头部和车厢连接处,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在低速运行中出现意外碰撞时,可通过装置变形,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15]

从2004年开始,动车组的牵引控制系统从最初的整系统从国外引进到现在,经过中国科研人员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地再创新,从国外精选最优的芯片,做成板集,模块集一直组合筹建成系统,实现了从设计采购一直到芯片的试验、组建、结构设计全部自主完成。

揭秘“复兴号”最具特色亮点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最具特色的亮点是它的互联互通性能。所谓互联互通,就是要把两个不同生产厂家,按不同技术规范和图纸生产的动车组,进行重联运行,并且能够进行完全一致地控制操作,例如能够控制同时开关门,控制空调等等。此外,中国标准动车组还统一了零部件标准,实现了零部件可以互换,能够节省大量的费用。这在国际上都是首创。

中国标准动车组让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制造”和“中国标准”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

从万国机车到中国标准动车组

2017年6月26日,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被命名为“复兴号”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亮相,开启了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一个崭新的时代。回顾历史,中国在解放初期,都还没有自己的机车。而如今,全球83%拥有铁路的国家和地区都运行着中国的机车产品。

在北京东郊,国家铁路博物馆和国家高速铁路试验基地紧邻着。一边展出的是解放前的“万国机车”,另一边试验线上正在试验的是中国为世界各国定制的城际列车、地铁等世界领先的铁路机车产品。

在国家铁路博物馆,记者了解到,解放初期,中国铁路的机车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被称作万国机车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大力发展机车制造工业,从“解放”“建设”等型号蒸汽机车,到东方红、东风等型号内燃机车和韶山、和谐等型号电力机车,再到新世纪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直至今天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诞生,不同型号、不同动力的“火车头”,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承担着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

中低时速磁浮列车正在生产

在中国中车的工厂里,代表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占据另一制高点的科技成果已经显现。

在中国中车唐山客车厂的生产车间里,正在生产中低时速磁浮列车,它们将在北京的首条磁浮线上运营。目前只有中国等4个国家掌握了中低速磁浮的核心技术。

磁浮交通是国家战略性科研项目,代表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目前在唐山客车厂生产的中低速磁浮列车是国产第四代产品。

磁浮列车能够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我们近年来掌握了最前沿、最核心的技术——IGBT。IGBT,中文名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所有动车的“心脏”,动车速度能够从零公里快速提速到300多公里,靠的就是IGBT。正是掌握了核心技术,中国中车这五年来,在轨道交通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制造服务世界的金名片。

这五年,中国中车从传统的亚非拉市场一直挺进了美国市场,为美国波士顿等多个城市提供地铁。至此,中车产品出口到全球六大洲10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83%拥有铁路的国家都运行着中车的产品。

能耗降低

复兴号动车组复兴号动车组(4)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CRH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因为京沪高铁游客占中国高铁旅客的六分之一以上,经济能力强和需求强,所以在京沪线逐步恢复350时速,其它线路则视条件而定。票价会有什么变化呢? 提速初期,不会调整票价,以后会按情况逐步进行调整[16]

列车改造

正式首发

复兴号首发复兴号首发“复兴号”于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一个形似“飞龙”,一个神似“金凤”,分别担当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车。它们共同迎来了一个时代: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14]

此前已经在哈大高铁载客试运行,并在京沪高铁试运行数个月。

2017年7月2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开展时速350公里体验运营,通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一致认为,京沪高铁满足按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营要求。组织“复兴号”按时速350公里正式上线运营。届时,京沪高铁全程运行时间在4个半小时左右。[17]

2018年4月10日起,铁路部门施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北京始发的“复兴号”列车将新增39对,达到108.5对。其中,京沪高铁新增8对、京津城际新增31对,京津城际列车近八成为“复兴号”列车。北京始发“复兴号”已覆盖15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2018年7月1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将投入运营。

上线运营

16辆长编组复兴号16辆长编组复兴号16辆长编组“复兴号”正式上线运营。全长414.26米,1193个座位,此次16辆长编组“复兴号”将车头部分换为正常车厢,进一步提升了列车的综合运力。长编组“复兴号”列车总定员达1193人,是此前8辆编组列车的2倍多,其中商务座22个,一等座148个,二等座1023个。

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投入运营后,分别担当G3/2次、G11/10次、G149/118次、G7/14次共4对列车的运输任务。

快递车厢

2018年11月10日至11月20日期间,北京铁路局首次在北京至长沙间G83、G506次复兴号动车组设置专用车厢,一列高铁快件的运输能力从此前的500公斤提高至5吨。[18]

新版复兴号

CR200J型复兴号列车CR200J型复兴号列车[19]2019年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列车运行图。随之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CR200J型复兴号列车,也将开始逐步替代传统普速列车在京沪线上线运营。

配备情况

2021年4月11日,全国铁路配备复兴号动车组1036组。

运用意义

“复兴号”CR400系列动车组的成功研制和投入运用,对于中国全面系统掌握高铁核心技术、加快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3]

获得荣誉

2018年12月,获得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20]

运营情况

2021年4月11日,累计安全运行8.36亿公里,运送旅客8.27亿人次。 

运行事故

G89次复兴号首次入川遇故障,乘客西安临时换车

2月8日,北京西开往成都东G89次列车,首次由中国标动复兴号执行,11:24分列车运行至西安北站出现故障,检查40分钟后故障无法排除,全体乘客换乘和谐号CRH380B,延误约80分钟后G89次从西安北站发车。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铁路局)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了上述消息。

该人士称,G89次自运行于西安至成都高铁(下称西成高铁)后,一度暂由CRH380BL担当,今天(2月8日)是由复兴号首次执行该次列车,车型是CR400BF-5033。据G89次延误乘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由于复兴号CR400BF为90座车厢,换乘的380B为85座车厢,换车后导致一部分乘客没有座位。G89次原定于14:41到达成都东站。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故障车复兴号CR400BF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长客)制造,另据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所知故障原因是CR400BF-5033车5号车高温报警。

G89次由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客运段担当,目前,中国铁路西安、北京、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均未发布G89次列车晚点信息。[21]

直至2018年6月,复兴号担当的动车组列车已在全国多条线路发生故障“机破”,其中的CR400BF-5033号列车已发生故障4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