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6号

远望6号

目录导航

研制历程

“远望号”系列是中国航天远洋测控船队的名称,中国前后建造有7艘远洋测控船,分别命名为远望1号至远望7号。

2006年4月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

2007年3月16日下水;

2008年4月12日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2008年7月具备执行任务能力;

2008年9月首次执行任务,并在“神舟七号”升空时,负责在海面上监控舱门压力及卫星位置测控工作。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举世瞩目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大洋待命的远望6号在火箭起飞7分钟后,及时捕获跟踪,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状态监视和信息交换,圆满完成了海上测控任务。

2020年10月17日,首航大西洋的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6号在圆满完成两次海上测控任务后,安全顺利返回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母港。

船舶性能

远望6号图册远望6号图册(3)远望六号测量船满载排水量为2.5万吨,抗风能力达12级以上,可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远望六号测量船指挥控制中心配有先进的综合桥楼系统,具有自动导航、实时监控功能,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该船采用光纤综合信息传输平台,使各大系统都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具备海上智能会诊和排障能力;远望六号测量船所拥有的电力,可供一座30万人口城市的生活用电;其储存的油和水,可供400人在船上长期生活和航行。

船内用光纤构建起信息高速传输平台,各系统都可在这个平台上扩展业务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具备海上智能会诊、排除故障的能力。全船成功采用了减震降噪技术和变风量空调系统,同时在舱室布置上也更人性化,使船员长期远洋生活的舒适性得到明显改善。

远望六号测量船驾驶室,配备先进的综合桥楼系统,具有自动导航、实时监控功能,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此外还有多功能卫星云图接收处理设备、GPS高空气象探测设备、远程气象网络等先进设备,可准确对测控海域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水文数据进行精密测量。可有效提供预定海域的气象预报和分析,为测量船及时规避恶劣海况提供决策依据。

主要功能

远望六号测量船采用了航天、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船上安装了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C波段统一测控系统和C波段脉冲雷达等大型测控设备,能够执行对火箭、卫星、飞船等各类航天飞行器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并能与任务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

居住环境

远望六号测量船船员所居住的房间,和星级酒店差不多,一般都是两张床的标间,也有一张大床的单间。 船舱的每个房间里都有独立的卫生间,马桶也是真空马桶,每次使用仅消耗约半升水,大大减少了出海期间的淡水使用量。每天都可以保证24小时的热水供应,可以随时满足船员的淋浴需要。每个房间都配备有闭路电视系统,可以点播数千部电影和电视剧,收看三个以上的卫星频道。

在船舶馆里展出的“远望6号”模型在船舶馆里展出的“远望6号”模型在船只的甲板中央还有一个游泳池,用特定的海水泵设备实现海水引入与排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船员们可以吹着大洋温暖湿润的海风,欣赏着无敌海景,在湛蓝清爽的海水里畅游一番,极大地缓解身体的疲劳和心理的压力。船上不仅有一个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总面积达到100平方米的健身房,还有篮球场以及羽毛球场,此外位于船的中部还“藏”着一个多功能俱乐部,可同时容纳150余人,内部配备有系列先进的音响影视器材设备。既可以举办小型的晚会,也可以变成“海上电影院”。而电子阅览室、电脑房这样一些基本的设施也都一应俱全。

餐饮方面,远望六号测量船与游轮相比一点也不逊色,船上有大小四个餐厅,实行的是自助餐。此外,考虑到航海生活的特殊性,远望六号船上实行的是5餐制。除了每天正常的早、中、晚三餐外,还分别在每天晚上11时30分和第二天凌晨3时30分安排了两次晚餐,全船人员都可以就餐。远望六号船还有一个设施先进的冷库,最多可储存95吨各类物资,足够全船人3个月的给养。

远望六号测量船所拥有的电力,可供一座30万人口城市的照明用电。船上各种管道纵横,连接起来长达40多公里。储存的油和水,可供400人在船上长期生活和航行。

研制意义

远望六号测量船和于2007年9月29日在江南造船厂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的远望五号测量船一起构成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新一代“姊妹船”,将大大提高应对未来高强度航天飞行试验任务的能力,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远望号测量船队相继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航天器轨道确定和改进、航天器海上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海上测控事业的一系列重大跨越。海上综合试验能力从过去两三年执行一次任务,发展到每一年执行10次任务;执行任务的海域从太平洋扩展到三大洋;执行任务的能力从原来的单一测量,发展到如今的能测能控。

任务执行

2018年5月5日,远望6号船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赴太平洋某预定海域执行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海上测控任务。

2020年11月13日,远望6号船启程,赴印度洋、太平洋执行多次海上测控任务。[2]

2021年5月,远望6号经过短暂休整后,再次扬帆远航,执行海上测控任务,顺利发现并捕获目标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3]

2021年9月7日上午11时01分,搭载着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02星)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火箭平稳飞行一段时间后,在印度洋预定海域待命的远望6号船捕获目标,接过陆海测控接力棒,顺利完成星箭分离等多项关键动作的测控支持。[4]

2022年4月7日早晨7时47分,搭载高分三号03星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平稳飞行一段时间后,被位于印度洋某海域待命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6号船精准捕获。随后,远望6号船为火箭入轨、卫星定轨等关键动作提供了可靠测控支持。[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