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设施是指 核动力厂( 核电厂、核 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等)及其它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
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及后处理设施;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其他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核设施。
已经大量建造的核反应堆使用的是裂变核燃料 铀235和 钚239,很少使用 铀233。由于至今还未有建成使用 聚变核燃料的反应堆,因此通常说到核燃料时指的是裂变核燃料。由于核反应堆运行特性和安全上的要求,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燃烧”不允许像 化石燃料一样一次烧尽。为了回收和重新利用就必须进行后处理。核燃料后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分离纯化过程,曾经研究过各种水法过程和干法过程。
核电站(nuclearpowerplant)是利用 核分裂(NuclearFission)或核融合(NuclearFusion)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 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分裂反应而发电。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 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 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 常规岛(包括 汽轮发电机系统),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
据 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1984年,全世界有34座核电站投产发电,使世界核电站发电量增长17%,达到2200亿瓦。当年,全世界新建核电站14座。
到1986年底,全世界在运转的核电站达到376座, 总装机容量达到2769.75亿瓦;在建的核电站有135座,总装机容量为1469.31亿瓦;拟建的核电站有124座,总装机容量为1218.9亿瓦。
到1987年6月底,全世界在运转的核电站有389座,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亿瓦。当时,世界各国核电站所提供的电力,相当于700多万桶石油的能量。去年,全世界又增加了20座核电站,使世界核电站总数达到420座。
到1986年底,核电站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比重已上升到了15%。同时,核电站发电量占各国发电总量的比重,法国为70%,比利时为67%,瑞典为50%,瑞士和西德两国分别为39%和30%,日本和美国两国分别为25%和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