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创新的形式密不可分,因此,本研究中将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创新的形式共同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产业技术创新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需要相关企业协同创新。
由于产业技术是企业技术的有机统一,因此产业技术创新需要以某些骨干企业为核心,联合产业内外相关支持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地进行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
第二,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共同创新。
任何产业的技术不管是通过多少企业技术实现的,是何分工,都必然存在着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产品技术与生产技术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设计完美的产品技术离开了生产技术就只能是潜在的技术。产业技术发展必须是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齐头并进,平衡发展。日本产业是因生产技术发达才使日本一度成为技术大国的,而中国传统产业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既制约着产品竞争力,也影响着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制约着产业技术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技术创新是新旧技术的整合过程。
为实现产业技术发展目标,各种有用的新旧技术被重新组织起来,通过整合,技术关系得到重新调整和优化,落后技术被淘汰,新技术通过选择和进一步开发进入产业(即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引进技术得到消化吸收,产业技术的整体功能因此得到增强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企业技术都会有变化,一些企业因技术落后被淘汰或转向,也因新技术得到应用而诞生新的企业甚至新的产业。
第四,产业技术创新是各种创新手段如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综合运用的过程。
由于创新方式和模式各有侧重,因此,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创新模式。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创新难度和技术密级不同而有所侧重,最终,自主创新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第五,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扩散及个性化过程。
一个产业及不同层次的行业中都会有许多同行企业,同类企业共有的技术即是共性技术,如冰箱行业中,以压缩机为核心的制冷技术即是共性技术。产业及行业的技术发展状况常常通过共性技术的发展表现出来,产业技术创新就要使共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产业技术的发展最终又是通过企业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的,各企业还应根据自己的技术状况和市场定位,在共性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个性特色的产品,这即是共性技术的扩散和个性化过程。
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之后的研究者注重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以及技术创新产生的经济基础、技术轨迹、技术创新集聚与扩散等的研究。美国学者阿伯纳赛(Abernathy)与厄多伯克(Utterback)最早对美国汽车工业中的技术创新的动态变化作了研究,得出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速率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从产业组织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技术创新的动态模式进行了探讨。产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模式又简称为U-A模式,该模式认为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寻找生产某种新产品的技术,而过程创新是寻找生产某种新产品的成本节约型技术所进行的投资。前者强调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业化,如全新的产品或改进的产品,后者更强调产品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如新工艺、新设备、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
1.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在产品未基本定型之前,特别是基本设计出现以前,产品的创新次数多,变动频率高,而且包括更多重大的创新,一直到众多的产品型号、模型中产生基础设计后,产品创新的速度才会降低,产品创新的频率便成直线下降。在新产品技术的形成期间,工艺一般因陋就简、不讲求效率,只求能最经济地把产品样品试制出来,这时并没有专用的设备和工具,也没有精心的工艺,在组织管理方面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而过程创新可以通过成本降低而获得竞争优势,并成为一种阻止进入的手段,如图1。
图1 技术创新动态模型
2.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阶段特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特征,可将两者的变化放在同一时间尺度下,以不同阶段来衡量。技术创新动态的过程从其状态特点总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变动阶段、过渡阶段和固定阶段。
(1)变动阶段。该阶段是一个变动较为频繁而且具有突发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创新的频率较高,工艺创新较少,企业往往以潜在需求为市场目标,通过产品原理、结构等方式的改变使产品设计相应的功能不断完善。该阶段进入市场的产品类型、功能差异性较大,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不稳定,企业的研发支出较高,但经济效益往往不显著。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产品创新变化极其迅速,产品在目标和技术上都存在不确定性,而过程创新刚刚开始起步,投入的材料大多数是现成的材料,制造过程使用的是通用设备和高级技工,在小规模的接近技术源的工厂中生产,组织结构和管理方面也都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在这一阶段,主要以产品创新为主,过程创新处于从属地位。
(2)过渡阶段。新产品需求上升时,开始进入过渡阶段。此阶段市场上的产品设计已基本定型,产品的功能和基本结构经过市场和生产实践后已趋于成熟,产品的创新频率大大下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也从产品的研发转化到对产品的大批量和低成本生产上。在这个阶段,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根据定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专用的设备和工具,材料改用专用的材料,适用于大量生产的组织形式,管理和控制也非常重要。
(3)固定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说相对应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中后期,相当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在该阶段产品和技术均已成熟,创新频率都很低,市场需求稳定,企业创新的目标在于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满足各类用户的差异性需求。稳定阶段的创新大多数为产品和过程的渐进性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技术创新的动态特征,可使用下表更加清晰地说明。
变动阶段 | 过渡阶段 | 固定阶段 | |
创新类型 | 频繁的重大产品变革 | 上升的需求导致的重大工艺变革 | 产品的渐进性改进和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
创新源 | 行业领先者,产品用户 | 制造商,用户 | 经常是供应商 |
产品 | 多样化,经常是定制的 | 至少稳定一种产品设计以保证足够的产量 | 大部分为标准产品 |
工艺 | 灵活但效率不高,能适应大改变 | 比较固定,仅在主要工艺上作一些改进 | 成本大 |
研究与开发 | 由于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故不集中于特定技术 | 主导设计出现,集中特定的产品特性 | 集中于逐步改进的产品技术,强调工艺技术 |
设备 | 通用设备,需要熟练工人 | 某些子工艺过程自动化,建立独立的“自动化小组” | 使用专用设备,大部分自动化,工人主要进行监督和控制 |
工艺 | 小规模,接近用户或者创新源 | 普通工厂,设有专门部门 | 大规模,对特种产品实行高度专门化 |
工艺变革成本 | 低 | 中 | 高 |
变动阶段 | 过渡阶段 | 固定阶段 | |
竞争者 | 很少,但随着市场份额波动在增加 | 很多,但随着主导设计的出现而减少 | 很少,处于市场份额稳定的典型的垄断阶段 |
竞争基础 | 产品功能的性能 | 产品多样化,适用性 | 产品的价格 |
组织管理 | 强调非正式的企业家式的组织管理 | 采用项目组或工作组的形式 | 组织管理中强调结构、目标、规则 |
行业领导者的弱点 | 模仿者、专利的挑战;成功的产品突破型创新 | 更加有效和高质量的产品制造商 | 技术创新导致更优的替代品 |
上述由阿伯纳赛与厄多伯克所阐述的技术创新动态模型(U-A模型)揭示了在大量生产的装配型产品条件下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相互作用过程中,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之问的权衡和变换。到了固定阶段,效率为先、创新退居第二位。在一个创新产品从变动阶段再到过渡阶段再到固定阶段的过程中,产品的生命周期即将结束,但也意味着下一个创新波的到来,技术创新仍以同样的轨迹在运行,这也正是创新规律性的体现。尽管A-U模式为我们理解企业个体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但该模式未能回答企业在成熟阶段后如何进一步创新的问题,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就必须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
变动阶段 | 过渡阶段 | 固定阶段 | |
创新类型 | 频繁的重大产品变革 | 上升的需求导致的重大工艺变革 | 产品的渐进性改进和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
创新源 | 行业领先者,产品用户 | 制造商,用户 | 经常是供应商 |
产品 | 多样化,经常是定制的 | 至少稳定一种产品设计以保证足够的产量 | 大部分为标准产品 |
工艺 | 灵活但效率不高,能适应大改变 | 比较固定,仅在主要工艺上作一些改进 | 成本大 |
研究与开发 | 由于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故不集中于特定技术 | 主导设计出现,集中特定的产品特性 | 集中于逐步改进的产品技术,强调工艺技术 |
设备 | 通用设备,需要熟练工人 | 某些子工艺过程自动化,建立独立的“自动化小组” | 使用专用设备,大部分自动化,工人主要进行监督和控制 |
工艺 | 小规模,接近用户或者创新源 | 普通工厂,设有专门部门 | 大规模,对特种产品实行高度专门化 |
工艺变革成本 | 低 | 中 | 高 |
变动阶段 | 过渡阶段 | 固定阶段 | |
竞争者 | 很少,但随着市场份额波动在增加 | 很多,但随着主导设计的出现而减少 | 很少,处于市场份额稳定的典型的垄断阶段 |
竞争基础 | 产品功能的性能 | 产品多样化,适用性 | 产品的价格 |
组织管理 | 强调非正式的企业家式的组织管理 | 采用项目组或工作组的形式 | 组织管理中强调结构、目标、规则 |
行业领导者的弱点 | 模仿者、专利的挑战;成功的产品突破型创新 | 更加有效和高质量的产品制造商 | 技术创新导致更优的替代品 |
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升级
经济学家们在论述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关系中有各种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关键生产要素模式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往往存在一种或几种对产业成长和产业结构起关键作用的生产要素。这些关键要素的扩散应用,会引起相关领域的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进而引起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演变。
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和卡洛塔·佩雷斯在《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中,曾经分析了“关键生产要素”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他们首先把创新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增量创新——由工程师完成的经常性发明和改进;基本创新——由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的科研成果;技术体系变革——导致形成新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经济模式变革——由技术体系变革引起的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四种类型的创新活动中,技术经济模式变革会产生非同寻常程度的投资和盈利机会。因此是最重要的创新。他们认为,导致技术经济模式变革的原因是“关键生产要素”的扩散应用。这些关键生产要素在经济模式变革之前已经存在,但是应用的范围较小。当上个经济周期的关键要素出现边际收益递减时,新的关键要素投入使用打破了原有技术经济模式的限制。新的关键要素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引起连锁变革,推动一个技术经济模式向另一个技术经济模式演变。
历史上的每一次新技术革命都为社会生产提供了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要素投入使用以后,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过程中,不断寻找最佳的组合应用方式,当显示出有利于大幅度降低成本、有利于迅速增加产量、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的时候,其应用范围迅速扩大。新生产要素的扩散应用,推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成长,并引发生产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原有的产业结构被打破,在新要素应用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按照“关键要素——扩散应用——结构变革”的模式,演进到更高的层次上。
例如,初期煤的直接生产应用领域主要是蒸汽机、制铁和铁路运输。随着煤被大量扩散应用于电力生产等领域后,改变了水力发电受地点限制的不足,火力发电使电力工业、各种电气设备制造业、重型工程业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也促进了钢铁业的发展。
当钢作为一种关键生产要素,被扩散应用后,又为飞机制造业、汽车业、石油开采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生产要素被不断更新,在新的关键生产要素的扩散应用中,孕育着新的结构模式,这样,新的关键生产要素的诞生和扩散应用使产业结构保持了一个连续向高级化演变的趋向。
2.非均衡演变模式
多西和奥尔森尼戈的论文《协调与转换:对演进环境中结构、行为和变革的概观》,细致分析了产业间比例关系不协调导致的结构演进。他们认为:中观经济的重要中间环节是产业之间生产和技术的相互依存性。产业之间以投资、需求和就业为纽带,形成纵向与横向关系。技术创新机会在产业之间的配置是不均等的,有些产业是技术发展的源头,而有的产业是技术的吸纳部门。技术成果沿着技术的投人产出关联在纵向生产部门之间扩散和传输,形成动态反馈、有差别的和相对有序的产业结构。在技术传递过程中,产业间的技术差异的存在使原有的依存关系发生变化,促使瓶颈产业通过学习和进一步创新赶上来。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扩散,引起价格、生产率和收人的变化,进而推动需求和投资增长。产业资源在创新—非均衡—创新的过程中重新配置,并在对非均衡的不断调整过程中,由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组合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组合,由以传统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转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
多西和奥尔森尼戈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产业经济的良性运行建立在各产业间比例关系均衡的基础上,但是,各种技术经济因素对相关产业群的影响,使产业间比例关系的不均衡成为常态。产业结构变动是为了改变不均衡状态,但是结构变动的结果又往往产生了新的不均衡。
技术创新是导致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一次创新活动的成果,一般只对少数产业的成长产生巨大作用,而对其他产业成长的影响较小,技术创新对各产业的作用差异,使产业间比例失衡,失衡成为后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新一轮创新活动中,后进产业追赶上来,产业结构的整体技术水平向前发展。
3.主导产业转换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一组主导产业的带动和刺激。主导产业的迅速成长,创造了新的技术发展空间和新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他指出:经济起飞的决定性因素是在一个发生扩散性效果的环境中引进新的技术,而新技术总是被吸收在特定的工业部门之中。由于这个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和积累,扩大了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扩大了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起带头作用的部门称为主导部门。经济成长阶段的交替表现为主导部门顺序的变化,现代经济增长实际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当主导部门的先进技术及其影响已经扩散到各个有关部门和地区之后,它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这时就会有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主导部门的不断更替,带动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罗斯托认为,能够发挥上述作用的产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素质,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保持着超过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率,对其他产业的成长具有诱导和带动作用。
获得主导地位的产业都具有以下特征:①符合技术发展方向。主导产业往往诞生于重大技术变革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断吸收技术创新的新成果,具有较高的产业比较进步率,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主导产业保持着高于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②市场需求增长的潜力大。相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率,主导产业的需求成长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对主导产业的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因而主导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③与其他产业有广泛的技术经济联系。主导产业的投入产出与其他产业有密切的关联,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前向、后向和旁侧等相关产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带动和刺激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上述三个特征是主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的基本条件,尤其是技术水平特征,决定了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和推力。所以,当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减缓,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或创新的需求的潜力已接近极限时,适时让位于新的主导产业,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序列中的主导产业转换迟滞,长期由衰退产业占据主导位置,整个产业向高级化的演进就失去了引擎和核心,就会出现发展方向分散等无序现象。而主导产业先进的产业序列,则具有资源有序配置、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技术持续进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