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键

目录导航

简介

例如英文中的File菜单项(内部表示为&File),用中文表示为文件(F)(内部表示为文件(&F))。并且只对当前级别的菜单或控件有效。假若File1菜单下的还有一个File2菜单项,那么打开第一层File1之后,再按下 Alt-F 就是访问第二层的File2而不是File1

访问键vs快捷键

访问键和快捷键在传统桌面应用程序设计方面会经常用到。微软和Oracle、SAP等公司也将两者写入了自己的设计规范中。

但具体应用的时候,有时候不容易区分,用法上也容易产生错误。不仅程序员如此,一些设计人员也难以避免。

图1windows资源管理器菜单中的访问键和快捷键图1windows资源管理器菜单中的访问键和快捷键

图1:windows资源管理器菜单中的访问键和快捷键

访问键

最容易辨别。它的外观就是括号括起来的一个带下划线的大写字母。比如 File(F) Edit (E) View(V) 。

访问键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访问键,可以定位到功能触发器(而不是触发功能)。打个比方:话到嘴边,千钧一发。

访问键的特点是:

外观形式为:括号括起带下划线的一个大写字母

键盘访问规则为: Alt + 字母

应用规则为:它是一直可见的。即带有访问键的都直接可以看到,不会隐藏起来

命名规则为:命名方法相对不必固定。一般为英文单词首字母,比如FILE的(F),在中文环境下除了固定用法,可以采用拼音字母或任意字母。

交互规则为:访问键只提供访问,不提供触发。也就是说按下访问键以后,当前控件被激活,但是不发生点击。

快捷键

快捷建与访问键很不同。它的外观形式比较多样。常见的形式是” Ctrl + 大写字母”。但也有其他形式,比如 F1 、F2、 Home、 Del、 End 以及 Alt + 功能键等多种形式。比如,一个窗口默认带有两个快捷键,一个是【回车】-触发窗口默认按钮的提交;一个是【Esc】-触发退出当前窗口的事件。

快捷键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快捷键,可以直接触发功能(不仅定位到功能,而且触发)。打个比方:话已出口,覆水难收。

快捷键的特点是:

外观形式:多样化,包括功能键、Ctrl+大写字母、Alt +功能键等多种形式(但不允许Alt+带下划线的大写字母形式)

键盘访问规则:包括功能键、Ctrl+字母组合、Alt+功能键等多种形式(但不包括Alt+字母的形式)

应用规则:它不一定是可见的。有些快捷键可见(比如资源管理器的子菜单)、有些在鼠标移动到其上方时可见(比如工具栏提示)、有些一直不可见(比如Esc键退出窗口)

命名方法:相对固定。比如拷贝、粘贴、删除、确定等约定俗成的快捷键都相对固定,我们在开发时都要遵守。其他一些没有约定的,可以自行设定,前提是不与通用快捷键冲突、不重复。

交互规则:访问的同时触发动作。也就是说快捷键按下以后,不只激活控件,而且激活了对应的动作。

访问键与快捷键的关系

在界面开发中应采取的一般原则是:访问键必须有,快捷键可选。两者可以同时存在。

两者的键盘方式不能重复。比如访问键使用,则快捷键不能同样设为Alt+A,一般我们采取”Ctrl+字母”的方式与访问键区分开。

例外:访问键只提供给系统默认菜单和功能。用户自定义的功能和第三方插件允许例外。

访问键与快捷键比较表


访问键 快捷键
外观 只有Alt+大写字母 多样化
键盘访问 只有Alt+字母 多样化
是否看见 一直可见 都可以
是否必须 如无特殊情况,是 不是
命名方法 英文首字母,或自定义 常见快捷键用法固定,特殊键科自行定义
应用场合 菜单条,按钮 菜单条,按钮,工具栏,其他控件
英文 Access key Accelerator key
别名
加速键
交互 激活控件,不触发动作 激活控件同时触发动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