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挫裂创:(contusion-laceration)是由于致伤物挤压作用形成的损伤。这是一种典型的钝器伤。挫裂创的创缘不整齐,创壁粗造,两壁间多见有组织间桥。创角较钝,创底不平。创口小而创腔大,呈囊状。挫裂创多伴有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
机制
挫裂创形成的方式和机制与挫伤基本相同,暴力强度小时,形成挫伤;暴力强度大时,形成挫裂创。但有时并不一定形成挫裂创,例如腹壁受打击就不易形成挫裂创。通常都是在皮下有骨骼衬垫处,皮肤被夹在致伤物与骨骼之间,才易发生挫裂创,并可形成潜掘性的创腔。挫裂创形成后,创腔很快被流出的血液所充填。如未经恰当处理,极易发生感染,使愈合缓慢。创口愈合后遗留较大的瘢痕组织,缺少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等结构。 挫裂创常发生在头皮、颌面、肩部和四肢等。如外力与皮下骨骼相夹的力的强度超过了皮肤的
弹性限度,引起皮肤、皮下组织或血管撕裂,形成挫裂创。结缔组织纤维、神经纤维和血管皆具有韧性,由于这些组织抗张力的差异,常有一部分纤维或血管未发生断裂,在两侧创壁间形成组织间桥。
形态
挫裂创形态常因致伤物形状的不同而有差异,多呈条形、不规则形、半月形、星芒状。创缘不整齐,常呈细微齿状、内卷。创壁凹凸不平,有明显血液浸染。创角多较钝,可多于两个。创腔内有时可有异物,如泥沙或碎砖屑、毛发等异物,要注意收集保存。挫裂创创缘常伴有擦伤或挫伤。
意义
通过挫裂创的检查可说明下述问题:①根据挫裂创的分布、数目、严重程度以及有无
抵抗伤存在,可推测是他杀、自杀或意外事故;判断暴力的作用方向,以及成伤的方式;②根据挫裂创的大小和形态,有时可推断钝器与身体接触面的形状进而推断致伤物;③创口中若发现泥沙,应与发现尸体现场上的泥沙进行比对,以判断尸体曾否被移动过。挫裂创有时伴严重
内脏损伤而致死。
治疗方法
(1)等采用
显微外科技术, 用10-0 尼龙线将
蛛网膜裂伤严密缝合, 可显著减少
脑脊液漏发生率。笔者在术中, 清除额叶挫裂伤成血肿叶后, 注意对颅底区蛛网膜保持完整性, 并从硬膜下, 电凝聚蛛网膜使其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其次, 注意对额窦及筛窦区探查, 单纯线性骨折伴硬膜破损较轻,以骨蜡闭封及脑耳胶涂抹破损处, 多能达到满意效果。 但合并
粉碎性骨折较多游离的碎骨片时, 同时常伴有硬膜破损较大, 难以缝合和修补。 此时,额肌帽状腱膜骨膜贴伏于前颅底区, 并以生物胶封闭, 从而使额部、 筛窦区开放予以密封, 手术效果满意(2)。外伤性前颅底开颅颅底修补和重建: Atul Goel(3)以为颅底骨性结构重建, 目的在于支撑硬膜, 保证颅底的封闭性,避免脑脊液漏形成, 保护对脑组织免受损伤, 同时可防止脑膜脑膨出,对颅底
骨缺损是否行移植骨或钛网修补争论较大。 随访中无脑膜脑膨出, 显示外伤性前颅底缺损较小未必需异体材料修复。 至于修复材料的选择、 带蒂额肌帽状腱膜瓣取材方便, 双重血供, 外形美观, 面积较大, 有硬性支撑,不需二期断蒂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修复前颅底缺损的最好材料(6)。我们的临床实践证明, 对于急性期严重颅脑伴前颅底损伤的患者,由于额眶部广泛性骨折常伴额窦和筛窦破裂开放,前
颅底骨折及硬脑膜撕裂范围较大,常伴有颅内血肿、 脑挫裂伤及脑脊液漏, 气颅等情况发生, 应尽早及时手术清创减压和颅底重建。缓解颅高压和减少颅内感染的机会。 异体修补材料可能会增加开放伤颅内感染的机率, 故本组病人以带蒂肌帽状腱膜瓣及局部骨片整复相结合,行一期前颅底重建和修补。术后均无
鼻漏, 脑膜脑膨出, 取得了满意疗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