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镇

佳里镇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佳里镇

旧称 萧珑社

行政区管辖 台南县

行政区类别

经纬度 东经120.10度,北纬23.10度

总面积 38,021平方公里

户数 18,391户

人口 59,244人(2007年12月)

镇长 徐正男

区划 21里405邻

机关网站 佳里镇公所

民意机关 佳里镇民代表会

邮递区号 722

毗邻 学甲镇、将军乡、七股乡、西港乡、麻豆镇

地理位置

佳里镇位处嘉南平原西南沿海地区,与学甲、麻豆镇、七股、将军、西港乡接邻,為北门区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枢。

历史沿革

名称沿革:佳里是今天台南县沿海地区所谓「北门区六乡镇」的首善市镇。旧名「萧瓏」一直沿革至日据时代,初称「萧瓏堡」,后改称「萧瓏庄」,民国九年(1920年)台湾地方制度改革,以萧瓏地处古天兴县治的「佳里兴」附近,而改為「佳里庄」,以萧瓏平埔人称「傀儡」而引其音而改称;同时合併北门屿和萧瓏两支厅為「北门郡」,郡所在地即设於佳里。嗣后庄制升格為街制,台湾光复后再改街為镇,即今「佳里镇」之沿革。

农业状况

土壤种类单一,仅有砂页岩新冲积土,排水性佳,為种植旱作物理想之土壤。年雨量介於1200-1500㎜,全年80﹪雨量集中於五月至九月,平均温度23℃。耕地面积约2740公顷,农业人口佔从业人口约32﹪,农畜產品以水稻、甘蔗、玉米為主,乳牛、猪、鸡次之,设有台糖佳里糖厂。

地方名人

高文瑞:战後曾出任台南北门家政学校、北门农校、北门中学校长、实施地方自治後当选台南县第一、二届县长,对地方建树颇多。

戴再生:早年经营戴竹营造及康乃馨公司,事业有成後步入政坛,曾任县议员、副县长、议长等职,为民喉舌,热心公益,积极争取经费建设乡里,深受民众肯定。

郭水潭:笔名郭千尺,1906年生,1995年去世,为盐分地带前辈作家,其作诗见长,有「世纪之歌」、「三等病室」、「向棺木恸哭」、「斑鸠与庙守」、「故乡之歌」等,小说「某男人的手记」、「福尔摩沙」等。

林清文:1919年生,1978年去世,盐分地带前辈诗人及剧作家。著有新剧剧本「廖添丁」,重要诗作有「新生之歌」、「疼爱生命之日」、「给规矩男不二男」,其长篇自传体小说「愚者自传」曾在自之晚报副刊连载。

林芳年:本名林精鏐,笔名李秋华,1941年生,佳里镇子良庙人,为抗日宿儒林芹春长男。林芳年是横跨两代的台湾新文学作家,也是光复後盐分地带创作力最旺盛的作家,能诗、小说及散文,亦能写评论,算是全能作家。著有小说「失去欢乐的春天」、「情脉」、「森走的自由」、「瘦猿的人生」、等。

杨顺明:笔名羊子乔,1951年生,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出版诗集「月浴」、「收成」、散文集「太阳手记」、「轮回」,评论集「蓬莱文章台湾诗」、主编「盐分地带文学选」、「光复前台湾文学」、新诗四卷。

黄劲连:1947年生,嘉义师专、泣化大学中系文艺组毕业。现任「蕃薯诗社」、总编辑,台南市「传统文教基金会」、「乡城生活学苑」、台湾闽南语班教席。编有<台译千家诗>、<台译唐诗三百首>等。

林佛儿:笔名林白,1941年生专事小说、散文的创作,创立国内知名的「林白出版社」发行书籍数千种,著有「寻找春格里拉」、「南方的果树园」、「北回归线」等书。

王荣周: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中兴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曾任财政部证管会主秘、财政部专门委员、国库署长、台北市国税局长、调查局长,现任财政部常务次长。

吴清基: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博士,曾担任教育部技职司长、常务次长、政务次长等职;2001年曾代表中国国民党竞选台南县长。现任台北市教育局长、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兼任教授。

陈秉辉:郑成功的军人。

交通

台19线:学甲镇 - 佳里镇 -西港乡

县道176号:七股乡 - 佳里镇 - 麻豆镇

昔日佳里曾有糖业铁路隆田线经由麻豆连接至纵贯线隆田车站,1980年7月结束客运业务。

教育

高中职

  国立北门高中

  国立北门农工

国民中学

  台南县立佳里国中

  台南县立佳兴国中

国民小学

  台南县佳里镇佳里国小

  台南县佳里镇仁爱国小

  台南县佳里镇佳兴国小

  台南县佳里镇延平国小

  台南县佳里镇塭内国小

  台南县佳里镇子龙国小

  台南县佳里镇通兴国小

  台南县佳里镇信义国小

民俗活动

金唐殿的萧瓏香

金唐殿的萧瓏香、子龙庙煮油安宅、北头洋平埔祭。

佳里镇节庆活动

佳里镇由於盐份含量较高因此相当适合种植牛蒡,牛蒡採收期约在每年的2月续至5月初,是佳里镇主要的农特產品,佳里镇农会配合其他同农特產品像是胡萝卜、洋香瓜等等,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佳里镇牛蒡节,活动内容相当丰富,像是牛蒡美食饗宴、音乐艺术表演、农特產品园游会和亲子活动等等,让来到佳里镇体验牛蒡文化的民眾更能享受现场欢乐的气氛喔!

佳里镇另外一项主要的节庆活动就是位在萧垄文化园区所举办的糖果节,规划包括欧、亚、美洲及台湾民俗等糖果展馆,并搭配歷史悠久的佳里糖厂等旅游景点,每年的活动都带个民眾不同的视觉饗宴,也让小朋友们沉浸在糖果的梦幻世界!

旅游

  萧垄文化园区

萧垄文化园区

园区位於佳里镇六安里六安130号,旧称「萧垄糖厂」,平埔族语为契约之地。萧垄文化园区所在位置的佳里糖厂,创立於民国前6年(西元1906年),是「明治製糖株式会社」在台湾所设立的第一个新式糖厂,随著砂糖市场日渐萎缩,佳里糖厂亦於1995年关厂。

台南县政府分别以「閒置空间再利用」及「地方文化馆」的形式保存下来,并由废置的厂区蜕变成「萧垄文化园区」。為保存文化的传承,也留下两排大型的仓库及彩绘的五分小火车。并利用厂区内閒置仓库,规划有主题馆区计有14栋仓库(统称為「萧垄14仓」)分成展览馆10馆、公共设施4馆,展示臺南县自然地理及人文开发、民俗有关文物,并提供艺文人士举行展览活动。

o§交通§o 开车:国一下交流道往佳里方向走台十九线、一七六线即可到达。 

震興宮

震兴宫交趾陶

震興宮位於佳里镇佳里興325號,主祀清水祖師、雷府大將、李府千歲。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原名「清水宮」。是早年平埔族活動的地點,為台灣古文明發源地之一,亦是古天興縣治所在地,因價值非凡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同治年間恭請交趾陶名師葉王參與主持,並改名為「震興宮」。廟方保存相當多葉王的交趾陶,值得仔細欣賞。

佳里糖厂

佳里糖厂位於佳里镇北边19号省道旁,在制糖业兴盛的日据时期,时时可见小火车日夜忙碌地来回载运甘蔗。由于光复后制糖业开始萎缩,遍佈全省各地的糖厂多以关闭收场,晚景凄凉。 佳里糖厂古称为萧糖厂,萧是平埔族社名,原意是「契约之地」,是西拉雅系的社群之一,也是「明治制糖株式会社」在台设立的第一个新式糖厂。佳里糖厂结束製糖后,内部建筑也多被拆除,而后经由台糖公司整理部分照片、文物,开闢主题馆作為公共展览,佳里糖厂小火车恢复行驶,遂成为地方盛事。现在萧文化园区的南此双廊道,是当时糖厂关闭后,遗留下来的14栋仓库,在主景的11仓中,并排成东西四列,形成南北两条廊道,笔直幽深,目前是租借民间展览用途;在仓库旁的酪梨大道,则是诗意又有情调,六月的採收期风味绝佳。 由於佳里糖厂正位於萧文化园区中,小火车行驶路线可从糖厂向外扩及整个园区,与其他主题馆结合起来,成為总长约4、5公里的游园列车,搭载游客们进行怀旧之旅。

金唐殿

金唐殿

建於清康熙37年,距今有三百余年历史,是佳里最古老的庙宇,是内政部定之三级古绩,庙宇内以【交战图】最為有名,是民国17年时,广东汕头名匠何金龙的作品,遍佈於庙宇内的角落以及墙壁上,喜爱传统艺术的朋友到这边不要忘记找找看这些宝藏。 

特产

  西印度樱桃

稻米

玉米

甘蔗

洋香瓜

牛蒡

红萝卜

西印度樱桃

虱目鱼

地方小吃

  虱目鱼丸

虱目鱼丸

佳里肉圆

水煎包

佳里镇农会边切仔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