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体制

55年体制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55年体制图册55年体制图册(4)b>55年体制(日语原文 55年体制 假名 ごじゅうごねんたいせい 罗马字 Gojūgonen Taisei)指的是日本政坛自1955年出现的一种体制,即政党格局长期维持执政党自由民主党与在野党日本社会党的两党政治格局。一般认为该体制结束于1993年。55年体制一词

55年体制

最早见于政治学者升味准之辅于1964年发表的论文“1955年の政治体制”(《思想》1964年4月号)。

1990年代初期,由于自民党政权腐化、派系平衡崩溃,自民党陷入分裂。加之泡沫经济的崩溃导致长期经济不景气,社会党党势一度上扬。然不久之后,两党皆陷入衰退局面。在1993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未能获得国半数议席,沦为在野党。“55年体制”崩溃。

55年体制指的是日本政坛自1955年出现的一种体制,55年体制一词最早见于政治学者升味准之辅于1964年发表的论文“1955年の政治体制”(《思想》1964年4月号)。

55年体制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55年体制指的是余1955年大体成型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在内的战后体制的总体。狭义的指自民党和社会党之间形成的拟两大政党制。

2形成背景

日本55 年体制是在战后民主化改革背景下,政党政治恢复后,在纷繁复杂的政党政治斗争中,保守政党和革新政党各自整合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保守政党的整合统一是关键,同时,工人运动的高涨和社会党势力的增强及其首先统一,推动了保守政

55年体制

党的合流,从而加速了55 年体制的诞生。 1945 年战败是日本政党政治恢复的起点。战败的日本在美国这一外力的推动下,实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促进了日本政党政治的复活。1945 年11 月2 日,日本社会党首先成立,其后自由党、进步党、协同党纷纷成立, 同年12 月初日本共产党也重建。在这些政党中,自由党、进步党、协同党为保守政党,社会党和共产党属于革新政党。政党政治恢复后,保守政党内部十分混乱。1946 年1 月的解除公职令对保守党内部纷争影响很大,引发了保守政党之间剧烈的聚散离合, 在整肃帮与非整肃帮、党人派与官僚派以及因个人原因而不和的人们中间产生了裂痕,为后来自民党内部的派阀分立埋下伏笔。1946 年4 月的大选, 保守党虽取得优势(自由党、进步党、协同党共获243 席, 社会党和共产党获98 席) , 组成第一届吉田内阁, 但保守阵营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1948 年后, 美国对日政策发生变化, 取消了对军国主义分子的整肃, 战前旧政治势力重返政坛, 形成了强大的反吉田势力。1952 年, 被撤销整肃的鸠山一郎回到自由党后, 与吉田茂围绕总裁、首相职位及自由党干事长人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夺, 在自由党内部结成了以鸠山为中心的“民主化同盟”,公然形成“党内在野党”。与此同时,1952 年2 月组建的以重光葵为首的改进党也具有明显的反吉田色彩。1953 年3 月民同派从自民党中分离出来, 成立以鸠山 一郎为首的同名自由党, 12 月鸠山自由党又以在自由党内设置宪法问题调查会为条件重新加入自由党,继续从事反吉田活动。1954 年11 月,自由党鸠山派再次从自由党中分离出来,与改进党及其他保守系小党派组建民主党。接着民主党与社会党联合提出对内阁的不信任案,迫使吉田内阁辞

55年体制

职。50 年代前半期,保守政党之间尽管斗争连绵不断, 反复聚散离合, 但这些斗争也只是实施政策的手段、步骤上的对立,保守各政党在维护旧金山媾和体制、日美间协调、反对共产主义、亲近财阀等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保守政治势力合流的政治基础。他们之间矛盾斗争的核心是“再军备”问题。吉田自由党重视经济发展,主张维护宪法, 渐进增强防卫力量,即经济优先主义。鸠山自由党和改进党则提出重整军备,修改宪法,实行自主外交,即政治优先主义。由于美国出于武装日本、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对吉田内阁施加压力,要求其重整军备。财界面对革新势力的不断壮大,对保守势力相互恶讦大为不满,为了稳定政局,也对吉田派施加压力,并先后促成了吉田茂与重光葵和鸠山一郎的会谈。在美国和财界的压力下,吉田派与鸠山派及改进党在重整军备,修改宪法问题上达成一致,为保守势力以这个目标为政治认同、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战后日本最著名的首相吉田茂社会党势力的发展是促使保守政治势力合流的最大压力。占领初期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大众民主运动和工会组织的发展,到1946 年底成立了两个全国性工会组织, 即社会党影响下的“日本工会总同盟”和共产党影响下的“日本行业工会会议”。民主运动及工会成为社会党强大的后盾,在1947 年4 月的大选中,得到工会支持的社会党获胜,在众参两院均成为第一大党, 组成了由社会党委员长片山哲为首的社会党、由进步党演变而来的民主党、国民协同党三党联合政权, 这反映了革新势力在战后初期的发展。1951 年10 月,围绕媾和、保安两条约,社会党在其第八次临时党大会上分裂为左右两派,左派社会党对两个条约均持反对立场,右派社

55年体制

会党赞成 媾和条约,反对保安条约。社会党虽然产生了分裂, 但50 年代上半期,左右两派社会党在议会中的势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经历了1952、1953、1955 年的三次大选后, 左右社会党在众议院的席位增加到156 个,比1947 年执政还多12 席, 这主要和“总评”(1950 年7 月成立的全国性工会组织“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加上50 年代前半期因产业合理化引发的 劳资纠纷及工人运动,大大推动了社会党势力的增长。 在社会党势力增强的同时,保守政党内部则纷争不断,政权不稳, 这大大鼓舞了左右社会党人,为了利用保守政党之间的矛盾早日上台,两派社会党在尚存严重分歧的情况下,于1955 年10 月实现了合并。统一后的社会党在467 个众议院席位中占有156 个, 达到了修改宪法所需的三分之一议席。这迫使保守政治势力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之抗衡。因此,同年11 月,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为 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 ,在众议院拥有299 个席位,在 参议院拥有118 个议席。从此,日本政坛上形成了保守与革新两大政党对立体制,即55 年体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