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目录导航

发展历程

纪实人文频道节目、纪录片纪实人文频道节目、纪录片(7)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

2002年1月1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正式成立。

2006年起,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推出了“真实中国·导演计划”,向社会导演开放平台和资金,邀请他们提交纪录片方案,纪实频道从中选出优秀的方案给与全程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2007年1月7日,上海纪实频道开播了以纪录片为主的节目《收藏》。[9]6月12日,纪实频道主办上海电视节开幕晚会《我们在场——中国纪录片30年》[10]。6月4日至30日,展播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视节优秀纪录片。

2010年9月13日,系列节目《史蒂芬·霍金宇宙大探索》在上海纪实频道开播[11]

2011年2月28日,法制节目《法治中国》在上海纪实频道开播[12][13]

2012年1月29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开播纪录片《江上舟》[14]。8月19日,推出养老专题节目《年轮》[15]

2013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实现高标清同播。

2014年6月16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正式上星。频道上星后,国产纪录片的播出比例从50%提高到70%[4]

2015年8月13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拍摄四集文献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并于8月12日至15日晚12时开播[16]。8月29日,频道拍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纪录片——《行走战场》[17]

2019年1月1日,纪实频道标清、高清序号分别由9、209变更为4、204[18]。6月16日,频道正式改版,借鉴国际同类电视频道的编排理念,创新黄金时间内容排播[19]

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

2008年1月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开播[5]

2010年,艺术人文频道与东方卫视推出《缤纷经典贺新春特别节目》,节目以“拼经典”为特色[20]。6月10日晚20:05,播出大学生电视节颁奖典礼暨闭幕式[21]。同年,由艺术人文频道《创意天下》栏目选送的十部参加“世界一分钟影像大赛”作品进入世博会,在“城市足迹馆”《100个城市,100个一分钟》展台上展示[6]

2012年9月16日晚,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播出《城市之光:上海市区县文化建设访谈·金山篇》的片段[22]。在30分钟的短片里,金山农民画、山阳民乐、廊下莲湘等成为主角。12月20日,艺术人文频道成立5周年座谈会举行[5]

2013年,艺术人文频道打造元宵特别节目《元宵奇妙夜SMG名优新主持人魔术秀》,联动SMG主持人与魔术真人秀《魔法偶像》的节目资源,以魔术为创意主体呈现。

2014年7月4日,上海广播电视台把旗下艺术人文频道、七彩戏剧频道、经典947频率、戏剧曲艺频率整合成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公益媒体群”[23]。频道转型为非广告经营、不考核收视率的公益频道。同年9月6日,推出《文化主题之夜:“乐动新厅”上交音乐厅落成特别节目》,以资讯报道、专题片、纪录片、名家访谈等多种节目样式从多角度呈现“音乐厅的故事”[24]

2015年7月4日,艺术人文频道推出“文化主题之夜——夏夜音符”夏季音乐节4小时特别节目[7]

2018年8月25日,艺术人文频道携手上海大剧院等单位,对莫扎特歌剧名作《魔笛》(户外版)进行直播。《文化主题之夜》栏目恢复周播,立足上海依托重大题材,以文化艺术为主视角。《可凡倾听》栏目坚持“极致访谈”的特色,汇编和梳理节目采访过的艺术工作者的影像[25]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2020年1月1日起,纪实频道和艺术人文频道整合调整为纪实人文频道,艺术人文频道停止播出[8]。2月,频道与上海文史馆联袂推出人文专题片《海上名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系列(第二季)》,于月10日-14日、17日-21日21:54播出[26]

电视文化

形象标识

纪实人文频道的徽标由英文Documentary Channel的首字母组合而成。两个半圆的形象表示人与人相互支持,蓝色和绿色分别代表天空和大地。两根螺旋线代表知识和文化,具有无限延续和连续传递的特征[27]

文化精神

频道理念:真实启发思考,人文点亮生活

节目定位:影响力与创新性、艺术与人文、深度与思辨[28]

编排方案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

2011年,纪实频道主打深度节目和文化类节目,版面编排上同样讲求连续效应。在保持原首播版面稳定的情况下,全力主打“午后影院”单元。2月2日至2月8日,每天下午时段五小时的大片联播。期间推出《公司的力量》《科学启示录》《外滩轶事》三部纪录片,《穿越云端的铁路》《红跑道》《马戏学校》等六部中国内外获奖纪录片联播以及三部纪录片《天下华人》《志愿者》《外滩》集中播放[29]

2013年春节期间,纪实频道每天12:00至17:00,主打经典回顾单元,连播纪录片《为了人民的福祉》《喀什四章》《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外滩》等。每天19:30至20:00推出动物狂欢系列,《中国珍稀物种系列》《野马归来》《愤怒的大象》等,为观众增添节日气氛。《档案》推出《新搜神记》系列,讲述春节热门的福、禄、寿星和财神等神仙诞生和演化的历史,《纪录片编辑室》则播出讲述第一次春晚的纪录片《1956年的春晚》[30]

2018年6月11日至6月25日每日晚间,纪实频道推出来自中国本土和英国、捷克、以色列、西班牙、瑞士等国的16部纪录片开播,其中包括BBC纪录片《文明2》,呈现地域独特文化的《香巴拉深处》《极地》《我的藏历新年》《致敬巴比伦》,介绍不同时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百年字号》《千禧中国》,以及充满人性关怀的《向死而生》《汶川的孩子》。

2019年6月16日起,版面在时段内容的安排上有所突破,改变了以栏目结构版面的传统思维。从18:00到22:00,依次为自然动物时段、上海文化品牌时段、现实类纪录片时段、历史类纪录片时段、精品纪录片时段、探索未知时段、纪录电影时段[19]

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

2011年,艺术人文频道“新青年剧场”播出都市偶像剧《就想爱着你》,以轻松活泼的爱情剧目满足年轻观众收视需求[29]

2015年8月13日18:00-23:30,艺术人文频道推出特别版面,内容包括“从胜利走向辉煌·著名中外二战电影主题音乐会”、“血肉长城·千人情景歌会”等特别节目,以及《新文艺纵览》《可凡倾听》《今晚》等多档常规栏目的特别编排[31]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2020年,纪实人文频道周一至周日每晚19:00推出人文类节目一条线,《新文艺纵览》《艺术课堂》《纵横经典》《文化主题之夜》《可凡倾听》《纪录中国》等沪上艺术人文类节目全面升级,引领观众感受艺术与文化的无穷魅力[28]。同年2月3日至7日,每天下午精选三小时播出《彩色新中国》《北上—宋庆龄1949》《上海解放一年间》《本草中华》《西南联大》《回家过年》《寻味顺德》《人生一串》等纪录片。晚21:00黄金档推出《急症室故事》[32]

主要节目

人文类节目
《纪录片编辑室》 《新文艺纵览》
《艺术课堂》 《纵横经典》
《文化主题之夜》 《可凡倾听》
《纪录中国》 《生活科技大解密》
《今晚》
纪录片
《流动的中国》 《太湖之恋》
《而今迈步从头越——浦东:1990-2020》 《海上智汇》
《真理的味道》 《理想照耀中国2》
《奠基:陈云1950》 《彩色新中国》
《犹太人在中国》 《与龙共舞》
《火线救援》 《人间世》

参考资料[28]

主持阵容

人文类节目
《纪录片编辑室》 《新文艺纵览》
《艺术课堂》 《纵横经典》
《文化主题之夜》 《可凡倾听》
《纪录中国》 《生活科技大解密》
《今晚》
纪录片
《流动的中国》 《太湖之恋》
《而今迈步从头越——浦东:1990-2020》 《海上智汇》
《真理的味道》 《理想照耀中国2》
《奠基:陈云1950》 《彩色新中国》
《犹太人在中国》 《与龙共舞》
《火线救援》 《人间世》

荣誉记录

主持人 主持节目
今波[33] 《文化中国》
李蕾[34] 《风言锋语》
刘凝[35] 《往事》
李怡蓉[36] 《看见》《人物》《真实影院》
刘家祯[37] 《纪录片编辑室》
陈婷 《全民大拍档》
叶蕾 《经典重访》
姜波 《档案》
夏磊[38] 《眼界》《真实第25小时》
曹可凡[28] 《可凡倾听》

收视表现

主持人 主持节目
今波[33] 《文化中国》
李蕾[34] 《风言锋语》
刘凝[35] 《往事》
李怡蓉[36] 《看见》《人物》《真实影院》
刘家祯[37] 《纪录片编辑室》
陈婷 《全民大拍档》
叶蕾 《经典重访》
姜波 《档案》
夏磊[38] 《眼界》《真实第25小时》
曹可凡[28] 《可凡倾听》

社会评价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方
2008-09-22 TV地标(2008年)全国最具影响力特色专业地面频道[3]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

词条图册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方
2008-09-22 TV地标(2008年)全国最具影响力特色专业地面频道[3]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