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工程

品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 瞿义勇
出版时间 2004年1月
ISBN 7-80159-560-2
定价 ¥99元
目录导航

地基

要分开可采用两种方式:

1、已施工部分为基础分部工程,未施工部分为地基工程。

2、持力层上表面以上为基础分部工程,持力层上表面以下为地基工程。

主要涉及工程相关行业: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等相关行业,细化为建筑、水利、工勘等

图书信息

书 名:《地基基础工程(上下册)/工程建设分项设计施工系列图集》

市 场 价:¥99元

作 者:瞿义勇

出 版 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上市日期:2004年1月

开 本:16开

页 数:722页

ISBN编号:7-80159-560-2

内容简介

本图集以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桩基础、墩基、地下连续墙、沉井、复合地基、地基处理及地下连续墙技术及施工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地基基础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

读者对象

本图集供建筑安装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建筑类院校师生也可作教学参考。

目 录

1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DJ1-1 地基基础分类(1)

DJ1-2 地基基础分类(2)

DJ1-3 地基基础设计(1)

DJ1-4 地基基础设计(2)

DJ1-5 地基基础设计(3)

DJ1-6 基础材料(1)

DJ1-7 基础材料(2)

DJ1-8 浅基础类型(1)

DJ1-9 浅基础类型(2)

DJ1-10 浅基础类型(3)

DJ1-11 基础构造分类(1)

DJ1-12 基础构造分类(2)

DJ1-13 基础构造分类(3)

DJ1-14 基础构造分类(4)

DJ1-15 基础构造分类(5)

DJ1-16 基础构造分类(6)

DJ1-17 基础构造分类(7)

DI1-18 基础埋置深度(1)

DI1-19 基础埋置深度(2)

DI1-20 基础埋置深度(3)

DI1-21 基础埋置深度(4)

DI1-22 基础埋置深度(5)

DJ1-23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1)

DJ1-24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

DJ1-25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3)

DJ1-26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4)

DJ1-27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5)

DJ1-28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6)

DJ1-29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7)

DJ1-3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8)

DJ1-31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9)

DJ1-3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10)

DJ1-33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11)

……

2 桩基础工程

3 墩基、地下连续墙、沉井、复合地基

4 地基处理

5 地下连续墙

6 地基基础测试与监测

编辑推荐

《地基基础工程(第2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文摘

插图:



(一)砖基础
砖基础具有就地取材、价格较低、施工简便的特点,在干燥和温暖的地区应用很广。砖基础的剖面为阶梯形,称为大放脚。每一阶梯挑出的长度为砖长的1/4(即60 mm)。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至发生破坏,大放脚的砌法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两种。两皮一收是每砌两皮砖,收进1/4砖长(二一间隔收是砌两皮砖,收进1/4砖长),再砌一皮砖,收进1/4砖长,如此反复。在相同底宽的情况下,二一间隔收可减少基础高度,但为了保证基础的强度,底层需用两皮一收砌筑。
砖基础的强度及抗冻性较差,对砂浆与砖的强度等级,根据地区的潮湿程度和寒冷程度有不同的要求。详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二)灰土基础
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采用灰土作为基础材料,而且有不少完整地保存到现在。灰土是石灰和粘性土混合而成。石灰以块状生石灰为宜,经消化1~2天后,经5~10 mm筛子筛后使用。土料一般以粉质粘土为宜,若用粘土则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其达到松散程度。土在使用前也应过筛(10~20 mm的筛孔)。石灰和土的体积比一般为3:7或2:8。拌和均匀,并加适量的水分层夯实,每层虚铺22~25 cm,夯至15 cm为一步;一般可铺2~3步。夯实后其最小干密度:粉土1.55 t/m2粉质粘土1.50 t/m2粘土1.45 t/m。灰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五层及五层以下的混合结构房屋和墙承重的轻型工业厂房。
(三)三舍土基础
在我国南方地区,常用三合土基础,其体积比一般为1:2:4或1:3:6(石灰:砂子:骨料),每层虚铺22 cm,夯至15 cm。三合土的强度与骨料有关:矿渣最好,因其具有水硬性;碎砖次之,碎石及河卵石因不易夯打结实质量较差。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和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础的类型
第三节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第四节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
第五节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第六节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第七节 地基变形计算
第八节 地基稳定性验算
第九节 减少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第二章 扩展基础
第一节 无筋扩展基础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第三节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第三章 柱下条形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
第三节 简化计算法
第四节 弹簧地基上梁的计算
第五节 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第四章 片筏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片筏基础设计内容
第三节 刚性板条法
第四节 倒楼盖法
第五节 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 箱形基础
第一节 地基计算
第二节 箱形基础的结构设计与构造要求

第六章 桩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第三节 桩基计算
第四节 承台的设计与计算
第五节 桩基础的设计步骤

第七章 地基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第三节 换土垫层法
第四节 预压法
第五节 强夯法
第六节 振冲法
第七节 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第八节 砂石桩法
第九节 深层搅拌法
第十节 高压喷射注浆法

第八章 地震区的地基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建筑场地类别
第三节 地基土液化
第四节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第九章 基坑工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
第三节 悬臂式支护结构
第四节 单支点支护结构
第五节 多支点支护结构
第六节 基坑稳定性分析
第七节 深层搅拌桩支护
参考文献

序言

从本书的第一版出版到现在已经有将近9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基础工程相关规范已作了修订。为了使得教材与规范一致,并尽量反映比较新的科研成果,本教材做了相应的修订工作,修订过程中,我们参考了GB 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规范》、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 500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等,专函征求了各兄弟院校在使用第一版教材中发现的问题及意见,与部分兄弟院校同行交流总结了地基与基础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经验,参阅了国外近年出版的本学科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本次修订对原书的基本框架未作大的调整,但个别章节,特别是有关桩基础部分,内容变动较大。
本次修订工作由王广月负责,并做了第一、二、三、四、六、八章的修订,王盛桂做了第五、七章的修订,付志前做了部分例题的修改工作。
对本教材第一版发行以来,提出宝贵修订意见的同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虽进行修改,但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