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信息系统是指信息系统中允许多个用户并发地产生多个事务。从宏观上看,并发信息系统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效率。
在计算机科学中,并发性(Concurrence)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拥有多个计算,这些计算有同时执行的特性,而且他们之间有着潜在的交互。因此系统可进行的运行路径会有相当多个,而且结果可能具有不确定性。并发计算可能会在具备多核心的同一个芯片中复合运行,以优先分时线程在同一个处理器中运行,或在不同的处理器执行。
并发控制指的是当多个用户同时更新运行时,用于保护数据库完整性的各种技术。并发机制不正确可能导致脏读、幻读和不可重复读等此类问题。并发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一个用户的工作不会对另一个用户的工作产生不合理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措施保证了当用户和其他用户一起操作时,所得的结果和她单独操作时的结果是一样的。在另一些情况下,这表示用户的工作按预定的方式受其他用户的影响。
事务(Transaction),一般是指要做的或所做的事情。在计算机术语中是指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unit)。事务(Transaction)是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unit)。事务通常由高级数据库操纵语言或编程语言(如SQL,C++或Java)书写的用户程序的执行所引起,并用形如begin transaction和end transaction语句(或函数调用)来界定。事务由事务开始(begin transaction)和事务结束(end transaction)之间执行的全体操作组成。一个事务要满足如下的四个性质(称为ACID性 质):
(1)原子性(atomicity): 构成事务的全部操作要 么全部正确地执行要么根本没有执行。
(2)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的执行应保持数 据库描述真实的状态。
(3)隔离性(isolation): 每个事务都感觉不到系 统中有其他事务在并发执行。
(4)持久性(durability): 一个事务成功完成后, 它对数据库的改变必须是永久的,即使系统出现故 障时也是这样。
以信息运动为基本特征、以完成信息功能为基本任务的系统。它可分为:信息获取系统(包括传感、测量、遥感、遥测、模式识别、雷达系统等),信息传递系统(包括各种各样的通信系统和存储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各种计算机、人工智能、决策系统等)以及信息施用系统(包括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信息系统本身可以是机械 的、电子的、光学的、生物的,或者它们的综合。
计算机硬件技术
硬件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平台、计算机主机和外部设备。计算机硬件系统是信息系统的运行平台。其中,网络平台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和用户接入的基础。
计算机软件技术
系统软件是指为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及外设,以及提供计算机与用户界面的软件。各种语言和它们的汇编或解释、编译程序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程序(Monitor),调试程序(Debug),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程序库和数据库管理程序 操作系统(OS)。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讯介质把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信息互通和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包括网络介质、协议、节点、链路。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结构,并用以表示网络的整体结构外貌,同时也反映各个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按照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点对点传输结构和广播传输结构两大类。计算机网络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集合、硬件、软件和用户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数据库系统、关系型(Relation Model)数据库系统。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抽取了客观事物中人们所关心的信息,忽略了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描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四个阶段。 关系的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有力工具。范式,是指关系满足一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