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座

莲花座

目录导航

形状

佛教莲花座都做六角形,下部做一个须弥座,其上枋、下枋都做三重或做四重,束腰部分每面雕刻壹门,上下做仰莲与伏莲。在转角之部位还做出束腰柱,束腰柱有瓶形、有莲瓣形,在束腰部分还用力士支顶,上下枋都绘制彩云,如同梁枋式样。在这个须弥座的顶部,再做一层大莲瓣座。

双盘莲花座双盘莲花座佛塔下莲花座佛塔下莲花座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这是笔者在山西朔州祟福寺见到的金代佛像的具体做法。一切佛座皆莫如莲座,据《华严经》云,一切诸佛世界悉,见如来坐莲花。王勃观佛迹寺诗云:“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迹全”。《酉阳杂俎》唐长安大兴善寺和尚转《法华经》三万七干部,有僧题诗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在《华严经》里有“莲台”之句。在莲花台上一心合掌、正向如来。由这些说明寺院里对莲花、莲座的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在佛塔上也有莲花座,不过不是很普遍,佛塔即是佛的变体,佛塔本身即是佛,所以有的说法:塔即佛也,佛者也简化说:“佛即是塔”,佛与塔并不那样严格的分开。过去在建设塔之时,塔上出现大莲座,特别是辽代塔里制作较多,至今尚存有近数十座辽塔,几乎每一个塔在基座上都设计一个莲座,辽塔上的莲座莲瓣比较多。除仰莲之外,还有伏莲。然后再在这个莲座上建立塔身,一般来说辽塔上装饰有莲座是极其普遍的。

双盘花座

双盘莲花座,是印度瑜珈的一个重要象征姿势,也是古代中国修行人的共同静坐姿势。

双盘是个很有意思的坐姿,两腿一盘起来,身体便稳坐如泰山,不容易向后倾倒,腰背也不必费力便能轻松挺直,心也会立即平静下来。当然,如果能忍的住接下来的酸痛的话。

双盘打坐的妙处双盘打坐的妙处双盘的酸痛其实对身体很好,能刺激大脑分泌许多有益身心的脑内啡,而且两腿受姿势影响血行阻塞,身体气血循环会自动努力向两腿冲,这会带来很多附加的好处,不必担心腿因此受伤。不过并不建议大家为此强忍酸痛,还是慢慢进步的好。

佛教有一句话鼓励修行人双盘:「福慧两足尊。」意思是称赞能双盘的人兼具福气与智能。

双跏趺坐的高僧双跏趺坐的高僧双跏趺坐,俗称双盘──先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后再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这种双盘的坐姿,又称“吉祥坐”。假如先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后再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也就是反方向,则名为“降魔坐”,或称“金刚坐”。功能不同,所以名称有异。

在双跏趺坐的时候,又发愿了,当愿众生,善根坚固:你双跏趺坐,这要有坚固心;双跏趺坐又叫金刚坐,金刚坐也就是坚固的意思。那么我愿意一切众生,善根都种得坚固,不退转。得不动地:不动地,也就是不改变修行的这种思想,你能继续发菩提心,练习跏趺坐,不要摇动,不要被痛或是什么境界来摇动。

七支坐法

莲花座瑜伽美女莲花座瑜伽美女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双足跏趺

观音菩萨莲花座观音菩萨莲花座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脊直

2、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肩张

3、肩张: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2、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2、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手结定印于脐下

双跏趺双跏趺4、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头中正

5、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双眼微闭

6、双眼微闭: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如念珠。)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舌舔上腭

7、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第1、2、4、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2、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七项能引入上行气;上述四种气流入持命气,五气合一时行者就能体验到觉悟。

注意事项

(1)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

(2)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

(3)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

(4)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一种身体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

(6)意识的放松很重要。可以想一下“以难得之身修难得之法多可贵”,“我在为度济众生而修无上法门”,带着慈悲喜舍之心态,微笑从心中泛起并形诸于色。特别把眉心和下颏肌肉放松。

(7)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训练方法

采用下面几个方法刻苦训练,一般人均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双跏趺。

a.在看书、看电视、休息时尽可能盘腿而坐;

双跏趺双跏趺b.多练习跨鹤坐(臀压在双脚上而跪)。在跨鹤坐的基础上做如下练习:保持臀压住双脚,上身向后倒平(一开始可用被子垫成斜面,逐渐放平),尽量维持时间。

c.双腿并拢伸直,脊椎从颈椎、胸椎至腰椎逐节前弯,双手摸地,再用手抓脚后跟腱,渐至头面贴腿。如此反复多次。

d.作正弓箭步,放松下沉。脚不挪位,身转180度换方向再放松下沉。反复交换下沉若干次,步子自然逐渐变大。至最大限度时,后一只脚后跟拔起,脚尖着地,再尽力下沉,反复若干次,收势。

e.双脚尖分左右成一直线(重心不稳者,可稍留一角度,还不稳者,可扶树等),开步过肩宽,双膝尽力外摆,放松慢慢下沉,多次练习。待腿力增强,步子逐渐加大。

f.双脚踝关节向外突出,用脚掌外沿着力。刚开始练习,应循序渐进并作好防护,以免韧带拉伤。待踝关节部的力量增强,可练习走路。常作此练习,踝关节不易被扭伤。

作上述练习一段时间后,腿、跨、膝、踝的韧带拉伸,弹性增强,跨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双跏趺自然便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