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纳米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设,2003年12月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
国家纳米中心定位于纳米科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纳米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中国纳米科技领域国际交流的窗口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努力为中国纳米科技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国家纳米中心还致力于促进国家纳米科技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以期为中国纳米科技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国家纳米中心现有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并于2020年批准筹建中国科学院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设有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室,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设有纳米表征、纳米标准2个研究室,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设有纳米器件、纳米材料、纳米制造与应用基础等6个研究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于2018年12月成立了理论室、纳米加工实验室。此外,国家纳米中心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单位共建协作实验室19个。
国家纳米中心设有党委办公室、办公室、科技处、人事处、教育处、财务处、科技发展与促进处、行政处、资产管理处等9个职能管理部门。
国家纳米中心设立纳米技术发展部,致力于公共开放平台建设,为纳米科技研究提供支撑,主要从事纳米检测技术服务,开展相关培训和研发工作。
国家纳米中心是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化学、材料、物理等3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材料、物理、生物等4个专业一级(或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纳米中心科研工作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在Nature自然指数最新排名中,国家纳米中心位居全院第四位。2016年,按照中国科学院的统一要求,国家纳米中心顺利通过了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筹建的验收,标志着卓越中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2020年底,国家纳米中心共有在职职工273人,其中科技人员199人、科技支撑人员43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5人。共有在学研究生456人(其中硕士生201人、博士生255人)、在站博士后75人,联合培养研究生330人。
十多年来,国家纳米中心立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机构的科技竞争力显著提高。基础研究方面,国家纳米中心面向交叉学科前沿,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在纳米生物安全效应研究、纳米材料自组装研究、碳基新原理器件研究、功能导向纳米材料研究等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国家纳米中心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探索研究,在纳米复合涂层材料应用于电力设备防污闪、艾滋病预防药物研制、生化检测试纸的低成本打印技术和全自动微流控核酸检测芯片及仪器等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技术支撑体系方面,国家纳米中心以技术标准与战略研究工作为主,初步搭建了我国纳米测量用标准体系,形成了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研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纳米标准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国家纳米中心是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科研实验室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的挂靠单位。国家纳米中心与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主办的英文期刊Nanoscale、Nanoscale Advances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1]
纳米中心是中国纳米科技领域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中心,其战略定位是纳米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在具有前瞻性和重要应用前景的纳米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发展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纳米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成为中国纳米科技领域国际交流的窗口和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学科方向是围绕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支撑技术开展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包括纳米结构的系统和集成技术、纳米技术标准化和纳米标准物质的研制、纳米结构的生物学效应和安全性研究、纳米制造的相关基础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纳米结构制备和关键分析技术。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现有6个研究室,2个实验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还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单位共建有协作实验室19个。
纳米器件研究室主要从事功能纳米器件的制备和集成技术。包括新型纳米结构加工和集成方法;基于纳米结构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传感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
纳米材料研究室主要从事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组装,以及功能纳米材料在环境科学和新能源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工作。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研究室主要从事的研究包括纳米结构和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利用纳米科学和技术探索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
纳米表征研究室主要从事低维材料体系的性能与结构关系的研究,探索分子材料的组装规律和相关物性,发展和完善对纳米尺度结构的光、电、磁、力等性能的精确测量方法及研究设备。
纳米标准研究室主要从事纳米技术标准化的研究,如纳米检测技术标准化,纳米标准物质与样品的研制,纳米计量溯源等工作。
纳米制造与应用基础研究室主要从事多功能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表面的低成本宏量化控制合成和制造技术,以及可集成化的功能高分子纳米复合光电材料研究,核心目标是为纳米材料和技术在能源、环境、光/微波通信、生物传感等国民经济骨干行业的应用提供关键技术的支撑。
截至2010年底,纳米中心共有在职职工156人。其中科技人员75人、科技支撑人员15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7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5人(新增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新增2人),全中心进入创新岗位人员共有111人。纳米中心现有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化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62人(其中硕士生70人、博士生85人,留学生7人)、在站博士后20人。
截至2010年,纳米中心共有在研项目(课题)108 项(包括新增项目39项)。其中,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项,课题15项(新增2项);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16项(新增12项)、主任基金项目2项;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1项、重要方向项目3项、重大仪器研制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新增6项);院地合作项目21项(新增10项)。
截至2010年,纳米中心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制备出具有不同手性的金属离子-氨基酸生物络合高分子,实现了对组装体结构、形貌的有效调控;石墨烯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实现了对细胞电生理信号的高灵敏度、非侵入式检测,建立了一维、二维纳米材料与细胞相结合的独特研究体系;实现了在石墨烯中精确可控的氮原子掺杂,对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制出新型高效低毒纳米药物,可以逆转肿瘤的耐药性,为恶性肿瘤有效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对抗多药耐药菌的纳米抗菌剂、石墨烯表面性质的尺寸效应、碳管表面能发电机及自供电系统、聚苯胺手性纳米结构与超结构等多项研究都取得了新进展;“有序多孔二氧化硅”及“表面修饰多孔二氧化硅”标准物质分别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纳米级氧化铝比表面积标准物质,获得国家一级标准物质1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3项,国家标准样品2项,其比表面积覆盖350 m2/g、450 m2/g到550 m2/g范围,是中国首次使用纳米材料研制的系列化比表面积标准物质。此外,纳米中心还努力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截至2010年,纳米中心科研人员共发表SCI论文209篇,中心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105篇(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检索结果);出版专著:主编2部,参编3部;共申请专利56项(均为发明专利),比2009年增长65%,其中PCT专利3项、美国专利3项;授权专利14项。
截至2010年,纳米中心被评为中国科学院“1998-2010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刘懿辉同志被评为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先进个人;张忠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截至2010年,纳米中心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全年来访的国外(境外)学者18人次,中心研究人员出访65人次,接待了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贝德诺兹(Bednorz)、宝洁公司等国外著名科学家和企业到中心参观访问;新争取各类国际合作项目8 个,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4次,包括第二届中美纳米生物与医学研讨会、第11届国际近场光学大会等。
纳米科技作为新兴前沿学科领域,将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在积极部署,以期赢得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机遇。2000年10月30日,为加强纳米科技研究,中国科学院组织21个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
2000年前后,师昌绪院士和上海原子核所艾小白研究员先后给国务院领导写信,建议组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国家纳米工程中心。李岚清副总理的批示“请计委阅研”。2001年6月,国家计委正式提出由科学院、教育部共同组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0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由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组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003年1月,科学院和教育部开始联合制定中心组建方案。
2003年3月,科学院和教育部组成中心筹备领导小组和筹备处,负责制定中心的规章制度和前期工作的开展。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任组长,谢焕忠、黄勇、龚克、朱星、解思深、徐坚和查连芳任成员。
2003年3月22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筹)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北京市范伯元副市长、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朱道本副主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发展司马德秀司长、科技部基础司张先恩司长、财政部科教文司赵路副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发展司綦成元副司长、北京市海淀区于军副区长、卫生部科教司刘雁飞副司长、工程院办公厅董庆九副主任,以及各部委相关司的领导同志;科学界的老前辈师昌绪院士、吴全德院士,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组建单位的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清华大学龚克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解思深主任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2003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相继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管理和学术领导机构。路甬祥任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朱道本任项目学术委员会主任,白春礼任项目工程指挥部经理,解思深任总工程师、朱星任总工艺师、查连芳任总经济师。
2003年7月,在香山召开了纳米科学前沿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分别就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和纳米表征这三个研究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初步凝炼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学科方向。
2003年9月,为加强我国的纳米科技平台建设,组建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协作实验室。初期由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化学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涉及纳米科技的若干重大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室组成。建立了“合作、开放和竞争”的运行机制。
2003年12月31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中央编办复字[2003]165号文批复正式成立国家纳米科学中心。[5]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自200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有在籍研究生155人,留学生9人,联合培养研究生105人。现有博士学科专业点3个: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和材料学,及生物物理、生物工程和材料工程3个硕士学科专业点。开设了纳米科技系列进展、纳米检测系列讲、文献信息利用、人文系列讲座、纳米功能材料等课程。
中心2005年招生工作以来,一直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中2010届博士毕业研究生在论文工作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人均论文(第一作者)篇数为2.17,人均论文(第一作者)影响因子为11.46。中心研究生在中科院及国内各项评比活动中获得奖项17项,如:中科院院长奖、朱李月华奖、宝洁奖、科技创新资助等。中心研究生2008年以来进行出国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人数已到达47人次,使研究生提高学术交流能力,扩大国际视野,大大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素质。2008年夏季中心第一届博士毕业研究生顺利毕业,现已向社会输送了3届毕业研究生共50人,其中博士43人,硕士7人,就业率达到98%,其中进入科研单位24%,国企或其他事业单位16%,外企10%,博士后工作48%。有两名2008届毕业生回国后在中科院其他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全面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开拓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成为科研、产业和教育等领域的合格人才的潜力和素质。[6]
2018年7月5日,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空中客车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资企业——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应用于航空领域的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相关合作研究和开发。这也是欧洲航空业首次在纳米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研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