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长4.00~7.00。一雌蛛体长6.50。头胸部长2.30,宽1.90;腹部长4.60,宽3.60。背甲黄褐色或黄色,颈沟与放射沟黄褐色,在中窝前有一块黑褐色斑,该斑之前方又有一黑褐色三叉形斑。中窝深,呈黑褐色。前眼列后凹,后眼列稍后凹。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0.13:0.10),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0.15:0.20),两侧眼相接。中眼区长小于宽,前边小于后边。8眼近乎同大(0.13),各眼基均围有黑棕色环。
额高为前中眼直径的1.8倍。螯肢棕色,前齿堤有3齿,但第二、第三齿基相连;后齿堤有1齿。颚叶、下唇和胸板均呈黑褐色,颚叶端部的内侧角及下唇的端部为白色。步足黄褐色,或橙黄色,无明显的环纹,仅在各节的末端颜色较深。足式:1,4,2,3。
腹部卵圆形。背面白色,被有一大型黑褐色叶状斑,叶状斑边缘呈黑色,后缘近乎平直,正中央有一黑色锚形斑。腹部腹面黑色,中央的外侧各有一白色纵条斑,较细。纺器的周围黑色,左右各有2个不明显的白色圆点。外雌器中、下部的正中央有一半圆形陷窝,陷窝后缘前突呈舌状。无舌状体,该处有2根刚毛。[1]
体长4.00—6.20。一雄蛛体长6.20。头胸部长2.70,宽2.30;腹部长3.80,宽2.50。头部从后向前平缓隆起。螯肢强大,似圆柱形。前齿堤有1齿,后齿堤有2齿,但3个齿均着生在位于后齿堤的一个大齿基上。螯牙黑棕色,短小,在腹面近基部有一小瘤突。
足式:1,4,2,3。触肢的胫节有5根听毛。触肢测量:2.73(腿节1.10,膝节0.48,胫节0.55,跗节0.60)。[1]
本种生活在稻田、棉田、麦田、大豆田等作物底层以及石下、土缝等处。在棉田一般在棉株的中、下部,或地面的枯叶内结不规则网,网的直径一般在150mm之内。蜘蛛白天潜伏在网内,夜晚活动。以飞虱、叶蝉等小型昆虫为食。在湖北武汉一年发生4代,在11月中下旬以成蛛和高龄幼蛛在草籽田、蚕豆田、麦田及田埂杂草等处越冬。
越冬成蛛于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产卵。在网上交配,雌雄均有多次交配的习性,而且交配一般在晚上进行。雌蛛交配一次可终生产受精卵。交配后的雌蛛,一般7天左右开始产卵,卵产在网上,雌蛛守护在卵袋旁。雌蛛一生平均可产6个卵袋,最多可产11个。一般前期产的卵袋大,含卵量高。
后期则相反。每个卵袋含卵量平均为134.06粒,最多可达270粒。平均一雌一生的产卵量为900粒左右,最多达1260粒,根据室内测定,叉斑齿螯蛛对棉田的日平均捕食量分别为:棉蚜34.25头,棉铃虫卵50粒,斜纹夜蛾初孵幼虫17头,棉小造桥虫初孵幼虫13头,棉二点叶蝉若虫23.50头(赵敬钊,1993)。由此可见叉斑齿螯蛛对棉花害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
在我国很多的研究报告中,背纹齿螯蛛Enoplogntha dorsinotata Boesen-berg et Strand (1906)几乎总是和本种同时被报道,但是前者订名发表时就只有雌性,时至今日已历经80余年,在模式产地日本以及我国各地均末发现雄性。本种即叉斑齿螯蛛的外雌器在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间其形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或是来自不同个体间,或是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所致。日本蛛形学家吉田哉(Yoshida,H.)曾来信表示,认为这两种很可能系同一种。笔者亦有同感,故背纹齿螫蛛E.dorsinotata未被列入本志中。[1]
国外分布:韩国、日本。
国内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