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亮,号镜如居士,生于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卒于1973年,终年81年。
志亮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叔父均为清末举人(父亲张树桂,同治葵酉科,叔父张树梓,光绪已卯科),六岁起即在本村私塾读书,所读四书五经,其父去逝后,志亮于1905年入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三年,毕业后在城南寺教学二年,又往渭头河村教学三年。
1915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师范读书五年,在青州读书期间,时值五四运动,他受新文化思潮,特别是"教育救国论"的影响,立志投身教育事业,报效祖国。1919年寒假期间,志亮在家乡联络数村,利用北旺村甘露堂的房产庙舍,聘请四师毕业同学苏慎卿,刘可殿,邵锡吾等任教,经淄川县政府批准注册,建立了淄川县第三两等小学校(1923年后的淄川县第七小学前身)这是他投身教育的第一次尝试。第三两等小学校建立之时,因利用庙产旧址,房舍残破不堪,课堂光线昏暗,教学用具匮乏,经费短缺,情势艰难是今天无法想象的,为了改变现状,志亮到处奔波募捐,不辞辛劳的筹集资金,使学校庙宇修补同时竣工,并篆刻碑碣,把捐款人姓名以及款项节余情况记载清楚,乡里齐声称颂,这也为后来他从事教育管理提供了经验。
1921年志亮于山东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后又入省立济南自治学校读书一年,毕业后回淄川任县农会会长,在此期间与商会联合在淄城北街主持成立了淄川道院红十字会,开办慈善事业,并成立了北旺高等学校。
"五·三"惨案后,日本人控制了山东大部分地区,省政府被迫迁往泰安,淄川县政府迁往磁村西山。日本特务山下默应为加强对淄川的文化侵略,以办学为名寻找志亮,志亮为了躲避山下默应,出走泰安,于1928年考入孙良诚办的教育局长训练班,半年后回淄任县教育局局长。
淄川教育局是1923年由淄川县劝学所演变过来,志亮是第三任局长,他接任之初,全县教育形式十分严峻,特别是教育经费短缺,连最基本的现状都难维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从抓解决教育经费入手,倡议全县各地所有公地(包括庙田)、公树一律作为办学校底款,又联合地方士绅经县里批准,随粮带征每人银一两附加教育费壹圆,并由所成立底教育基金委员会独立管理使用。教育经费由原来底9500元猛增至48000元,学校因之有较大发展,完小由原8所增至16所,初小由300余处发展至524处,学生21711人。设置县教育会以协助县教育局办好全县小学教育事业。1929年秋,建立淄川县第一所中学--淄川县立初级中学(今淄博市第四中学前身),志亮(教育局长兼)任校长,教务主任。
为了培养师资力量,扩大小学教师队伍以适应全县教育发展底需要,志亮全力支持并重新开办了淄川师范讲习所,聘请原在北旺小学任教的刘可殿、孟绥之、苏可庭等出任教职,后该所并入县立初级中学,设立中师范班。该班至抗战爆发共办四期,毕业学生220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来源不足的困难。
1931年,志亮往益都东关小学任教员一年,后往平原师范任教导主任一年,因母病重辞教回家。
1932年,志亮应湖北勋阳专署专员李墨林(淄川磁村人)之邀,赴勋阳专署任科长半年,又转任勋西县县长二年半,后随李去河北省献县任县长秘书,半年后又赴省仓县专署任秘书,直至"七七事变"。
1937年抗战开始后,志亮回到淄川,投笔从戎,与其长子张英参加张里元的山东第三专区游击队第二支队(即后来的山东第三专署保安四旅)翟汝鉴部,先后任参议和参谋长,以谋抗日大业。
1939年翟部垮台后,志亮即回乡在淄川西关于淄博名医孙即岩,高金声开设中医药店,他任外科大夫。在任中医外科大夫期间,志亮潜心医学研究多方搜集临床验方,写成了包括外科,内科,伤科在内的《外科集注》一书。(又名青囊集,未出版,由其四子张旭保存。)
1945年日本投降后,志亮去济南任省立救济院外科主任兼第二造纸厂科长,次年任淄川县参议会参议长。
1948年淄川县解放后,因年事已高,并厌倦政治纷争,志亮回乡重操旧业,行医救人;此后一直在医学上奔波求索,为乡亲施诊施药,救死扶伤,以己之长,救民危难,至今深受乡里敬重。
张志亮一生喜爱医学,教育学,佛学。他集半生时间撰写《外科集注》一书,并珍藏有蒲松龄手稿《拟表》数十篇(后由其子张英,张杰,张旭于一九八四年共同捐献与国家)。
张文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