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天皇

今上天皇

目录导航

名称来源

依据日本习俗,称呼在位天皇为某某(年号)天皇是一项禁忌,一来因为对于天皇陛下有失尊重,二来因为年号将有可能是他的谥号。

如在1926年至1989年 裕仁的在位期间,尊称他为今上天皇;

在他1989年1月7日逝世後、追封谥号之前尊称为「大行天皇」;同日皇太子明仁即位为新任天皇,成为「今上天皇」,再由官房长官发布新元号、改元「平成」,开启平成时代;1月13日追封裕仁为昭和天皇,自此才有所谓的昭和天皇。简而言之,并非因「昭和天皇」即位故称其在位期间为「昭和时代」,而是将「昭和时代」时在位的天皇称为「昭和天皇」。自明治维新以後,包含明治天皇、大正天皇这两位先皇死後均以其年号作为其谥号;可是法律上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如此,但之後的天皇去世时,政府很有可能会依循此例办理。不过如果有特别的功绩,天皇死後也可能被追封能赞扬其功绩的名称,不一定以年号为谥号。[1]

明仁天皇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同年5月1日,德仁继任成为第126任天皇,称为“今上天皇”,并启用新年号“令和”,同年10月22日举行即位礼。

大行天皇

大行与大去同为“永远离去”的意思,衍生出来的意义就是“死亡”;如“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句话就是死期不远的意思。古代中国称刚驾崩不久而尚未有谥号和庙号的皇帝为“大行皇帝”,大行天皇亦即为刚死去不久的天皇。

制度(一世一元制)基于在位中的年号是将来的谥号。不过,因为彻底谥名也被赠送在大丧的礼仪之前被进行,如果是刊登在政府公报也被使用在作为那个以前的阶段中的名称。

各宗教团体的机关报等被刊载“大行天皇追悼法事经营”等。譬如,如果在在佛教宗教团体中立起灵牌等,也有如果到谥名被赠送用本色木料和纸立起临时的灵牌做法事。

天皇称呼

一世一元制

一个君主在位期间仅使用一个年号的习惯被称为“一世一元制”。中国的一世一元制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以洪武为其唯一的年号,官方并未赋予洪武以其它意义;明太祖的谥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日本的一世一元制始于睦仁开始,明治为其年号,死后的谥号就是明治天皇。两个明治在此重复,因此在日本在睦仁在世时称之为明治天皇成为触霉头之事,如同当朱元璋在世时称之为明太祖一样,均为无礼且难登大雅之堂的举止。

现代的情形

日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日语:新日本建設に関する詔書),放弃了神格化的地位,从此日本天皇不具有政治上的实权,天皇与平民一般都是凡人,天皇原本受尊崇的地位也大大衰落。即使在日本,也有许多人误以现今天皇的元号称呼之而不知其不妥之处;但是在二次大战之前,这样的行为可能是杀头的大罪。无论古今天皇的地位如何改变,以死者之名称呼活生生的人,都是极其失礼的。

现今日本国民和传媒常称呼“天皇陛下”或直接称呼“天皇”;对于在世的天皇用“○○(年号)天皇”这种用法仍有所不妥,但是称呼“○○(年号)的天皇”是没有问题的。[1]

另外,虽然“平成天皇”这种用法可能有所不妥,但言“平成的天皇”是没有问题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