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名称】《捕蛇歌》
【年代】明代
【作者】王泮
【体裁】
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
捕蛇歌⑴
捕蛇之说情何楚⑵,柳州先生目所睹⑶。
今来问俗异昔闻,憩遍甘棠皆乐土⑷。
四郊那复捕蛇人⑸,赋役无繁尽安堵⑹。
岂因老蟒化灵狐⑺,儿孙不敢为毒痡⑻。
抑亦天南风气开,山川恶产今非古⑼。
永阳有卒戍桂东⑽,三岁更班一赴伍。
蛮烟瘴雾毒于蛇,驱之戚若鱼游釜⑾。
官家点名促去程,出门入门步无武⑿。
妻儿牵衣泣道旁,见者不胜头尽俯。
谁知今日从军愁,不减当年捕蛇苦。
我今作歌亦复云,苛政从来猛于虎。
使者观风一采之,莫谓俚伺浪无补⒀。
引
作品注释
⑴歌:
古诗体之一。
⑵捕蛇之说:指唐朝柳宗元写的《
捕蛇者说》一文。
⑶柳州:指柳宗元。柳宗元死于柳州知府任上,当地人为纪念他,称呼他为“柳州”。
⑷憩(qì):休息。甘棠:传说
周武王时,召伯奭巡行南国,曾憩甘棠树下,后人思其德,因作甘棠诗。后用作为称颂官吏政绩之词。事载《诗经·召南》篇。
⑸复:免除赋税或劳役。
⑹堵:悬钟磬之名。安堵:安心编织。钟磬:喻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⑺灵狐:
狐山。灵:神灵。
⑻毒痡(dú pū):毒瘤、痛苦。
⑼恶产:凶恶的东西,喻指官府征兵。
⑽永阳:永州的南部。桂东:广西的东部。
⑾戚:忧愁,悲苦。若:样子。釜(fǔ):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⑿步:跟随。
⒀俚词:粗俗的言词。
引
作品简析
此诗见于《永州府志》,诗文于公元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以碑刻竖立于柳子庙后殿三绝碑旁,至今犹在。
《捕蛇歌》是一首以柳宗元《捕蛇者说》为题,类比明代社会现实而写的反战的七言古诗。先写柳宗元所目睹的唐朝捕蛇者的痛苦生活,在当今的明代似乎已成过 去。接着写从蛇祸转写到另一种“恶产”,即儿孙被无穷无尽地征战沙场的现实,同时用“官家”的催逼和妻儿的生离死别揭露朝廷穷兵黩武的罪行和百姓征战沙场 的痛苦。最后表明诗人写诗的目的:“我今作歌亦复云,苛政从来猛于虎。使者观风一采之,莫谓俚词浪无补。”“苛政从来猛于虎,”结语中肯,态度明朗,揭示 了封建社会的普遍规律和罪恶本质。“使者观风一采之”,希望后来当官者记取这个沉痛的教训。“莫谓俚词浪无补”,切不可认为这是粗俗的见解。全诗结构紧 密,层次清晰,类比鲜明,主题深刻。
引
作者简介
王泮
明代诗人、书法家。字宗鲁,号积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一说山西山阴)人。公元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及第,曾任肇庆知府、永州监司等职。万历 (
明神宗年号,公元1573—1620年)中为湖广参政。居官廉洁,焚香静坐若禅室。诗辞冲雅,书法遒丽。宗二王,善小楷,大幅草书,如龙蛇夭矫,世皆宝 之。
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