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铁松派

武当太乙铁松派

中文名 武当太乙铁松派
目录导航

源流

历史的指针指到明末清初反清复明的运动,明朝即将灭亡,清朝代替了明朝,在这个历史转折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政治性的运动。明朝的一些遗老,不甘心明朝的灭亡,纠集了当时的一些爱国志士,掀起了几百年的“反清复明”运动。从清朝入关,清朝执政以来,这个运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清朝的一些大内高手,在清朝的统治时期,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明朝残余力量的围剿。反清复明运动一开始波及了中原内外的武林力量,他们认为清朝是夷族,夷族坐了天下,这是不可以的。就以这个为话题,文学家、剧作家,编写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这方面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在电视剧里,还可以看到很多,还有同类小说。

在那个时代,各门各派乃至于整个武林完全陷入了这场反清复明运动之中。这场凶杀,血洗了武林的力量,当时有很多门派被消灭了,比如寒山派。寒山派的内功叫做“寒山七式”,又叫“太乙司注十三式”。 “太乙司注十三式”是什么呢?就是专门用来修炼人身体当中十三经气血的循环。这十二正经是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第十三经就是任督二脉。当时铁松子,不单纯融汇了寒山派的内容,还融汇了当时武林当中其他门派濒于灭绝的武学,例如如天轮地煞图。

这种状态下,铁松子祖师觉得没有必要再争杀了,如果再争杀下去恐怕连武林的种子都没有了。他提出“远避尘世、守吾真元、专心事教”,离开中原这块政治运动非常激烈的文化城市。到哪里去呢?南方在当时文化非常繁荣,到南方就会进人世俗的旋涡之中。再往南方就是大海了。他们寻找练武的好地方,最终选择了盛产人参的长白山地脉,远避尘世。那个时候交通非常封闭,长白山属于人烟稀少的塞外,在那冰天雪地里专心事教,把武当这一脉,留在了关东。

后来这个分支又形成了一条主脉,这条主脉也没有停止反清的运动,后来又潜入大内“刺王杀驾”。这个政治运动被揭穿后,当时从皇宫内府跑出来四股力量,分道扬尘而隐迹,到东北,到西北,到广东,到广西。这个内容在关亨九先生写的《武当修真秘籍》里也提到了。

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代祖师铁松子;

……

十一代祖师道士李含贞;

阎正昌先生阎正昌先生十二代祖师阎正昌;

十三代掌门人李兆生。

学术

武当太乙铁松派的学术非常严谨。对应的武学内容也像今天的学科一样,有其专业的术语,并且有专业的锻炼方法。

武当功夫,武当武术,武当拳,武当脚,武当掌,武当剑,这些名称都是人们对其专业不够了解造成的。仅仅武当剑就有三十六洞天,学名不叫“武当剑”,腿法也不叫“武当腿”。掌法,其专业名称叫“九转八盘游龙掌”,是走九个圈。

传统兵器图谱传统兵器图谱在武当武学中,传统的器械,不是十八般兵器,而是三十六科,每一科又分很多种,共计3600余种。

元气在循经的时候产生先天的循经和后天的循经。先天三十六式,当年贴松子知道有循经的层次,在太极拳里边,着重以内在的循经变化名之为内家。

社会上太极拳中,所有的过渡的动作没有名称,可是先天太极拳,衔接动作都有一个名称,有一个专业的用语去表现这个动作,《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中详细记录了这些内容。

功法

武当太乙铁松派功夫和流行气功不是一回事,是在反清复明的运动中,融汇了明代各大门派内功而成。社会上常见的健身功夫有:

一、小炼形

二、元明八式

三、九龙环

四、玉环桩

五、太乙混元球

六、白鹤真人飞鸣图

七、太乙三才桩,太乙三才桩分天、地、人三字桩。应在元明功的基础上练习。

八、六脉太极,也就是混元太极龙虎太极如意太极乾元太极浑天太极先天太极的总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