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忍冬(4)常绿匍匐灌木,高达1米;幼枝密被淡黄褐色卷曲短糙毛,枝黑褐色,无毛。冬芽有数对鳞片。叶通常密集于当年小枝的顶端,革质,宽椭圆形至矩圆形,长1-3.5-(6.3)厘米,两端稍尖至圆形,顶端有时具小凸尖或微凹缺,除上面中脉有短糙毛外,两面均无毛,边缘背卷,密生糙缘毛;叶柄长3-8毫米,上面具沟,有短糙毛和缘毛。
双花生于小枝梢叶腋,总花梗长2-10(-14)毫米,具短糙毛或无毛;凡苞片、小苞片和萼齿顶端均有睫毛;苞片三角状披针形,顶端稍钝,长为萼筒的1/2-2/3;小苞片圆卵形,长约为苞片之半,顶端圆;萼齿卵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1/3,顶端钝;花冠白色,筒带红色,后变黄色,长约2厘米,外面无毛,内被糙毛,筒基部一侧略肿大,唇瓣长约为筒的1/2,上唇直立,有波状齿或短的卵形裂片,下唇反卷;雄蕊长与花冠几相等,花丝下部疏生糙毛;花柱远高出花冠,中上部以下有糙毛。果实黑色;圆形,直径5-6毫米。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分布于中国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桑植)、四川东南部和西南部、贵州西部(毕节)和北部(道真)及云南(麻栗坡),四川武隆县民间有栽培。生长于海拔900-1700(-2300)米溪沟旁或湿润的林缘岩壁或岩缝中。匍匐忍冬
中国四川武隆县民间以其花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