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维修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为主线,主要面向民用飞机维修的实际需要,兼顾军用飞机的维修特点,立足于工程实践,力求从维修要求、维修理论,到维修规划、设计、管理、资源保障等,对维修工程学科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第一章为维修要求,是维修工程学对维修对象的要求或接口。第二章至第五章介绍了维修规划与设计的理论、逻辑和方法,属于维修方案的宏观维修管理范畴。第六章维修生产管理和第七章维修质量管理,是维修操作层面和工艺层面的微观维修管理,属于生产管理范畴。第八章和第九章介绍维修资源管理和维修保障系统的概念。第十章专门针对维修成本进行研究。第十一章则关注维修的人为因素问题。[1]
丛书序
前言
绪论
0.1 维修与维修工程学
0.2 维修工程学相关概念
0.3 维修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与地位
习题与思考题
第1章 可靠性、维修性与维修要求
1.1 可靠性
1.2 维修性
1.3 维修要求的制定
1.4 维修要求的设计实现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航空维修思想
2.1 维修思想
2.2 民用飞机维修思想
2.3 RCM思想
2.4 航空维修思想的应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系统/动力装置维修大纲
3.1 确定系统/动力装置维修工作
3.2 应用数学模型确定维修间隔
3.3 应用CBR方法确定维修间隔
3.4 基于MIDOT的确定维修间隔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飞机结构/区域/LHIRF维修大纲
4.1 飞机结构分析程序
4.2 区域分析程序
4.3 飞机闪电/高强度辐射场分析程序
4.4 确定维修任务的矩阵法
4.5 任务转移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维修作业和级别分析
5.1 维修作业分析的概述
5.2 维修作业拆卸信息
5.3 维修作业拆卸工序规划方法研究
5.4 修理级别分析的概述
5.5 民用飞机LORA分析的一般过程
5.6 民用飞机LORA的非经济性分析
5.7 民用飞机LORA的经济性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飞机维修方案
6.1 维修大纲
6.2 维修计划文件
6.3 用户维修方案
6.4 维修方案的修改与优化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飞机维修管理
7.1 维修生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7.2 维修生产管理体系
7.3 工作包及工卡管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发动机视情维修管理
8.1 视情维修的状态
8.2 基于状态的剩余寿命预测
8.3 发动机机队管理
8.4 送修等级与工作包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 维修质量管理
9.1 维修质量管理内容与管理体系
9.2 适航管理
9.3 可靠性管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 维修保障系统
10.1 维修保障系统总体介绍
10.2 维修人员和保障设备
10.3 《航空维修技术手册》和IETM标准
10.4 工程与技术支援
10.5 维修保障的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
习题与思考题
第11章 备件支援管理
11.1 民用飞机备件的概念
11.2 备件支援体系
11.3 备件计划
11.4 备件库存管理
11.5 备件供应与采购管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12章 维修成本控制
12.1 维修成本的基本概念
12.2 飞机设计和选型阶段的DMC分析
12.3 飞机使用阶段的DMC评估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