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照白图

夜照白图

艺术品质地 卷纸本水墨
作品名称 夜照白图
创作年代
目录导航

作品欣赏

《照夜白图》局部《照夜白图》局部此图中的照夜白是韩干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唐玄宗最喜欢的一匹名马。图中被栓在马柱上的夜照白仰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情昂然,充满生命的动感。马的体态肥壮矫健,唐韵十足。据专家考证,马的头、颈、前身为真迹,而后半身为后人补笔,马尾巴已不存。图后上有南唐后主李煜所题“韩干画夜照白”六字,又有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所题“彦远”二字。卷前有何子洇、吴说题首。卷后有元代危素及沈德潜等十一人题跋。

《照夜白》描绘玄宗喜爱的御马拴在木桩上的情态。构图简单大胆,将马桩直立在画面中央,巧妙地使立柱、横马相交错,形成画面中心而丝毫不觉呆板。柱、马之间,稳定与跳动相对比,细瘦与肥壮相映衬,反映出生命奔放与外来遏制在互相冲突。而马的切齿长嘶或内心呐喊,,使矛盾发展达到顶点,观者的审美感受也进入最深层次。

《照夜白图》局部2《照夜白图》局部2图中那一紧绷着缰绳而被拴在一根粗壮柱子上的马,表明了马和柱子之间的自由与束缚、动与静的矛盾,那马的形象不仅追求形似,而且以其踊藤有力的神态与表情刻画出不同凡响的高迈、爆烈的性情。那领颈高昂、鬃毛竖立、张口怒目、斯梯飞骧的形态更增强了马的腾跃动势。作者在绘画手法上采用了简洁有力的线条描出马的形象轮廓。作者善于用劲强且富有弹性的纤细线来表现事物。有着一种不同的意趣。

创作背景

这匹名叫“照夜白”的马,是唐玄宗的坐骑,曾跟随唐玄宗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是皇帝的宠爱之马, "照夜白"是唐玄宗心爱的坐骑,它被系在一木桩上,昂首长嘶,四蹄奔腾,似要挣脱缰勒而去。韩干用挺拔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将这匹"照夜白"神态高迈,性情暴烈的样子描绘得活灵活现,十分生动。

作品收藏史

此幅画宋代曾为英宗驸马王诜收藏,后被元代鉴藏家申屠致远收藏,明代为大鉴藏家项元汴家藏。清代时又为内府秘藏,后转归恭亲王府。1935年英国人戴维得通过叶叔重拜托琉璃厂博韫斋的古董商人萧虎臣从恭王府后人傅心畲处购得,曾在北京中山公园内展出。

作品评价

《照夜白》是韩干最著名的代表作。韩干画这匹马时,全力表现这匹马的轩昂气势。“照夜白”被拴在马桩上,昂首嘶鸣,毛鬃竖立。丰满而结实的身体,劲细而灵动的四肢,跃跃欲试,大有挣脱缰绳,重返沙场,驰骋千里之势。画家只用了非常简练、沉着、果断的线条勾画出马的生动形象,用飘动飞扬的马鬃来强化“照夜白”的千里之志。在眼睛四周、嘴唇、鼻孔和耳根等地方,用墨色烘染,增加了“黑夜白”神采奕奕的气势。这幅画充分体现了韩干不凡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简介

韩干,中国唐代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开元天宝间。曾任太府寺丞。擅人物、肖像、道释、花竹,尤精鞍马。初为酒店学徒,有绘画天才,得王维赏识与资助。作画初师曹霸,后自成一家,被召入宫廷,画马能以真马为师,比例准确,体形肥硕、健壮,态度安详,被杜甫称为“榦唯画肉不画骨”,具有盛唐风格。今有《照夜白图》、《牧马图》传世。前者画唐玄宗御马照夜马拴于柱上,昂首嘶鸣,前蹄腾骧;后者画一牧人骑马放牧二马,人物衣纹简练,神情生动,马匹形体准确,态度安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