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中文名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发展 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
目录导航

简介

2016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格局。发挥重庆和成都双核带动功能,重点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沿长江和成德绵乐城市带,促进川南、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加快发展,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培育达万城镇密集区,包括达州市部分地区、万州区、开县和云阳部分地区,加快达万综合通道建设,促进万开云一体化融合发展,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向东开放的走廊。把万州打造为渝东北区域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努力推动万州区、达州市、开州区区域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省际结合部统筹发展的样板地,推动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1]

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

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2019年6月,达州、万州全方位协同发展年度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万州召开,推动了双方合作项目化、机制化;11月,达万物流合作联席会议召开,达州车务段与万州港口集团签订《铁水联运物流战略合作协议》,达州瓮福物流与万州平湖滚装运输公司签订《滚装物流合作战略协议》。达州3家企业被万州确定为“达州—万州物流合作多式联运服务示范基地”。 高频次的交流,还催化了其它层面的合作。达州、万州签署《达万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客源互送、景区互推、宣传互动;达州、开州紧密协作,推进了达州—开江—开州高速公路交通“大动脉”建设;达州、重庆渝北区建设了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2]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2020年3月25日,四川省西部办(攀西办)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委财办副主任米本家率四川省、重庆市调研组来开开展“协同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专题调研。

2020年6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专题调研了“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并与相关市区进行会谈交流。

2020年6月12日,四川、重庆、陕西、湖北四省(市)22所高校联合发起的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在位于达州的四川文理学院正式成立。

7月1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启动会在重庆召开。[3]

2020年7月10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协同加快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支持、项目布局,加快通道建设,发展枢纽经济,深化资源开发,促进川东北和渝东北一体化发展,打造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4]

2020年8月5日,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统计联席会议在达州召开,达州市,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和云阳县四地统计局就统计工作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度交流,协商建立跨行政区域统计合作机制,并签订了《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统计战略合作协议》。[5]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9月25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在重庆召开。[3]

一体化

三地聚焦重点领域,共同发力,围绕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放创新合作、生态联防共治五方面,推动落实了50余项重点合作事宜。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系统观念,以“一体化”思维助推万达开统筹发展,大力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产业能源一体化、开放创新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生态保护一体化。要坚持“交通先行”,共建区域交通枢纽,形成直联直通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振兴渝东北川东北

众所周知,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过程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庆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过于强大,城市群内缺少次级城市支撑,中部塌陷相当严重。

川渝两地不少学者、专家普遍认为,成渝地区存在着上述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成都、重庆多年来“背向发展”,竞争大于合作,对要素的吸纳能力远大于溢出能力,土地、物流、人才等要素的供给,无法充分满足渝西、川东地区的发展需求。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列举了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面临着的很多现实挑战和突出矛盾,其中就包括了重庆、成都核心城市背向发展、次级城市发育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不少人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否真正意义上,成为继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之后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推动成渝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在成渝地区中,中小城市根据离重庆中心城区、成都远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就是处在两个核之间的,包括泸州、内江、遂宁、南充、资阳,以及荣昌、大足、潼南等城市;

第二种是离重庆中心城区较近,或只离成都较近的,包括绵阳、德阳、乐山、广安、以及璧山、江津、合川、南川、涪陵等城市。这两大类型的中小城市发展路径比较容易理解,要么主动融入两核,要么借力于成渝相向而行之势。

还有第三类,那就是离双核都比较远的地方,包括达州、万州、开州、云阳等城市。这类城市处在政策红利、产业辐射的衰减区,因此其发展不能效仿上述两种城市那样,过于依赖双核的溢出效应,而必须“独立门户”,形成辐射渝东北、川东北甚至陕南、鄂西的次级经济增长极。

我们再来看看,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统计显示,2019年,万州、达州、开州三地经济总量约3466亿元,如果视作一个整体的话,其地区生产总值在成渝地区内,仅次于重庆、成都两大“极核”,具备成为次级经济增长极的基础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万州、达州和开州不仅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处于川渝陕结合部,发展好该区域,还可以推动包括陕西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还有,7月10日召开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明确了,万州、开州、云阳一体化抱团发展,构建三峡库区城市核心区、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战略思路。而三峡库区城镇群又是重庆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因此,对重庆来说,加快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发展壮大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其在川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带动作用。[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