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刺盖鱼

黄尾刺盖鱼

脊索动物门
黄尾刺盖鱼
鲈形目
别称 耳斑神仙鱼
中文学名 黄尾刺盖鱼
盖刺鱼科
硬骨鱼纲
目录导航

深度

水深3至30公尺。

特征

本鱼体长卵形,侧扁,吻短稍尖,口小。幼鱼体为蓝色镶弧形白色纹,成鱼体色在头部附近为褐色而身体为深褐色,体侧具有6至7条白色垂直条纹,头部及腹鳍、臀鳍上具有蓝纹,尾鳍黄色,具有白色斑纹。背鳍硬棘13至14枚、背鳍软条17至19枚;臀鳍硬棘 3枚、臀鳍软条18至19枚。体长可达33公分。

生态

本鱼栖息在珊瑚茂盛的岩礁区,通常单独出现,属肉食性,以海绵、海鞘等为食。

经济利用

可作为观赏鱼,但较少在水族馆中看见。

品种简介

黄尾神仙鱼是东非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神仙鱼,身价颇高。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绝食1个月,也不见消瘦。如果你饲养这种神仙鱼,那请不要混养过小的鱼类,如虾虎或小型隆头鱼,因为它气急败坏的时候会吃掉这些小鱼。

饲养方法

目前耳斑神仙在贸易中并不多,多为625px左右的亚成体,如果能见到375px以下的小个体,实数不易。在挑选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小个体,大号的个体往往会在引入后绝食。有人认为利用投放小皇后神仙刺激耳斑兴奋地追打,可以帮助它开口吃食,但这太残酷了,不建议试用。在刺盖鱼家族中它无疑是最小的一种,最大的个体也只有750px。但凶猛程度却不逊色给大个体的法仙或北斗,在与其它神仙混养时,要尽量保持其体形处于略势。

只要这种鱼在水族箱中开始吃东西了,那么任何人工饲料都是可以被接受。它们喜欢攻击五爪贝等软体动物,但对大多数珊瑚都没有太多兴趣,所以可以饲养在礁岩生态水族箱中。任何情况下,绝对不要出现两条耳斑神仙在一起,不论是成体还是幼体,它们都具有强烈的排它性。对于水质和温度,只要其它神仙鱼能接受的,它绝对都可以承受。

注意事项

和产与大西洋地区的神仙鱼类似,当酸碱度和硬度太低时,这种鱼也容易患淋巴囊肿疾病。建议最好给它经常换些新鲜的海水,适当添加氢氧化钙和碳酸氢钠也是提高硬度和酸碱度的好办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