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

公司金融

中文名 公司金融
外文名 CorporateFinance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
ISBN 9787810888370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作者:张合金等著[1]  ISBN:10位[7810888374]13位[9787810888370]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3.80元

内容提要

根据国外相关文献,完整的 公司金融理论应该研究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公司的 融资结构即资本结构;二是与资本结构相联系的 公司治理结构;三是公司融资的技术问题,如融资产品定价、融资时机与方式、融资工具创新、 融资风险控制等。本书分为三篇对三部分内容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力图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公司金融理论框架体系。对于公司金融理论所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本书一般都按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一是国内外理论文献 述评,二是介绍和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三是分析我国的现实情况。这既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也使读者在认识我国公司金融问题的同时,对国外理论和现实情况有所了解,并便于进行比较分析。

目录

0导论

0.1对“公司金融”定义主要观点的述评

0.2中文“公司金融”一词涵义的考证

0.3英文“corporatefinance”的涵义及译文考证

0.4公司融资是公司金融的核心内容

0.5本书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上篇公司融资结构理论

1公司金融理论文献述评

1.1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2MM理论述评

1.3权衡理论与最优资本结构模型

1.4信息不对称与新资本结构理论

1.5试析“资本结构之谜”: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质疑

2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结构

2.1股权融资与债务副资的比较分析

2.2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结构的国际经验

2.3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特征——股权融资偏好

3内部融资与股利政策

3.1股利政策理论述评

3.2国外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

3.3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

3.4内部融资的多角度透视

3.5公司治理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检验

中篇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

4股权融资与公司治理

4.1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一般性探讨

4.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

4.3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5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

6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治理

下篇公司融资技术

7公司融资定价技术

8公司融资时机与方式选择

9公司融资工具创新

10公司融资风险与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公司金融杂志

《公司金融》 是《经理人》以10年来对中国商业实践的深度关注 《公司金融》杂志《公司金融》杂志专门面向CEO特制的商业智慧读本。国内第一份公开发行的定位于“微观金融实战案例”的高端杂志

“公司金融”是一种高度——经受了“成本”、“品牌”、“技术”,各种砺炼,CEO的目光正齐聚“公司金融”

“公司金融”是一个趋势——你的对手,可能已经走在了前面!取势,逆势?胜出,出局?

“公司金融”是一个视界——打开新视界,用金融的头脑武装自己!

公司金融内容定位

微观金融实战案例。

深度关注投资、融资、资本运营、公司治理、企业理财、上市、购并重组……

提供公司金融的工具、方法、路径、模式,及高价值的案例研究和商机情报。

公司金融杂志概况

公司金融杂志封面公司金融杂志封面  主管: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又称”中国脑库" [2]

主办:经理人杂志有限公司

国内统一刊号:CN 44 -1563/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刊号:ISSN 1671-6728

邮发代号:46-312

定价:RMB 65元/本

期刊:月刊,每月1日出版

公司金融读者定位

CEO,以及企业主管金融运营的决策者。

1、 以CEO为代表的企业家,包括CEO、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厂长。

2、 以CFO为代表的企业主管金融运营的决策者,包括CFO、副总经理、投资总监。

3、 金融业高管、投行人士、券商、会计师、律师、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

4、 政府金融办、上市办、政府经济官员等。

公司金融风格定位

公司金融杂志iphone,ipad应用公司金融杂志iphone,ipad应用  以“实用性”为第一价值主张。实用性、案例化、专业、精炼

《公司金融》认为:有观点,有预见,不如有办法!

【内容体系】

1、 企业金融实战案例,占70%。

《研究特稿》、《案例》、《金融模式》、《财技》、《前沿投资》、《公司治理》、《策略》

2、 金融投资情报(国内+国际),占10% 。

《天下财评》、《形式》、《政策》、《区域》、《观点》、《商机》

3、 评论/专栏,20%。

和国内一流智库和研究机构进行内容合作,清科、北大纵横、和君、正略君策、安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金融投资一线资讯。

企业资本战略管理

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典型案例分析

风险资本与私募股权基金运作

资本市场与公募基金运作

企业国内外上市最佳途径设计

海外并购的战略措施与法律环境

企业IPO与上市精典案例分析

境内外融资市场选择与风险防范

项目投融资风险管理

公司理财与价值评估

战略性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工具创新

国际金融形势与中国的机遇

金融投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集团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管理

资本市场分析及产业环境

企业的战略并购

重组与管理层收购 企业估价

企业融资、并购与重组 法人治理结构与高层人员持股

股权结构设计与治理模式调整

信托和金融衍生品工具的运用 

证券、期货和基金的投资与风险防范

企业上市与产业发展道路

境内外融资市场的最佳途径与规则

建立国际化公司治理结构与文化团队

企业多元化与一体化扩张案例分析

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 

因精准的读者定位(只面向CEO和主管金融运营的决策层人士),和唯一性的内容定位(公司成长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及“实用性”的价值主张,《公司金融》受到读者欢迎和高度认同,订户数量高速增长。

编辑推荐

《公司金融(第2版)》是复旦博学•微观金融学系列之一。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许多决策中,净增效益表现为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是指公司实施一项公司金融决策后的预期现金流量减去没有这项决策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之差。比如,某公司原来不做广告时的年现金流人为2 000万元,做了广告后的年现金流人为3 000万元(设已扣除广告支出),那么,做广告后的现金流入量与不做广告的现金流人量的差额就是净增效益。
在现实经济中,当情况变得复杂时,这一原则可能被遗忘,当情况简单时,这一原则常常被忽略。而当决策者面临沉没成本(sunkcost)时,这一原则难以被接受和运用。有些人在决策时不顾净增效益原则,尽管他们知道能将资产折价变现,转而另行投资,但他们对沉没成本存在感情依托,继续持有该项资产,其所付出的代价是继续承受机会成本。三、公司金融交易原则
(一)风险收益均衡原则
风险收益均衡原则是指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必须为此承受可能出现的巨大损失的风险。风险和收益具有对称性。如果决策者不敢面对风险,就不能期望得到高收益。
前文提及的自利原则运作的基本思路是,在一项公司金融交易中,我们假定当其他一切条件相同时,人们倾向于高报酬和低风险。这种偏好实际上包含有“风险厌恶”,投资者要求为承担风险获得相应的补偿。人们进行决策时通常对风险表现出反感,但是,几乎所有的决策均存在风险。如果人们倾向于高报酬低风险,而且他们都在按照自利原则行事,那么,竞争的结果就产生了风险收益均衡。竞争使得人们在投资报酬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为了获得高报酬,必须冒更大的风险。
(二)资本市场效率原则
资本市场的效率取决于新信息反应在金融资产价格上的速度和完全程度。在一个证券市场中,如果证券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并面对“新”信息能完全迅速地作出调整。那么,这样的市场就是有效率的。根据有关信息融入证券价格的速度和完全程度,尤金·法马(Eugene F.Fama)作了三种“有效”的定义,即弱式、半强式和强式。
完全的有效意味着没有能量浪费,而且,组织完美的资本市场使交易成本降低,买卖金融资产往往比买卖实物资产更容易、快捷和便宜。除了提供便宜、方便和高变现能力外,资本市场的市场深度和广度是难以想象的。当影响一项金融资产价值的原因出现时,众多投资者会密切关注,他们可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买卖金融资产。这也就是为什么交易成本和操作效率在决定信息效率①的程度中起重要作用。交易成本越低和交易障碍越小,市场参与者对新信息的反应就越快,金融资产的价格调整也就越快。
在一个没有交易障碍的有效市场中,除非在非均衡时期会出现暂时性的差异以外,在市场中的任何地方,同等风险资产的价格均相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如果存在价格差异,交易者将会马上进行套利。

作者简介

作者:格伦·阿诺德(Glen Arnold) 译者:唐建新

格伦·阿诺德(Glen Arnold)英国Salford大学教授、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者,著有多部畅销金融学和投资学教材,包括《公司金融》、《公司财务管理》、《价值投资》、《伟大的投资者》和《投资指南》,这几部优秀著作都由著名的出版社Financial Times/Prentice Hall出版。
唐建新,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审计学会副会长、武汉市审计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和管理会计。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纵向课题和多项横向管理咨询课题。

序言

本书第一版自1998年3月出版至今,已经四年。在此期间,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加速发展,企业改革和运作机制的完善,以及市场竞争导致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都使得作为普通高校金融类重点教材的本书内容需要作大的修改。 基于这一认识,经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教材编辑部彭元勋主任建议,我自2001年开始组织一批在公司金融研究领域有较强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对本书作了系统性的全面修改。 此次修改在内容上是这样安排的: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理论部分,着重介绍现代公司金融的基本理论和环境;第五章至第九章为决策营运部分,着重介绍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决策内容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